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意识形态(阳具崇拜)到思维逻辑(从生殖力的父性归属推导出性别权力的男性归属),再到男权制的两大保障机制("乱伦禁忌"与"族外通婚"),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可以说内置了一整套完整的男权文化系统.男权立场的预设使得古老的男权文化在生理解剖学—临床心理学的科学外衣下获得了现代意义上的复活,同时又由其必然导致的反女权主义倾向不可避免地使得弗洛伊德学说成为女权运动第二次浪潮的矛头所指.但论证思路的错误并不能诋毁科学研究本身的认识价值,弗洛伊德的许多富于创建性、革命性的临床发现对于女权主义自身的理论反思乃至于今后的理论发展走向同样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辩证的科学态度将有助于对弗洛伊德学说的重新审视与重新发现.  相似文献   

2.
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恩格斯从人类学视角追溯了妇女地位的变迁,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剖析了妇女问题的症结,从人类解放视角为妇女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立足于该文本,重新把握恩格斯研究妇女问题的视角,重新审视恩格斯对妇女问题的分析理路,辩证评价恩格斯妇女思想的价值,能为进一步实现妇女解放提供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再生产是人类社会得以维系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南希·弗雷泽借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揭示了隐匿在商品生产之后的“社会再生产”,在当前资本主义危机频发的背景下重新阐释了社会再生产的概念内涵、历史演变和现实意义,认为社会再生产与商品生产之间的张力是资本主义不稳定的内生性源头。弗雷泽对社会再生产思想的再阐释不仅为我们理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女性受压迫事实开辟了新视角,也向资本主义的统一性、稳定性提出了一定挑战,进而为当前的妇女解放事业提供了有益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4.
根据社会性别理论,妇女与环境、发展问题是紧密相连的,女性由于特定的社会性别分工而具有特定的社会性别角色。我国妇女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农业、贫困、人口、教育四个方面。要发挥妇女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应重视性别统计信息的收集,建立女性本土环境保护知识库,并加强对妇女的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5.
著名的女权主义者盖尔·鲁宾在《女人交易——性的"政治经济学"初探》中首次提出了"性/社会性别制度",并促成了女权主义视野下"社会性别"理论的迅速崛起.然而,这一女权主义核心范畴的本源实际上却是有着鲜明男权立场的社会契约论.为了避免认识上的混乱与理论上的尴尬,鲁宾在建构理论框架时有意避开本源不谈,致使许多重要的论述都无法深入到底.只有从社会契约论的角度出发,结合社会契约论的理论大背景对鲁宾的这篇论文加以重新解读,才有可能使问题的阐述真正落到实处,使妇女从属地位的根源性探究真正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改革的实质和核心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体制。这意味着不仅要实现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结合,还要实现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结合,实现社会主义的思想价值体系与市场经济价值的有机统一、这将是人类思想建设史上的一人  相似文献   

7.
两性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础.性别公正是指对男士都公平的过程,而性别平等是指男女在实现他们的人权以及发展潜力方面应该享有同样的地位和条件."地球是两性共有的",所以我们应该在维护全球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中,平等地发挥各自的特长与潜能.  相似文献   

8.
政治思想工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改革攻坚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只要坚持以人文本,真诚待人,正确处理好“情与理”的关系,注意工作方法,讲求工作艺术,就会使思想政治工作起到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9.
出生性别比失衡发生在生育率下降且存在强烈生男偏好的社会,反映了性别平等方面的社会问题.中国人口的出生性别比失衡持续了相当长的时期,这种人口现象是社会问题的突出反映,也会引发一系列人口、社会和家庭问题,影响社会的协调发展.通过回顾中国出生性别比的变化趋势和特点以及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应对,从制度安排、村落文化、家庭需求和个...  相似文献   

10.
所谓开辟农民增收第四条渠道,就是让农民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直接增加收入.这一观点的历史智慧源头是对于中国一度领先于世界起了决定性作用的农本思想.这一思想虽然古老,对于我们今天如何认识农业的地位,如何对待农民,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日本、韩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一直都在以农本主义作为基本的治国理念.在发展市场经济中,我们这个小农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要实现工业化,还必须坚持农本思想,不讲以农为本,工业化会失去广大的农村市场所蕴藏着的强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11.
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新情况,创造更加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更需要加强前馈控制。前馈控制虽然是一个现代管理学概念,但其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却古已有之。我国古代先贤不仅具有超强的前馈控制意识,而且还不乏深邃的前馈控制智慧。挖掘和梳理蕴藏其中的精华,无疑会对我们当今创新社会管理提供思路和启迪。  相似文献   

12.
资源反哺背景下,扶贫资源的输入对农村基层治理既是有利条件又是新的挑战。农村社会在获得扶贫资源、摆脱贫困的同时,也出现了资源分配的新问题。从秦巴山区T镇扶贫实践过程来看,扶贫抗争已经成为当前农民抗争的重要形式。与传统的日常抵抗、依法抗争相比,扶贫抗争在动因上大多起因于相对不受益,在方式上具有低烈度不满的特征,在形态上表现为弥散性氛围。对于中国农村基层治理而言,需要完善农村社会的分配治理机制,做好资源反哺的“期待控制”、协调多重面向的“分配正义”、强化基层治理的“主动回应”,以此为基础提高农村分配治理能力,完善“资源反哺—资源分配—农民满意—治理有效”的逻辑链条。  相似文献   

13.
在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的进程中,领导干部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社会性别和社会性别主流化等重要概念的认知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他们的工作实践、政策制定中的性别意识缺损、政府性别统计系统缺失和社会性别培训缺位等问题依然客观存在。因此,必须加强对男女平等国策的宣传和倡导,加强社会性别培训和强化工作监督,以强化领导干部的社会性别意识,提高他们在工作实践中树立社会性别意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对孔子的“唯小人与女子为难养,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的一般理解是:孔子把女性与小人相提并论,是看不起女性。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事实上,“唯小人与女子为难养”中的“小人”和“女人”是指“男中小人”和“女中小人”,“小”和“女”都不是性别评价,而是道德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的演变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一统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几千年来,大一统思想的形成和演变,一直贯穿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对中华文化产生深远而巨大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统一国家的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塑造,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整合,大一统思想无不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大一统思想不仅有历史进步意义,对于维护当代中国统一还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问题与主义"论争不应当是五四时期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与非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之间斗争的第一回合,而是二者之间一次正常的应然冲突。五四前后世界及中国社会改造的大势预示了这一时期知识分子政治思想分野的必然;胡适、李大钊二人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争集中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关于社会改造方式是改良还是彻底改造的岐见,争论是商讨式的,直率而温和;论争中的同一与冲突表明这场争论仅仅是一场争论而非二人关系的断决,争论后的一段时间内二人友谊依旧,新文化运动中统一战线内部政治的分野并未即刻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育儿与工作的平衡是幼儿父母面临的重大生活实际问题。目前,中国0~6岁幼儿人口超过1亿,占世界同龄人口的1/5。政府发展质优价廉的公共托幼服务,单位实施家庭友好政策,不仅是这个庞大的婴幼儿群体的权益所系和成长需要,而且关系到婴幼儿父母,特别是母亲的社会参与和职业发展。最近十几年来,公共托幼服务逐步向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深入发展,从而引起了入园难、入园贵,托幼服务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解决后顾之忧需求等系列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当今中国幼儿的父母是否面临着育儿与工作的平衡的困难?这样的问题对我们了解育儿的社会环境,了解父母在工作与家庭平衡中的困难,并以此为依据为政府提供政策参考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社会思想的多样是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指导思想一元是我们立党立国、治党治国的根本,是社会思想多样的灵魂和主心骨,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在于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的共识。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思维视角"和"问题意识",是教育者以质疑索解的态度审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形成的一种思维习惯和提问方式。从不同的思维方式出发,往往导致不同的思维视角和问题意识。当前,要谋求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就必须根据新的条件、围绕新的任务,进行思维方式的创造性转换。为此,应以教育对象为本位,以马克思的哲学人学思维方式为指导,依据形势任务及人们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传承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与经验做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凸现并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关怀功能。  相似文献   

20.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教育包括妇女教育事业,强调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和方针政策,为发展妇女教育事业、缩小男女受教育程度的差距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但我国教育体系依然存在一系列的性别特点,因此需要建立从几个方面入手针对性别的妇女教育培训体系加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建设的力度;加强对教育政策的研究,克服教育领域的性别歧视;加强教育资源向弱势妇女群体的倾斜力度;鼓励女性更多地进入大学非传统学科学习;提高教育经费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特别是保障妇女教育的专项预算;推进多样化妇女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