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最近为《中华传统美德格言》题词:“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民族精神”。这对在十六大精神指引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施“以德治国”方略有重要意义。中华传统美德,亚洲文化圈非常重视,经济发达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不仅学习吸收了中华传统美德,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自己国家的道德传统。现在,西方有见地的学者也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重视起来。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就曾经说过:“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他认为,到了21世纪中国文化将成为世界文化…  相似文献   

2.
张颢瀚 《群众》2011,(12):46-47
每一个大的历史时段,都有反映民族、国家与社会发展变化基本趋势,体现人民共同心愿、意志和精神追求的时代精神在闪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辛亥百年来激励民族解放与进步,推动国家改革与发展的精神动力源泉。在这百年来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是民族工业发轫、国家救亡图存,还是新中国的建设与发展,江苏人民以其特有的地域文化特质和开创争先的精神做出了独特的贡献。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江苏在改革发展中敢闯敢创、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共同理想信念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引下,立足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通过对千百年来伟大民族精神的再现与重构而形成的一种精神品格。它是民族精神的时代熔铸,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验凝练,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精神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赋予了这一精神鲜明的时代特质:自我革命的决心意志;关注人类的宽广胸怀;信仰信念的灵魂支柱;放眼古今的宏大视野。新的特质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形成,必将使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精神焕发、斗志昂扬,以迎接新的挑战、取得新的胜利。  相似文献   

4.
就一个国家来说,文化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或思想基础,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和精髓,聚合着各种文化的本质属性,是一个民族生存、延续、发展的重要支柱。有感于此,本文从三个侧面进行论述,试图认识和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神的若干实质内容。一、具有新的科学特质的文化精神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责任出发,确立具有新的科学特质的文化精神,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项根本性和基础性的任务。具有新的科学特质的文化精神,主要包括观念层面的文化精神和知识层面的文化精神两方面的内容。这里对文化精神作观念层面和知识…  相似文献   

5.
黄真 《观察与思考》2023,(10):34-4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五位一体”建设中就文化布局、文化工作和文化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新时代我国长足推进文化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南和基本遵循。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新的里程碑意义。未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文化建设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必将谱写崭新篇章。  相似文献   

6.
公安廉政文化是廉政建设和公安文化建设的结合体,是指公安组织及其成员在公安廉政活动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制度规范、行为准则、物化载体的总和。它是一种以中华民族优秀廉政文化为构建根脉,以廉洁自律、秉公执法为核心元素,以警察职业道德为内化精神,以廉政制度为刚性约束,以工作作风、言行模式、物态环境为外化形式的先进文化,其内涵价值和形式特质决定了公安廉政文化建设必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渐进性的工程。因此,构建具有整体性、指向性的公安廉政文化,需将法治中国建设现状与公安组织特质相结合,以人本化、地域化、常态化为原则,以物态、行为、制度、精神等多维度为出发点,最大限度发挥公安廉政文化的导向、预防、凝聚、监督效能。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开放型经济体制提供了新指引,为激发粤港澳文化旅游加快市场互联互通赋予了新动能。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旅游合作模式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进一步提高区域市场运行效率,发挥粤港澳的比较优势,加快畅通区域内部经济循环。共同市场作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区域利益共同体,是提升各类资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和市场联互联互通水平,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规划以及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格局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大》2012,(16):56-56
以中国文化为根,中国精神为魂,国酒文化为脉,构建茅台企业文化 作为中华民族品牌的杰出代表,贵州茅台以不断创新和升华企业文化为指引,进行了丰富而深刻的企业文化建设,尤其是1999年率先在全国白酒行业提出文化酒理论以来,茅台集团以传播企业文化为核心及品牌文化价值的经营战略得到长足发展,企业文化的力量深深溶铸在国酒茅台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使茅台占据了中国酒文化和行业管理文化的制高点,取得非凡的业绩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1978年至1998年,中国文化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在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民族的文化意识得到重振,文化在国家和民族发展大业中的地位逐步提高。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教育科学、思...  相似文献   

10.
党史文化是当下中国文化领域一道独特的先进文化风景,本身蕴含着诸多优秀特质。文化软实力建设应该充分发挥党史文化的精神内涵,以其作为引领发展方向、促进持续扩展的文化支撑,并不断用党史文化的精神内核和鲜明特色塑造、展现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独特魅力,使其成为支撑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价值皈依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1.
加强中日韩交流 促进乡村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乡村发展,是中国今后一段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该文介绍中国在农业与新农村建设方面的发展与面临的重大问题,作者对日本和韩国在促进乡村发展方面的经验的思考。重点强调农业与乡村建设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确保粮食安全必须建设国家粮食核心生产区,乡村发展要保护环境、保护传统文化;要创建大学生到乡村工作的机制;中国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有必要加强与日、韩两国的交流。  相似文献   

12.
警营文化具有励警、育警、律警、悦警的功能。当前对警营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需加强警营文化建设的紧迫感。因此,要以弘扬精神为核心,增强警营文化的凝聚力;以基础建设为载体,增强警营文化的硬实力;以创新方法为重点,增强警营文化的吸引力;以警民互动为纽带,增强警营文化的影响力;以激励帮扶为抓手,增强警营文化的能动力;以参与休闲为助推,增强警营文化的亲和力;以能力提升为主旨,增强警营文化的持续力,切实加强警营文化建设,从而实现警营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制度建构的灵魂支撑。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何以可能,应从文化与制度的二维互动中寻求制度自信的关系密码,把握中国制度自信的文化向度;从治道理想、思维方式、主题主线探寻中国制度自信的历史密码,把握中国制度自信的文化厚度;从发展主题、发展动力、发展指向上解读马克思主义文化精神对中国制度构建的价值塑造,追问中国制度自信的价值密码,把握中国制度自信的文化高度。  相似文献   

14.
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通过深刻反思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历史经验教训、不断总结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动、自觉遵循文化发展规律,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形成的实践基础,对于我们正确理解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文关怀与政治关怀,是监狱文化的二重命题。监狱人文存在的意义.在于它的文明与进步。构成监狱的诸文化要素体现了文明性、进步性,则监狱便是人文的监狱。反之就不是人文的监狱。监狱人文所着意关怀的便是监狱内的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前景,这种关怀以现代文明为尺度.以监狱的人文精神重塑为当下诉求.以使不同文化群体实现共同发展进步为建构目标。监狱文化的政治关怀体现在监狱的文化政治向度之中。监狱文化政治既是把监狱的文化和政治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一种理论立场和理论方法.也是监狱以政治为考量和指向的文化实践路径。当代中国监狱的文化政治在监狱意识形态、监狱文化认同和监狱文化的多元融合的互动、同构中展现内在要素、结构和运行机理,表征了中国式的“规训与惩罚”。  相似文献   

16.
盛敦荣 《中国发展》2013,13(3):38-43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是文化强国建设的着力点和内生动力.书法教育具有育人育德、文化认同价值、文化传承价值、文化创造价值的社会功能,开展书法教育,将大大增强国民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提高中国文化的传承力、传播力与影响力.加强书法教育,将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该文认为,书法教育必须坚持四个“结合”,即与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相结合,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与教育体制改革相结合,增强书法教育制度保障;与资源整合相结合,在创新活动载体中提升书法教育成效;与中国文化传播相结合,促进世界对中国先进文化的认同进而提升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LU Guangjin  YU Nan 《人权》2021,(2):185-204
in the broadest sense, respecting and protecting human rights is a major achievement in the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human rights culture is the most essential feature of human righ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human rights culture reflects a country's thinking and wisdom as well as its civilization level and represents a country's cultural soft power. Chinese human rights culture in the new era is a socialist human rights culture in a broad sense, a human rights culture in the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a narrow sense, and an ideological spirit and moral strength of Chinese human rights culture in a certain historical period. at a new historical starting point,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human rights culture in the new era and gathering the strength of China human rights culture hav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far-reaching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for building China's human rights theory, developing advanced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nsolidating the confidence in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uilding a country with a strong socialist culture, and enhancing China's cultural soft power.  相似文献   

18.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体文化的亚文化,它的职能是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人们往往从实用的功利主义角度来理解和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忽视精神文化建设,使高校校园文化在貌似轰轰烈烈的表面下渐渐显露出偏离其价值意义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19.
公安院校校园文化,是公安院校内部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是公安院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不竭动力,亦是公安院校的精神和灵魂。基于当前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应有针对性地导入CI战略,从视觉识别、行为识别、理念识别三个方面入手,来促进公安院校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现代人文精神:公安校园文化的新构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 ,公安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对现代人文精神关注不够 ,并由此生成隐性症结。现代人文精神与公安教育的指导理念本质上并不互相排斥 ,公安校园文化突出现代人文精神有助于公安教育理念的实现。公安校园文化在构筑现代人文精神方面应该做到继承、扬弃与创新相统一 ,吸收、借鉴与批判相统一 ,改革、建设与发展相统一 ,从而使公安校园文化永葆现代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