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顺风车在我国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存在有其合理的部分,但其所涉及的合法性等一系列法律问题也随之出现。顺风车行使在灰色地带,研究顺风车法律问题成为了一种必要,研究搭顺风车在我国现阶段的利弊,进而搭顺风车是否可行,是当务之急,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刑法学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已逐步建立起一座大厦,视野在不断拓展,思维在不断深化,然而仍有许多处女地需要去开发,刑法研究的“边缘地带”就是其中之一。一、开发刑法研究的“边缘地带”刻不容缓刑法研究“边缘地带”的形成大致有三个原因:一是客观事物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又都是相对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交织,或多或少地有“结合部”;二是立法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及需要将法律分成若干个部门,现代法律的一大特点就是越来越专门化,同时也越来越多地相互渗  相似文献   

3.
曾经记得有人说,“中国的腐败官员们,实际上已经能够娴熟地寻找到法律规定的模糊地带。在这种情况下,还是那种开宗明义、大而化之的反腐,已经解决不了问颢。”  相似文献   

4.
李洪亮 《法制与社会》2012,(31):259-260
由于没有具体法律条文的限制,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实践中有些案件适用"另案处理"缺乏法律监督,沦为灰色地带,严重影响了司法公正。本文对"另案处理"的案件范围、适用原因、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一则案例为分析视角,对《民事诉讼法》与《矿业法》在矿权转让的问题上的竞合地带如何进行法律适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6.
《中国司法》2011,(7):6-6
社会转型,从根本上说是合力的结果,即公民的自治力量与体制内呼应的结果。在体制内外两种极端力量之间,有一个广阔的中间地带或者说灰色地带,蕴藏着变革的巨大潜力。这中间地带或者说灰色地带包括体制外和体制内最大多数普通人。需要用社会团结和社会合作来凝聚他们;而不是妖魔化其中一方,人为地制造仇恨和对立,损耗变革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自然债制度作为填补法定债和道德义务的中间地带的重要法律制度,历史渊源悠久。本文拟从自然债的本质谈起,通过研习各国立法例,力求为自然债的适用及我国自然债制度构建提出一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流氓软件”,互联网的黑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由于对“流氓软件”的界定模糊,形成了电脑病毒和“黑客”之间的法律灰色地带。近日,一个民间组织以自己的方式吹响了向“流氓软件”宣战的号角,他们要以连续诉讼证明:互联网不是黑社会。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刑法将亲属列入窝藏包庇罪的主体范围,民众面对亲情与法律,很难做出立法者所预期的选择,该条款的应然功效在亲情这个弹性地带成为一种姿态。那么为回应司法实践,须从立法和司法层面对该罪主体范围以理性界定。  相似文献   

10.
李鲲 《法庭内外》2015,(3):38-39
近期,以"债权转让"形式从事线下理财业务的民间理财公司在全国各地大量兴起,它们广布网点,"理财"金额庞大,"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甚至能达到15%,用户数以万计。这些线下民间理财公司的理财形式是否合法?这种理财形式有什么样的风险,其与非法集资行为的界限如何?"债权转让"理财游走在法律灰色地带债权转让,又称为债权让与,是指在不改变合同内容的前提下进行的合同转让,债权人通过与第三人订立债权转让协议将债权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我国合  相似文献   

11.
2012年8月31日,惠及全体公民的《民事诉讼法》修正案终获通过.其中,一大亮点便是首次确立了公益诉讼制度,而这一制度的确立被媒体冠以"法律民生工程"头衔. 这场"公民法律行动的胜利"背后,有很多幕后的推手.他们是生活在我们中间的公民、公益律师、专家学者、NGO组织以及其他民间组织.  相似文献   

12.
一对已失业半年多、惊恐之中杀死了“爱情结晶”的“北漂恋人”;一位妻子癫狂、女儿脑瘫,在盗窃高压电缆时被击致残的家庭支柱;一位不堪虐待,对忤逆养子下了“重锤”的中年男人;一位离婚未离家,向病榻上不领情的公公下了“杀手”的前儿媳妇……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刑事犯罪被告人!这些原本贫弱善良、生活在你我他中间的普通人,虽踏破法律之规落入“罪人”之列,却越来越被公众、舆论、法律所宽容——来自受害人一方的宽恕,尤为撼动人心!  相似文献   

13.
从字面上看,“比较法”不外有三种涵义:一是比较的方法;二是比较过程或行为中的法律规范;三是具有比较对照性内容的法律规范。然而,第一,法律比较虽然运用了比较的方法,但它本质上是法律科学。第二,除了宪法、刑法、民法等规定各个特定社会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的部门法外,并不存在一部规定人们在比较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的法规。第三,法律规范是人们的行为准则,它的适用对象和时限都是有特定范围的。如果说有一部法律规范在比较的基础上吸取了历史上或外国的法律精  相似文献   

14.
刘建永 《政府法制》2012,(34):26-27
砂舞厅,俗称“摸摸吧”、“砂轮厂”、“洞洞舞厅”,这是一种介于正规舞蹈与卖淫之间的灰色地带。有律师认为,仅仅是“身体摩擦”与“抚摸”的砂舞,处在“合法”与“非法”的边缘地带,难以界定  相似文献   

1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明显地加快了民主法制建设的步伐,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等部门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有相当多的法律、法规在名称上都被冠以“暂行”、“试行”等等字样,仅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来说,就有9部法律的名称中有“暂行”、“试行”字样.笔者认为,应当取消这类字眼,今后在制定法律、法规时最好也不再使用这些词汇.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6.
经济法体系问题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守文 《法学论坛》2005,20(4):21-27
经济法体系如何确立,直接关系到人们对于经济法的直观认识。对经济法体系的结构分析,可以有多种路径。研究经济法体系的内部结构,需要考察其结构的特定性。认识经济法体系,同样应当持开放的心态,以应对开放社会所产生繁杂问题。为此,应当“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特别是对处于“中间地带”的一些法律规范,使其在性质上各得其所,在调整上又能够相互为用,以共同实现其整体上的调整目标。  相似文献   

17.
李炜 《法制与社会》2010,(9):268-268
公安边防情报收集活动必须遵循相关的法律和准则,按照法律边界和道德边界,可以将边防情报收集活动划分为三个地带:非法地带.“恢色地带”和合理地带。三个地带中的公安边防情报收集活动各不相同,需要运用法律手段规制边防情报收集的非法地带和“灰色地带”,确保公安边防情报收集活动的正规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18.
法律渊源是法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不仅仅对于法理学,法律渊源也是其他各法学学科的基础性概念。不了解法律渊源的概念,就无法形成对于具体法律形式的判断和运用。本文以《民法总则》颁布后国内几位法学家提出的“《民法总则》第10条赋予了习惯以新的法源地位”的观点为切入点,认为在中国法学界存在着对于法律渊源抑或“法源”概念的误用现象。这种观点将判例法国家的法源理论套用到了当代中国身上,混淆了法律渊源和规范渊源的区别。准确地讲,应该是“《民法总则》第10条赋予了习惯以规范渊源的地位,而非法源地位”。法律渊源就是“有效力的法律表现形式”,这一解释在国际社会是有其基本共识的;而这种“有效力的法律表现形式”在中国的宪法和《立法法》中有明确的规定。本文还针对以法律渊源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法律体系概念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规范体系”的概念,并对习惯、国家政策、司法解释、指导性案例等等在规范体系中的法律地位及其功能进行了分析。本文提出的规范体系概念及其建构的规范层次,对于中国法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许多法学家认为,成文法和法律解释如同孪生兄弟,自从有了成文法。就有了对法律的理解和解释活动。离开对法律的理解和解释,成文法就不能释放出其意义。法律解释在法律的创制和实现过程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因素,在法律实践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理论法学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边沁说:“温和的法律能使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具有人性;政府的精神会在公民中间得到尊重。”这多少让人感受到法律原来也可以温情脉脉。然而,联想起社会上沉渣泛起的泛刑化思潮,似乎又让人觉得严刑峻法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早一段时间,曾有媒体报道,某地数百群众眼看女孩落水却无人施救,当时就有人鼓噪要设立所谓的“见死不救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