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途径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具有引领社会思潮的先进特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思想基础的迫切需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的共识,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应当坚持的基本方针和原则,要通过制度安排的方式,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引领.  相似文献   

2.
社会思潮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心理相互转换的桥梁,在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中起着"晴雨表"和调节器的作用.当前社会思潮日益多样化,更加关注现实问题,影响力增强.分化趋势加快,彼此间相互影响增强,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愈加复杂.有效疏导社会思潮的根本途径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中国特色的政治意识形态价值的感召力.  相似文献   

3.
郭晓俊  王军 《学理论》2010,(27):81-82,13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旗帜鲜明、极具针对性地昭示了我们党和我国各族人民所崇信和践行的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引领社会思潮,必须积极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必要性,正确认识和处理核心价值体系与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关系,努力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途径,以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基础、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先进的科学理论,其对社会思潮强有力的引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也是贯彻落实重庆实践“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价值指归.由此,在哲学视域里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理论图谱和实践路径,必须从理论建设入手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坚持理论指导性和实践针对性相结合,开拓干部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及自觉践行的渠道.  相似文献   

5.
徐玉明 《学理论》2013,(13):24-25
理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关系,掌握主导与被主导、包容与被包容、引领与被引领关系的关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主流意识形态在健康、安全的社会环境中发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应有之义。为把社会思潮的引领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需要从思想、经济、政治、社会心理四个方面提供保障,以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31)
大数据时代网络社会思潮借助于博客、论坛、微博、微信、QQ等平台进行传播,这种传播具有碎片性、海量性和随机性的特点,在日益增多的网民中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思想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形成了一定的冲击。要应对这一冲击,我们必须要加强对该课题的深入研究,利用大数据分析的相关技术,聘用网络意见领袖担任公共宣讲员,完善网络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8.
马常辉 《学理论》2008,(10):81-82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发扬民族和时代精神。努力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自觉地维护我们共同的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9.
一切社会思潮都是特定社会环境的产物。社会经济条件、政治条件、思想文化条件构成社会思潮形成和发展的社会背景系统。研究社会思潮,需要重点探析社会思潮形成的一般过程及其发展与消亡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社会建设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方面。改革开放30年来,诸多的社会建设实践活动主要可以概括为渐趋完整的公平正义的价值体系、构建一个总体性的法制规范体系、新社会组织出现、民生质量提高四个方面。尽管社会建设已经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对社会建设主要内容进行系统分析,不仅有利于总结经验,拓展思路,为和谐社会建设进行更多的制度创新,而且还对社会建设的理论研究有提升价值。  相似文献   

11.
随着当代世界经济文化联系的日益紧密,当代社会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当代社会思潮既给大学生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有助于大学生的自我完善和成长;同时,又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生活习惯等方面产生了不利影响,需要我们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以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相似文献   

12.
社会思潮作为一种思想意识,能够反映特定时期社会的发展状况和民众的精神面貌,作为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为学界所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成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稳住社会思潮的方向盘,成为宣传思想工作的现实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产生了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社会思潮取向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廓清对于社会思潮导向和社会思潮取向的认识,看到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加大对二者的理论阐释力度,通过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弥合,实现社会思潮导向与社会思潮取向的双向优化,更好地满足人民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凝聚社会共识,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4,(34)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全球化的日益发展,西方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主要有新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为正确引导大学生构建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必须认清这些思潮产生的背景及本质特征,分析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产生的消极影响,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路径。  相似文献   

14.
李向国 《理论导刊》2013,(1):12-14,26
多样化社会思潮既是无法避免的,又是必须加以引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一面伟大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引领社会思潮的先进性特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具有深刻的时代意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具有实践可操作性。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不会自然而然地就能达到目的,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引领机制。  相似文献   

15.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科学认识各种社会思潮,不仅要完善理论的科学内涵、丰富理论的时代特色、推进理论的大众化转换,而且要巩固和拓展理论教育的途径、创新价值引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西方社会思潮里,后现代主义思潮、全球化思潮与消费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产生了新的影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积极行动起来,认真研究消除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消极影响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24)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变革,当代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并出现了新特点。通过对这些新特点及其原因的研究,能够及时提出相应措施积极控制和引导社会思潮,即有利于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他们科学"三观"的树立,又能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社会价值体系从来不是单一维度的内容。从政治学视角看,存在着政治观念中的价值定位、政治权利中的价值追求、政治活动中的价值异化;从经济学视角看,社会价值体系与经济利益、经济制度和经济行为相联系;从文化人类学视角看,文化模式与价值样态相联系,文化发展与价值变迁相联系,文化建设与价值实践相联系;在历史哲学视角中,对价值问题的追索就是对社会的真善美问题的回答。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7,(3)
文化保守主义作为一种世界性与自觉性并存的文化现象,是对现代化过程所衍生的精神世界的迷失,是传统文化日渐衰落等现象的历史性反应。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是近代以来,面对西方文化冲击而形成的捍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价值的思想潮流。本文结合改革开放之后的时代转向与传统文化的特征,分析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对文化建设的积极与消极影响,提出规避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消极影响的措施,在开放的大格局中理性对待并创新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持本民族特色,在现代化进程中保留传统韵味。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5,(22)
社会思潮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是人类社会演进过程中一种既重要又复杂的社会精神现象。社会思潮不仅对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特殊的作用,而且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更不容忽视。本文基于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乃至交锋越来越频繁,思潮跌宕、良莠并存的全球化景观,从社会思潮及其特点切入,着重对影响大学生较为深刻的几种社会思潮进行了系统剖析,同时就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深层原因做了力求客观而全面的探究,进而提出了引领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思潮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