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政强制法》第2条关于"行政强制措施"的定义和第9条对行政强制措施"种类"的列举式规定,无疑为认定行政强制措施提供了依据。但其仍未消除《行政强制法》实施过程中的困惑,不少在立法上和实践中出现的特殊行为,无法轻松地对它们作出是否属于"行政强制措施"的判断。通过对法律和实践中存在的20种特殊行为的评判和甄别,可以推进对"行政强制措施"标准和范围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行政处罚法》颁布以前我国就存在"综合执法"这个概念,但那时的综合执法与联合执法混杂在一块,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执法。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执法是在《行政处罚法》颁布之后才出现的,其具体依据就是《行政处罚法》的第十六条规定。但是由于国务院在指导综合执法实施的过程中,使用的概念不一致,导致在实践中产生了一定的混乱。因此,对行政综合执法相关概念的厘清,显得尤为迫切,本文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3.
“早餐,买地沟油炸的油条,切个苏丹红咸蛋,冲杯三聚氰胺奶,啃个染色馒头。中午,在食堂要盘注水肉炒农药韭菜,再要盘有毒猪血和瘦肉精双汇,来碗翻新陈米饭,泡壶香精茶叶。下班,买条避孕药鱼和半斤尿素豆芽,开瓶甲醇酒,吃个硫磺馒头。晚上,钻进黑心棉被里,一觉睡到下世纪,核辐射算神马?”  相似文献   

4.
“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的分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强制法》既将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合二为一"(合称为"行政强制"),又在同一法中将它们"一分为二"(分别规定"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之所以将它们"合一",是基于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有其行政行为上的共性;之所以将它们"分二",是基于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在法律设定和法律适用中的严格区别。作者在反思以前几种区别理论的基础上,认为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之间最为本质的区别应当是行政机关强制当事人履行的"义务"不同:强制当事人履行"容忍、不作为"义务者为行政强制措施;强制当事人履行"作为"义务者为行政强制执行。  相似文献   

5.
行政取缔是行政机关在经济和社会管理活动中打击非法组织及非法经营行为的常用手段。但行政取缔法律属性不清、法源位阶过低,极易游离于法律规制之外。为了将取缔活动纳入法治轨道,应当以《行政强制法》的实施为契机,对有关取缔活动中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梳理和制度检视,以是否符合《行政强制法》判断其今后的路径走向。鉴于取缔本身缺乏统一模式与实质内容,其不构成一项独立的具体行政行为",取缔"两字不宜作为法律术语继续出现在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中。  相似文献   

6.
反思行政刑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德国刑法学家、"行政刑法之父"郭特希密特在其1902年出版的《行政刑法》里首次提出行政刑法这一概念以来,行政刑法的相关问题总是成为法学界争论不休的论题。一、西方语境中行政刑法的衍生机制(一)西方语境中行政刑法的产生与发展18世纪的德国警察权力日渐增大,其活动范围  相似文献   

7.
继《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先后进入修改程序后,《行政诉讼法》的修改也已被提上议事日程。关于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问题再次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同时也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1〕关于这一主张,目前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有限纳入论",即只将行政规定纳入行政诉讼,排除行政规章;〔2〕二是"全面纳入论",即将行政规章和行政规定都纳入行政诉讼,"至于行政法规的审查,已有《立法法》确立的备案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8.
反垄断的首要目标就是反行政垄断,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行政垄断越来越阻碍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刚刚出台的《反垄断法》中没有删除"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这章,所以目前我国对反行政垄断的行为有了明确的规定。本文将阐述行政垄断的内涵及其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反垄断法》浅谈对于反行政垄断的认识以及对目前立法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据《长江日报》载,湖南省邵阳市发出通知,对该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201名"吃空饷"人员的工资,予以全部停发,同时责令有关单位追回其"吃空饷"金额250多万元,并奖励举报者。"吃空饷"现象,并非邵阳市的"特产"。在许多地方的行政事业单位,人事名册上在编,工资一分不少,岗位上却不见踪影、常年不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行政程序立法研究成果颇丰,学界及实务界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诸多进行行政程序立法的建议和构想。湖南省率先制定《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获广泛赞誉。本文通过对《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的文本进行分析,并结合域外实践经验,以微观的视角探讨《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行政程序立法"细节化"和归责原则的实证规范,以期对我国统一行政程序立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1.
完善我国行政立法程序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兵  周实 《行政与法》2003,(10):109-111
随着《立法法》、《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的颁布实施,我国行政立法程序及其监督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不足仍是较为明显的。面对加入WTO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法治的客观要求,其仍需更大的改进与完善。本文拟就我国行政立法程序与其监督状况做一较客观具体的分析,在指出其发展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它们的几点粗浅建议。  相似文献   

12.
华建荣  韩国华 《法制与社会》2010,(36):158-159,162
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主体负有作为的行政义务,有能力履行而在程序上未予履行或者拖延履行,行政不作为是行政违法行为之一种,按照《国家赔偿法》第二条第一款之规定,给相对人造成损害的应承担赔偿责任。但在理论和实践中对如何界定行政主体的行政义务,如何分配行政主体和相对人的举证责任,如何认定行政不作为与相对人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以及如何确认其赔偿范围还存在诸多分歧,本文略作讨论,期望在《国家赔偿法》修改时,以上问题能够得到厘清。  相似文献   

13.
行政特许的延续是一"假问题"。与普通许可藉由延续而"展期"相比,行政特许一般不适用《行政许可法》的延续条款,当期限届满后,应该通过公平竞争程序实现行政特许的全面"更新",只是基于应急原则等要求,才有行政特许延续的有限空间和狭小余地。以公共交通客运班线特许经营为典型代表的"延续"许可实践乱象,肇始于我国《行政许可法》立法上行政许可类型化的缺失和不同类型许可实施程序配置上的高度同质性。对《行政许可法》上法定许可事项进行类型化和模式化改造、厘清行政特许适用范围、强化特许实施程序的竞争性和公开性、重构有别于普通许可的动态化和过程性的特许事后监管体系,是我国PPP导向下行政任务民营化健康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相似文献   

14.
行政程序立法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4月6日,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和诉讼法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行政程序立法研讨会”在北邮科技大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科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全国人大、最高人民法院、国务院法制办、中央军委法制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国家机关,以及《法制日报》、《新京报》等新闻机构的专家学者共五十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对行政程序立法研究课题组提交的《<行政程序法>草案建议稿及理由说明书》进行了热烈讨论。现将本次研讨会的情况综述如下:一、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的必…  相似文献   

15.
学界通说认为,1989年通过的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4条规定的"滥用职权"审查标准,其涵义是滥用裁量权。但是,对《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和《人民法院案例选》上刊载的行政案件的实证分析表明,法官在司法实践中并未采纳这一学理观点。在法定职权、事实根据、法律依据和程序要件的判定中,法官普遍使用了滥用职权标准。甚至在不少案件中,法官还将其泛化理解为"违法"。滥用职权标准之所以会在司法实践中被滥用,根源在于该标准本身存在缺陷。一方面,它与《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2项中的其他审查标准之间的划分标准并不同一;另一方面,"滥用职权"的规范涵义又极易与其日常涵义发生混同。为克服上述缺陷,应将滥用职权标准修改为"滥用裁量权"。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中国《行政强制法》的出台这一立法背景所掀起的“行政强制法学”再一次理论研究的热潮,注意到《行政强制法》将以“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两大类强制行为为规制对象,而准确划清这两大行为之间的界线直接关系到具体法律的适用,通过对中外行政强制的法律制度及理论学说的比较研究,有保留地肯定了以“基础行为与执行行为分合说”为基础的“期待当事人的自我履行”的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17.
食品安全一直是我国久治不愈的问题。立法层面上,我国于2006年制定颁布了《农产品质量法》,明确了从农场到餐桌的食品链安全管理,将初级农产品列入监管范围。2009年颁布的新《食品安全法》,以食品"安全"替代多年来单一的"卫生"标准,是食品安全观念上的重大转变。行政监督层面上,有关部门加大了检查力度,对各食品生产企业进行监管,并曝光了一系列违法违规企业。食品安全行政"曝光"的法律性质有待研究,消费者、生产经营者和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权利与义务也十分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8.
王为农  陈杰 《河北法学》2004,22(6):18-21
行政权力滥用是行政垄断的直接缘由,因此,破除行政垄断就要彻底清除行政权力滥用的土壤,实现依法行政、行政法治。我国正在进行的行政体制改革正朝着这样一个方向进行,《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等行政法律的出台也表明了中国行政法治的进一步深化。从依法行政的要素入手,对行政垄断进行剖析,分析其行政体制上的成因,继而探讨通过行政体制改革实现对行政垄断的有效规制。  相似文献   

19.
2004年7月1日实施的《行政许可法》对行政听证制度作了专门规定,真正体现了"让人民群众更广泛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的精神。然而,纵观《行政许可法》实施以来许可听证的执行情况,却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文从行政许可听证的重大意义入手,剖析其制度缺陷以及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行政许可听证制度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河南王修德问:本刊1994年第2期刊登的《就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问题答记者问》一文,就有关惩罚性赔偿额计算问题作了一种解释。我认为,根据该解释,“消费者买1斤肉,小贩故意少给1两,/J‘贩应先补1两肉,再赔1斤肉,共计赔偿1斤1两肉”。如果消费者买10斤肉,小贩故意少给1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