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深入到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基于网络而形成的网络文化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网络文化的形成使文化统战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的历史时期,文化统战要扩大视角,利用网络文化的特点,加强网络文化统战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视网络文化影响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化这一新兴的文化形式将对青少年的思想行为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它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也在互联网上得到最直观的体现。网络文化所体现的平等、自由、多元、开放、互动等特征,将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上网青少年的思维方式、学习工作、生活和娱乐方式。正视网络文化的影响,对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网络环境与青年人际价值观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正处于人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网络为青年提供了全新的交往方式和平台,网络交往在对青年人际价值观产生积极正面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消极负面影响。立足于网络环境的特点,对网络人际交往进行研究,以期有效指导青年合理运用网络,树立科学的人际价值观,建立良好的网络人际关系,促进青年社会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最具影响力的"第四大媒体"。与互联网相伴而行的"网络文化"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与日俱增。网络文化的出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网络文化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在学校,网络文化同样对青少年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产生深刻的影响。并且其负面影响日益凸现。为此,文章针对院校网络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提出了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从而营造健康文明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以促进院校网络文化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文化融合科技态势凸显,应充分重视网络对文化传播的巨大影响力。当前,丰富的甘肃红色文化资源与网络传播程度极不对称,存在传播主体分散、传播者文化水平各异、文化信息更新迟缓等问题。理应重视红色文化的数字化保护、红色文化网络阵地建设、文化网络人才培养及红色文化进课堂等方式,促进本地红色文化的网络传播。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构成了网民的主体,网络文化本质上是青年文化,其内核为“少年精神”,而以此同时,网络文化又是青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网络文化和青年文化的这种互动关系,一方面推动了以“少年精神”为内核的网络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深受网络文化影响的青年亚文化和传统主流文化发生了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7.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品德形成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一方面,它对青少年个性发展、民主平等思想观念形成、健康心理品质培养等产生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某些网络文化内容、网络交往方式等对青少年学生思想行为带来的消极影响。青少年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参与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趋利避害,更好地发挥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积极作用,减少它的消极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网络的日益普及 ,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工作方式和交往方式 ,而且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网络文化对我国社会和人民精神生活产生了正面和负面影响。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不断延伸和个人电脑的广泛普及 ,因特网在思想宣传乃至整个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强。为了在网络时代取得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动权 ,必须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网络文化的崛起是新世纪人类文化发展的最重要现象,它的诞生给传统的社会发展和进步带来了诸多挑战.由于互联网及其网络文化的特殊性,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陷入两难选择.本文从网络文化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出发,结合国内外网络文化管理的实践,探索指出人性化管理是走出网络文化管理困境的核心选择.  相似文献   

10.
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380名警察院校大学生,对其施测网络空间人际信任问卷和人际信任量表,以探索人际信任在警察院校大学生网络交往和现实交往中的特点。结果表明:警察院校大学生网络信任总分和网络可靠性得分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大学生的得分要显著高于男大学生;警察院校大学生的网络信任总分、网络一般信任、网络可靠性和现实人际信任在网络登陆频率上、主要网络交流目的存在显著差异;现实人际信任低分组的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的得分显著低于现实人际信任高分组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