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加坡将在2000年成为科技岛台湾《远见杂志》2月15日一期刊登一篇文章。题为《建构科技岛》.摘要如下:“新加坡的下一圈怎么跑?,,1990年底,新加坡政府重新检讨国家全面发展政策时,提出了这个大问题。一年以后。答案出来了:新加坡将在进入2000年时...  相似文献   

2.
80年代中期,新加坡提出了农业科技园计划。经过短短几年的规划和建设,农业科技园已具雏型,并展示出远大的发展前景。新加坡农业科技园作为发展科技农业的一种新模式,已引起国际农业经济界的注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在英国殖民者统治的140年间,是一个主要依赖转口贸易的岛屿城市国,经济基础脆弱,生产力发展落后。但在1965年宣布独立以来,经济增长甚快。1965—1984年,新加坡的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10%,国内总产值从1965年的9.7亿美元增至1985年的174.7亿美元。增加17倍,人均国内总产值从800美元增至7420美元,增加8.3倍。新加坡已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一跃而为引人注目的新兴工业化国家,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进入90年代,新加坡继续朝着现代化工业国的目标前进。据专家估计,1990—1997年,新加坡年均国内总产值  相似文献   

4.
在东南亚各国中新加坡是唯一华族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华人经济在新加坡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占据重要的地位。本文以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新加坡华人中小企业变化发展为主线,对1997—2008年期间,新加坡华人中小企业变化和发展状况及特点进行分析。尽管1997年金融危机对新加坡华人中小企业冲击较大,但相对东南亚其他国家华人企业而言,新加坡华人中小企业在这十年中得到较快的恢复并迅速发展,尤其是新加坡华人中小企业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对中国中小企业走出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日益密切的新加坡与中国的经济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益密切的新加坡与中国的经济关系陈宁长期以来,新加坡一直是我国在东南亚的重要经济合作伙伴,双边贸易额超过中国与东南亚其它国家的贸易。即使在1990年两国建交之前,双方就签定了一系列经济、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协定,尤其是双边贸易额不断上升,1985年为...  相似文献   

6.
早在1829年,当史丹福·萊佛士建立新加坡十年之后,德国商船“露易絲公主”号,在它駛往中国途中,第一次訪問了新加坡。数年后新加坡設立了第一所德国人的商业机构,同时汉堡的商人及不来梅和汉堡的船只亦开始定期开往新加坡。旧記錄曾指出那时期新加坡与德国之間的貿易发展良好。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外汇市场是新加坡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九八一年,它的日交易量达六十多亿美元,超过香港,成为亚洲最大的外汇市场。一九八二年以来,日交易量猛升至八十亿美元左右,更在亚洲显著居冠。 新加坡外汇市场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一自1992年下半年以来,新加坡领导人纷纷在不同场合发表意见,指出新加坡的当务之急是向海外发展事业,并认为这一举措符合新加坡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如内阁资政李光耀说:新加坡腾飞需要两只翅膀,一只是国内经济,一只是国外经济。李光耀呼吁新加坡商人增加海外投资,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希冀通过倡导儒家思想复兴的行动去消除新教伦理的弊端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 ,现今已取得初步成效。本文通过论述新加坡的独特文明 ,在肯定新加坡实行理性资本主义管理方式而经济实现繁荣的同时 ,对儒家思想为特征的东方文化与新教伦理在新加坡的相互影响提出了移植、兼容和趋同等观点 ,并对儒家复兴是否能引导新加坡社会走上和谐发展的道路阐述了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房地产业管窥李玉兰舒宁新加坡是一个只有620平方公里,不足300万人口的城市岛国。近30年来,它在经济上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国际竞争力已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一。在这个过程中,新加坡的房地产业对其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发挥...  相似文献   

11.
一、电子工业发展概述电子工业是新加坡一门新兴工业,是一九六五年之后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而这门工业的飞速发展则在七十年代。这一时期的发展突出表现为:(1)企业数迅速增加。一九七○年,新加坡拥有电子企业三十五家(不包括电子辅助企业),一九七九年增加到一百七十家。(2)职工人数迅速增加。一九七○年,新加坡电子工业职工人数为一万一千人,一九七九年增加到五万五千人,占同年制造业职工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一点一。(3)产值迅速增  相似文献   

12.
1983年9月16日,李光耀在60岁生日时发表的演讲中表示,他将在10年后的这一天退休。1990年11月,李光耀将提前3年兑现诺言,把权力之棒交给他亲手培养的接班人——吴作栋。李光耀今年67岁(1923年出生),身体健康,自1959年新加坡自治以来一直担任总理,是新加坡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按照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惯例,60多岁还算是壮  相似文献   

13.
2001年,对于新加坡来说,是真正迈入新世纪的新起点.11月23日,吴作栋总理和李显龙副总理领导的内阁宣誓就职,标志着新加坡新一届政府正式成立.新领导层将拟定和实施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决心把新加坡打造成一个创新的国家--一个适应新世纪发展和新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新新加坡".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今天已成为中等发展的国家了,一九七七年新加坡按人口平均的国民生产总值达二千七百八十美元,对外贸易额达八千一百美元,居东南亚各国的首位。它还是东南亚的海运、贸易、加工制造、金融、服务业的中心,最大的造船基地与石油输出港,世界第四位的国际贸易港、第三位的石油炼制中心,重要的电子工业中心之一。 如果我们知道独立前新加坡的情况,一定会对新加坡经济的高速发展留下深刻的印象。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局长杨胜德告诉最近访问新加坡的中国农牧业机械代表团,新加坡的成就是合理利用外资的结果。我国正在进行四个现代化,因此研究一下外国投资对新加坡制造业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是近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世界上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目前,它是亚洲重要的资金市场;它的外汇市场日成交量超过了八十亿美元,已居亚洲第一位;它也是亚洲美元市场的首创地,资产总额超过了一千亿美元;黄金市场也在日益发展。它的国内国际金融业务都很发达,是新加坡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一九八一年,金融业在新加坡的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新加坡在中国的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目前,新加坡已成为中国吸引外资的第六大来源地.随着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新加坡企业积极调整投资与经营战略,新加坡对华投资呈现出新的格局.  相似文献   

17.
越南目前的大贸易伙伴有新加坡、台湾、香港、法国、日本等。新加坡 新加坡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在新加坡取消的对越南的投资禁令一年后,两国间贸易金额就增加到15亿美元,1989年越南与新加坡双边贸易额只有1.19亿美元,去年(1992)头六个月就达8.5亿美元,比1991年同期增长18%,1992年新加坡  相似文献   

18.
新华文学在一定程度上记载着新加坡的发展足迹.本文以<独立25年新华文学选>中的代表性诗歌为切入点,以其所反映的诗意来探求新加坡社会的发展变迁.以华人为主体民族的新加坡独特的地理环境及发展方式决定了中华文化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是其发展中的一大热点问题,对现代化与文化传统关系的处理曾是其现代化发展的一大症结,新加坡在此属于"亡羊补牢"型.本土文化内在于社会之中,一切伟大的传统文化都具有相当的潜力,只有在本土文化传统的砧木上,嫁接来的西方文化才能找到生长点.  相似文献   

19.
中新贸易的结构特点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玉主 《当代亚太》2005,44(4):28-36
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与新加坡的双边贸易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本文对1994~2003年中新贸易结构的特点及未来发展进行了分析,指出进出口贸易向少数产品集中是10年来中新贸易最显著的特点.本文认为,未来中新贸易将继续增加,而贸易逐步向少数产品集中的趋势还会继续.  相似文献   

20.
前言     
本期《东南亚研究资料》是新加坡专号。 新加坡是东南亚地区经济与社会均发展得较快的国家。从一九六○年到一九七八年的十八年间,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七点二一倍,按人口平均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四点七九倍,固定资产总值增加二十七点六倍,制造业产值增加四十六点三九倍,制造业雇用工人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