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张思德同志 1944年在陕西安塞县山中烧炭时,因炭窑崩塌而以身殉职.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他的精神一直教育激励着全国人民.张思德的父亲张行品是村苏维埃干部.他对革命忠心耿耿,是张思德走上革命道路的引路人.但 20世纪 30年代张国焘在苏区大搞肃反运动,张行品被坏人诬陷,惨遭杀害,直到 1987年才得以平反昭雪.  相似文献   

2.
正每次佩戴党徽看到上面刻着的毛泽东题写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字时,我就不禁想起与它有着密切渊源的张思德同志。1944年,张思德在挖窑烧炭时突遇坍塌事故,为救战友而壮烈牺牲,年仅29岁。毛泽东专门指示要给张思德同志举办追悼会,并亲笔题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联。会上,他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高度评价了张思德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张思德在他短暂的11年革命生涯中,  相似文献   

3.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张思德同志 1944年在陕西安塞县山中烧炭时,因炭窑崩塌而以身殉职。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他的精神一直教育激励着全国人民。张思德的父亲张行品是村苏维埃干部,他对革命忠心耿耿, 是张思德走上革命道路的引路人。但 20世纪30年代张国焘在苏区大搞肃反运动,张行品被坏人诬陷,惨遭杀害,直到1987年才得以平反昭雪。  相似文献   

4.
1944年9月6日,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在延安隆重集会,沉痛悼念因公牺牲的普通一兵张思德同志。毛主席作了《为人民服务》的即兴讲演。他称赞:“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确实,张思德是一位令人永远怀念的人。  相似文献   

5.
酷爱学习 张思德同志十分酷爱文化学习。当时,延安的战斗生活紧张而艰苦,张思德在黑夜利用月亮微弱的光线读书,并经常在工作和劳动的间隙,手持木棍在地上或者拿上桦树皮和铅笔练习写字。有人问他为啥刻苦学习时,他说是为了将来建设我们自己的国家。 张思德不但自己坚持学文化,而且还组织大家学习。晚上学习灯油少,他便砍些柏树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张思德同志1944年在陕西安塞县山中烧炭时,因炭窑崩塌而以身殉职。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他的精神一直教育激励着全国人民。张思德的父亲张行品对革命忠心耿耿.是张思德走上革命道路的引路人,20世纪30年代张国焘在苏区大搞肃反运动时.张行品被坏人诬陷,惨遭杀害,直到1987年才得以平反。  相似文献   

7.
他虽然没有牺牲在抗日前线,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毛泽东 说: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毛泽东亲自参加了他 的追悼大会,发表了永远闪耀光芒的演讲。平凡而伟大的张思德,成为“为人民服务”的代 名词。  相似文献   

8.
逃离家乡。1929年,他和母亲流浪到湖北石首。半年后,革命力量又发展到这里。刘光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CY)。1930年,他13岁时就担任了共青团支部书记和区巡视员。不久,共青团准备成立县儿童局,推派他做筹备主任。一个月后,举行了有三四百儿童代表参加的儿童局成立大会,会上,他当选为县儿童局书记。这时,他的父亲是石首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哥哥是区少先队负责人之一。1931年初,红二军团撤离洪湖根据地,石首县的革命政权和武装力量被反动派包围,为了保存力量,刘光全家辗转来到上海。一时找不到组织,只好卖水果、当小工维持生活。后来接上组织关系,刘运鸿到江苏省委工作,刘光担任共青团江苏省委上海儿童局书记,并参加少共上海区委的领导工作。1932年“一·二八”凇沪抗战期间,刘光发动青少年儿童为十九路军将士募捐,在街头书写标语、散发传单,剪断敌人电话线,还组织童子军团去前线慰问。由于工作出色,于当年6月被派往苏联,参加少共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后来留在莫斯科国际列宁学院及东方大学学习,还在少共国际实习一年,以后还到工厂当过工人。他那一双粗大而又生茧的手,就是那时留下的印记。他精通俄文,也是那时学习的结果。抗日战争爆发后,刘光于1...  相似文献   

9.
《党建》1994,(9)
为人民服务的典范──张思德、雷锋、焦裕禄、徐洪刚张思德,中共中央警备团的战士,1933年参加革命,经过长征、负过伤,是一个忠实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组织派张思德到安塞烧炭。9月5日,因炭窑崩塌,不幸光荣牺牲。毛泽东同志亲笔写了“向为人...  相似文献   

10.
1944年9月5日,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的中央警卫团战士张思德同志在安塞烧炭时,因炭窑崩塌不幸牺牲了。毛泽东同志听到消息后很难过,当即指示:要把张思德同志的遗体挖出来,擦洗干净,换上新衣服,用棺材装殓好,要开追悼会,他要亲自去讲话。9月8日,中央警卫团和中央机关部分同志共1000多人,在延安枣园操场隆重举行了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毛泽东同志在追悼会上发  相似文献   

11.
正刘光第从小在艰难困苦中长大,个性强硬方刚,能吃寻常人不能吃之苦。同时,他对官场上的喧嚣浮华十分看不惯,更不愿意对高官做谄媚之态。刘光第是四川富顺人,戊戌六君子之一,但是对于他的经济状况,很少有人注意。光绪九年(1883年),他高中进士,授刑部候补主事,时年不过24岁,可谓少年得志。但是奇怪的是,中了进士之后,他却一  相似文献   

12.
60年前,一位名叫张思德的普通战士,在陕北安塞的深山里烧炭时,因炭窑崩塌而牺牲。毛主席不仅亲自参加了他的追悼会,而且在会上发表了光耀千古的著名讲话《为人民服务》。几十年后,张思德作为新时期我军重点宣传的英模人物之一,荣居“中国人民解放军七英模”之列。2004年,适值纪念《为人民服务》发表60周年和张思德同志牺牲60周年之际,陈惠方、廖可铎新著的《张思德传》,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对于我们全面了解张思德的生平事迹,启发和引导我军青年官兵和广大青少年发扬革命传统,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无疑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1944年9月5日,张思德在陕北安塞执行烧炭任务时,因炭窑坍塌光荣牺牲。三天后,毛泽东怀着对普通士兵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亲自参加了张思德的追悼大会,并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毛泽东说:“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提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党建》1994,(9)
头戴国徽的“张思德”武警北京总队二支队的前身是张思德生前的所在团,50年来,这个部队一直牢记毛泽东同志的教导,继承和发扬张思德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谱写了一曲曲美好的颂歌,他们的战士被群众称为“头戴国徽的张思德”。前年6月,北京市郊密云、怀柔等地...  相似文献   

15.
正1946年7月16日,刘光因积劳成疾在上海病逝后,重庆《新华日报》连续7天刊出刘光同志逝世的《讣告》。7月23日,《新华日报》出版《刘光同志逝世追悼特刊》,吴玉章同志题写悼词说:"刘光同志坚忍沉毅,做事踏实,生活刻苦,为群众服务,与群众打成一片,为群众特别为青年群众所热爱。今不幸病逝,实为我党我国之一大损失。"在延安,新华社发表了刘光逝世消息,并叙述刘光同志革命生  相似文献   

16.
连世明  申文  王航 《共产党人》2005,(10):50-51,53
在张思德同志牺牲60周年前夕,走访张思德战斗过的地方,感慨颇多。60年过去了,人们对张思德的事迹仍然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追悼张思德的著名演讲《为人民服务》发表已经70多年.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也已家喻户晓,超越时空,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大家知道,张思德是1944年9月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的;然而人们很少知道,张思德还是一名参加过长征的红军战士,他在长征途中英勇奋斗的模范事迹,同样值得我们缅怀和学习.  相似文献   

18.
1944年,为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张思德主动报名执行烧炭任务.同年秋,炭窑在雨中突然坍塌,危急时刻,他奋力把战友推出窑口,自己却被埋在坍塌的土堆里,牺牲时年仅29岁.得知张思德牺牲的消息后,毛泽东心情十分悲痛,在追悼张思德时发表演讲,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次演讲经整理后以《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9.
张思德是一个极其普通而又平凡的人。尽管牺牲时只有29岁,但张思德却让一代伟人毛泽东为之动情,写下了光辉篇章《为人民服务》。一篇流传60多年的《为人民服务》,令人深思,催人前行。至今,当人们捧读《为人民服务》时,张思德身上体现的那份为追求革命事业成功、为人民谋求利益的执著信念、无畏精神无不令人感动。感动并非因为一个人做了多大的事情,而是平平淡淡之间体现出的一种乐观向  相似文献   

20.
平凡的伟大     
平凡的伟大凭吊张思德大川掠过一片片翠绿的麦浪,超越一坡坡金色的油菜,用去一树树洁白的银花,车子直驱安塞县的楼坪。在那里,我们凭吊了张思德烈士,访问了即将竣工的"张思德希望小学"。"希望小学"是北京一家新闻单位捐资兴建的。校址选在张思德牺牲的地方,取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