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宗羲、王夫之都是我国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哲学家。他们在总结明王朝灭亡的教训时,对我国古代哲学和民族观念也进行了批判的总结,给我们留下了浩瀚的文字材料,包容了极其丰富的思想遗产。在这总结的过程中,他们坚持求实的批判态度,对诸多问题都做出了颇有见地的结  相似文献   

2.
明清之际 ,商品经济发展较快 ,同时 ,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即市民阶层也开始涌动于社会。反映在思想领域中就有了启蒙思想的产生。本文探讨了启蒙思想家黄宗羲的民主法治思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民权与分权 ;二、民主与法治。并分析了其思想产生的原因、条件  相似文献   

3.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伟大启蒙思想家。他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民主与民治,强调从政治法律制度上解决社会治乱问题,主张人民有议政权和监督权,具有鲜明的民主与“法治”特色。黄宗羲的民主与“法治”思想对后世乃至于今天都有重要影响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儒家的民本思想含有人民的利益构成君主权力的基础之意,蕴涵着从君主制向民主制发展的种子。本文通过美国实用主义的眼光进行考察,从儒家民本思想中挖掘出了儒家民主主义。面对我们今天的现实,有必要在提倡儒家民主主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中国民主的希望,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5.
黄宗羲政治思想的产生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相应社会基础,"民主君客"、"为天下,非为君"、宰相督权、学校参政和恢复方镇,重定赋税和工商皆本,是其主要政治思想内容。黄宗羲政治思想体现着以民为本、关注民生,民主平等的君臣关系,对君主权力制约和监督,反对重农抑商、注重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黄宗羲政治思想对我国当代社会治理具有重要价值与借鉴意义,它启示当代社会治理应更加关注民生,保障人民权利;强化对基层地方政府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大力推动法治建设;协调平衡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自主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拯救民族危亡是鲁迅鲜明的民主主义立场,鲁迅唤醒国民的启蒙教育以及他的精神品格都不会“过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需要鲁迅这面旗帜。  相似文献   

7.
泰州学派是中国思想史上唯一的一个以地域为名称的哲学学派,其独特价值在于开启了明清之际的人学启蒙思潮。泰州学派所具有的自然人性论的理欲现、个体平等的道德观、“百姓日用即道”的启蒙现无一不异于正统儒学,体现了社会前进的方向,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了“掀翻天地”的进步作用。  相似文献   

8.
君巨民关系是政治思想史上的一个核心问题,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对于这一问题作了深入的思考.黄宗羲从君权的起源入手,认为君主是为天下兴利除害而产生的.臣下不必无条件忠君,君臣之间不再是类似父子的天然关系.相对于君和臣而言,民众在政治中处于优先的地位,民众的忧乐才是评价政治的标准.但是,黄宗羲仍然是在君主制的前提下探讨这一问题,他的认识最终没有跨入近代的门槛.  相似文献   

9.
明代中晚期,资本主义萌芽,传统的封建制度和维系其合法性基础的理学思想呈现出衰败之势。从朝堂到民间,呼唤变革的声音日益高涨。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其早期启蒙思想。  相似文献   

10.
启蒙主义的历史进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蒙主义的历史进步论李秋零,田薇人类社会历史运动的轨迹是进步还是倒退,抑或是在一个无限的怪圈中循环不已,这是在历史哲学的发展史上曾引起许多争议的中心课题之一。18世纪的启蒙主义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进步的学说,并在相互的争论和继承中不断地使这一学说完...  相似文献   

11.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引领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初的思想界。福泽谕吉纵向摄取西洋文明的方式对梁启超震动甚大,对于恍惚玄妙的风气即文明之精神,梁启超可谓深有体会:戊戌亡命日本时,亲见一新邦之兴起,如呼凌晨之晓风,脑清神爽。梁启超流亡日本后,深深认识到戊戌变法的失败,因自己所倡导的变革仅停留在政治制度改革的层面,距离福泽谕吉说的气风和文明之精神还差很远。随着认识的加深,他也把文明分为两个层面即精神之文明与形质之文明。精神之文明同于福泽谕吉的文明之精神,亦称为国民之元气。他提出应先从摄取文明之精神入手,先难后易的方式吸收西方文明。不再提倡那种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而先要教育人民,培养国民之精神,也就是新民。基于这种认识,梁启超开始了他的新民工作。  相似文献   

12.
胡风等人倡导的“新启蒙运动”是七月派小说叙事的理论支点,启蒙立场和视角是七月派小说创作的出发点,其启蒙叙事呈现出两种表现形态,一种是“精神奴役的创伤”与“原始强力”的胶着形态,表现为后者对前者自发克服,是暴虐无序的初级抗争;一种是思想启蒙与抗战救亡的现时结合形态,表现为前者与后者的自觉接纳,但两者的裂隙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13.
日本近代启蒙思想与对外扩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明六社”成员为主的日本近代启蒙思想家对日本的“文明开化”及近代化起了不小的推动作用。但他们并没有完成近代启蒙的任务 ,以明治十四年福泽谕吉的《时事小言》出版为标志 ,他们的思想发生了根本转变。福泽谕吉鼓吹“内安外竞” ,加藤弘之宣扬“优胜劣败是天理” ,西村茂树提倡道德复古 ,他们的军国主义、侵略主义和道德主义思想结合在一起 ,为日本疯狂的对外扩张、侵略提供了社会意识和理论基础的准备。  相似文献   

14.
改革十年之后,上下都在反思;因为我们步入艰难境地了。 艰难之中的反思既难能可贵,又利害攸关。所以首先该问一声:我们应当反思什么? 也许没有人仅仅去钻研物价工资改革方案了,恐怕也很少有人用单纯的经济眼光去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西方现代审美启蒙观念的奠基人,康德和王国维关于人类情性教化的具体思路却未尝相同。在晚年康德笔下,“黏液质情性”的地位超过了“黑胆汁质”情性,其中体现出其以禁欲主义的无功利化审美方案疗治忧郁情性的动机。相比起康德的方案,王国维在相信“不可爱”的人性论现实的同时,更渴望保留“可爱”的人生理想和生命激情。出于这一动机,王国维借助叔本华的学说,提出关于“势力之欲”的生存本体论,从中发展出一套用良性嗜好取代恶性嗜好的务实的情性疗治方案。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来源分析,力图指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源泉,其发展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而马克思本人的宗教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形成的基础。马克思的宗教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主要有关于宗教的本质、宗教产生的根源和宗教的发展和灭亡、宗教的社会作用和功能等几个方面。这也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体系。马克思对人本宗教的继承和批判,有着从启蒙无神论到科学无神论的思想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7.
近代西方启蒙传统为马克思哲学的诞生提供了基本的发生语境和时代背景,青年马克思借助自己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实现了对近代启蒙的出离和突破,其基本成果即唯物史观。理清马克思哲学与近代启蒙传统之间的思想关联,彰显马克思扬弃启蒙的内在理路,有助于回应阿尔都塞的"认识论断裂"说,也有助于深入理解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内涵、精神实质及其实现的思想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分析康德短文《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结合康德批判哲学的理路以及黑格尔对康德思想的批判性发展,可以看出,启蒙精神的旨要不只是"知识",而是"道德"和由"实践理性-道德"引导下的"勇气"。"启蒙"之所以强调"勇气",乃在于"启蒙"不仅是"知识之积累",而且还在于"道德"之"自由"。在这个意义上,"启蒙"是"精神"层面的问题。"启蒙"需要"精神","精神"需要"启蒙"。于是康德强调,启蒙精神就是"精神"要摆脱自己加于自己之上的枷锁,因而启蒙也就是"精神"自己"认识自己-解放自己"的历程。启蒙精神使我们认识到,"理性"不仅有权设定界限,而且也有权超越自己为自己设定的"界限","理性"就是一种自由精神。  相似文献   

19.
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资本主义和平演变以后,民主主义思潮重新活跃起来,他们提出人类的未来不是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而是民主主义演变社会主义。要想真正搞清楚这种观点错在哪里,必须首先明确理想信念与幻想信仰的本质区别。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回溯马克思对民主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评判,着重考察民主主义信仰的三大目标和五项愿望从何而来,结果发现它们都来自五件落后的思想武器,其中三大目标只能有利于创造和普及机器生产力,但不利于创造和普及智能生产力,而其五项愿望则由于受到机器生产力的限制,因此注定成为"欺蒙人民"的幻想。本文在具备了上述理论前提之后,接着通过考察民主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根据资本主义形态的历史寿命和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证明前苏联走上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的道路是从"新幻想"跳回"旧幻想"。  相似文献   

20.
明末清初的黄宗羲是位著作宏富、思想深邃的学者.但直至其殁后二百余年,他的思想才在晚清发生实际影响.透过其时人们对黄氏学术的不同评述,可以更深切地了解和认识晚清社会与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