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中央红军进占漳州,在闽南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影响深远。它不仅消灭了军阀张贞的主力部队,动摇了国民党在闽南的反动统治,而且以实际行动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广泛深入地宣传了党的抗日反蒋政治主张,推动了闽南抗日反蒋运动的进一步发展。1.中央红军进占漳州,直接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对闽南人民的抗日民主运动是一个有力的促进。日本帝国主义早就把福建视为它的势力范围。“九·一八”事变后,更是图谋扩大势力。厦  相似文献   

2.
芝山红楼     
在漳州城西蜿蜒挺拔的芝山南麓,建有一幢英国风格的二层红砖小楼。一九三二年四月二十日,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东路军由赣入闽,一举攻占漳州以后,毛泽东和中共厦门中心市委就在这里工作,指挥部队在闽南发动群众,建立闽南革命根据地。 这  相似文献   

3.
一、何鸣在闽南和闽粤边区坚持了长期的游击战争何鸣于192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万宁区委书记,早期他在家乡参加过反抗国民党右派的农民暴动,后因国民党缉捕,经组织批准,潜逃海外。1930年初,何鸣回国后,在夏门从事地下革命斗争,翌年5月奉调进入闽南和王占春、李金发等一道在漳州南、北乡一带开展农运和游击战。1932年4月中央红军入漳后,何鸣在靖和浦根据地发功群众,实行土地革命,并参加闽南工农武  相似文献   

4.
一、中央红军会攻漳州前夕,中共中央致信厦门、福州两中心市委,要求尽一切力量作好配合红军行动的各项工作。厦门中心市委根据中央的指示作出了“冲破敌人五省的‘围剿’,创造闽南苏维埃,实行土地革命,动员大批工人到苏区当红军,发展反帝斗争”的决定。为了实现这一艰巨的任务,厦门中心市委多次给各地党组织下达指示,要求漳州地区党组织“迅速的向漳属游击,肃清漳属团匪”;指示安溪、同安、泉州、永春、惠安各地党组织,  相似文献   

5.
陈方  江细珍 《福建党史月刊》2013,(15):23-24,25-26
1932年,对漳州而言,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毛泽东率领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在中国革命史册上写下了不可磨灭、熠熠生辉的一页,也在漳州留下光辉的足迹。一、能者为师,直下漳泉1932年,中央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的第三次"围剿"后,因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导致盲目进攻中心城  相似文献   

6.
1934年中央红军挥师东进,一举攻克漳州,是我党站在时代前列顺势而行的一次重要战役。此役不仅动摇了国民党反动派在福建的统治根基,巩固扩大了福建苏区革命成果,而且引来19路军,刷新福建政局,推动全省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本文从红军进漳引发的系列连锁反应入手,论述此次战役对福建革命局势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与漳州战役决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革命面临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毛泽东最善于从实际出发,确立战略指导思想和具体工作方针.1932年4月,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统治党中央的形势下,中央红军能够进军闽南,仍然取得了攻克漳州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8.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和精心准备下,“红军进漳与中央苏区”理论研讨会在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漳州市隆重召开了。漳州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党史资源非常丰富,历史地位比较突出。1932年4月,中央红军东路军在当时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副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的率队下一举攻克漳州,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相似文献   

9.
听说老革命基点村——岭后,这几年发生了很大变化,我立即从漳州赶到漳浦。第二天,就和县委党史办、老区办的三位同志结伴往访。岭后村人民的革命活动始于1932年,当时闽南红三团在中央红军撤离漳州后,在岭后背面的大山里,建立了靖和浦革命根据地。何浚、吴庭坚派人到岭后开展工作,于1935年在村里建立了党支部。在艰苦的斗争年代,作为靖和浦革命根据地边沿区的岭后,成了与敌人对垒  相似文献   

10.
1932年4月20日,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东路军攻克闽南重镇——漳州,执行扩军、筹款和抗日宣传三大任务。红军进漳虽然只有短短三十九天,但在开展抗日宣传和推进闽南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却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红军的抗日宣传内容是广泛的,首先是揭露日寇侵华的滔天罪行,从清末的甲午之战侵占我台湾宝岛,到北洋军阀时代胁迫袁世凯接受卖国的二十一条约;从“五四运  相似文献   

11.
1932年4月24日即红军进漳后第4天,闽南党组织就在漳州石坂(今青年路)基督教堂召开了工农和各界代表会议,成立了闽南工农革命委员会,由王占春任主席。紧接着在石码地区也成立了由七名委员组成的工农革命委员会,由林和尚、黄坤元任正、副主席。工农革命委员会成立后,立即密切配合驻码的红四军深入开展扩军工作,在石码成立了一个扩军机构。红军也以每伙食单位成立扩大红军委员会。要报名参加红军的都可以到红军政治部或工农革命委员会报名。他们  相似文献   

12.
有关红军东路军的组建、东征福建、进漳及进驻漳属几个县情形,许多回忆录、大事纪略已经作过翔实记述,大体上准确可据,是研究与编写“中央红军攻克漳州”党史专题的重要资料,但在查阅、核对若干革命历史档案和国民党福建省政府档案资料之后,深感有加以理顺、增补、订正之必要。一、红军东路军的组建经过1932年1月10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  相似文献   

13.
“开漳文化”亦称“开漳圣王文化”、“圣王文化”.源自一千三百多年前以陈元光为代表的中原府兵开创漳州的历史,从广义上而言代表”闽南文化”,与”妈祖文化”、“闽王文化”共同构成福建最具影响的三大传统祖根文化。它是漳州历史文化形成发展的根基和核心,也是维系海内外同胞亲情乡谊和民族感情的重要精神纽带。据了解,在台湾地区有漳籍同胞800多万人,有供奉陈元光的寺庙就有300多座.每年都有众多的台湾同胞组团到云霄寻根谒祖。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弘扬开漳文化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功能,集中体现在泛闽南语系经济圈的经贸关系上。  相似文献   

14.
一九四九年夏,我解放大军长驱入闽,解放了闽北大片土地,旋即兵分三路直捣省会福州,福建全省解放指日可待.此时,坚持战斗在敌人后方的闽南游击武装和革命人民,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武装的和非武装的斗争,度过了漫长而又艰辛的岁月,已经胜利在望了.为了配合解放大军迅速解放闽南,顺利接管城市,恢复生产秩序,一九四九年八月,遵照闽南地委的指示,中共漳、泉、厦临时工委决定,在漳州组织"龙溪人民解放同盟",作为党的外  相似文献   

15.
1932年4月20日中央红军进漳。这一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闽南漳属农民革命斗争运动发展的转折点,农民武装斗争由单纯的游击转变为注意抓创造新的游击区域的努力,进而乘胜抓紧时机,发动群众,扩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为开展三年游击战争做好准备工作。云霄梁山等地区就是在中央红军进漳、挺进云霄的革命胜利形势推动下进一步巩固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6.
福建南部沿海的厦门、泉州、漳州,素有闽南“金三角”之称。1980年春天,经国务院批准,厦门、泉州、漳州3市对外开放,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从此掀开了闽南“金三角”对外开放的历史一页。 历史性大跨越 厦漳泉3市总人口1200万、面积2.5万平方公里,濒临台湾海峡,怀抱湄洲湾、  相似文献   

17.
1930年冬,陶铸受中共福建省委的委派,来到反动军阀张贞统治下的漳州。当时,中共闽南特委刚刚遭受了敌人的几次严重破坏,特委书记何德顺也英勇牺牲,白色恐怖笼罩着整座城市。陶铸此次莅漳,便是为了重建闽南特委。  相似文献   

18.
龙溪地区党史研究分会于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八日至十二日在漳州市召开中央红军攻克漳州学术讨论会.参加讨论会的共七十二人,有当年参加漳州战役的老同志和在红军攻克漳州后赴中央苏区参观的漳州工人代表团成员;有参加一九二八年平和暴动的老党员、曾长期在闽南坚持游击战争的部分老同志以及王占春  相似文献   

19.
由漳州革命人物研究会和厦门、泉州两市党史研究会合作编写、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闽南革命史》,历经三年多的共同努力,已正式出版,6月23日在厦门举行首发式。参加首发式的有厦、漳,泉三市有关部门的领导;本书全体顾问,编委成员和老同志、新闻工作者近50人。首发式由厦门市党史研究会会长、《厦门日报》总编、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方汉生主持。会议开始,宣读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同志和中国计划出版社、华夏文化促进会等  相似文献   

20.
一九七六年趁在福州治疗腿伤之便,回到阔别近五十年的故乡漳州.漳州过去是闽南的重镇,解放后的确是起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城西北面,仰耳山下,完全改变了原来的面目.过去漳州只有几座手工小作坊,而今已建立了好几座中小型的工厂.一座座建筑群林立着.过去只有几万人口的城市,现在已发展到二十几万.公路四通八达.从前曾有一条世界上最短、运行最慢的铁路线"漳厦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