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朝政府于1901年1月29日在西安颁布"变法",这就是"清末新政",教育改革是清末新政的重要内容,其成效也最大。作为西北省份,陕西实业教育在这一时期也得到初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的一位负责人曾自豪地说:中国古代最兴盛的王朝周、秦、汉、唐是以西安为都城的;现代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以延安为基地和出发点的。而西安、延安都在陕西。 陕西省文联副秘书长、评论家肖云儒说:西安、延安的文化艺术都曾产生过激动人心的高潮,而当今的陕西文化艺术的繁荣局面,可以说是这种历史的必然延续。 在黄土中扎根  相似文献   

3.
"三线建设"是新中国历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经济战略调整。"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陕西的投资规模居全国第二位,所以陕西的"三线建设"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交通建设作为陕西"三线建设"的重点内容,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在海上交通尚未发达之时,陕西关中地处全国中心,东瞰六国故地,西至巴蜀西域,形成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一时商贾云集,盛况空前。如今,在沿海地区依据有利的地理条件更加开放之时,陕西关中地区也加紧开发古丝绸之路旅游景点,以吸引海内外宾客,为陕西的经贸发展搭台唱戏。 立体的历史博物馆 在中国历史上,周、秦、汉、隋、唐等13个朝代先后在陕西建都,历时1100多年,境内地上地下文物古迹星罗棋布,堪称一座天然的立体历史博物馆。 首先,陕西文物档次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5.
封五昌 《各界》2010,(3):94-96
陈树藩,字柏森(又字伯生),祖籍湖南宁乡,1885年11月20日生于陕西安康。青年时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后回陕,任陕西新军炮营军械官。直到1911年,西安“反正”的前一天,在得知起义确切爆发的消息后,他才经人介绍加入了同盟会。10月22日,陈参加新军起义。西安光复后,陈在以张风岁羽为首的“秦陇复汉军”都督府工作。  相似文献   

6.
封五昌 《各界》2011,(1):68-69
杜斌丞(1888—1947),陕西米脂人,是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早年从事教育工作。西安事变前后,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杨虎城部总参议和陕西省政府秘书长。杜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髯长而美,人们称他“杜胡子”。西安事变时,周恩来多次同杜先生晤谈,  相似文献   

7.
晏建怀 《侨园》2014,(7):42-42
一介书生姚嗣宗,侠肝义胆,诗才超群,比武夫多一点文采,比书生又多一腔豪情,他以任侠之风,卓然独立于北宋文坛,人称"关中诗豪"。姚嗣宗是陕西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西北党项族首领李元昊不甘屈服于宋朝,反叛自立为皇帝,建立"大夏"国,不断向东侵略扩张,一时间,陕西前线战火纷飞,生灵涂炭。  相似文献   

8.
关于强化机关党内监督的思考陕西省直机关工委书记刘万兴加强党内监督,搞好党风廉政建设,是促进全党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重要保证。作为省级党政机关的党组织.如何在新时期搞好党内监督,建设一支政治强、观念新、业务精、工作...  相似文献   

9.
一 来俊臣,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武周时期最著名的酷吏。历任侍御史、左御史中丞。喜酷刑,擅逼供。在任期间,前后所破千余家,冤死者众。万岁通天元年(696年),迁升洛阳令、司农少卿。万岁通天二年,伏诛。  相似文献   

10.
西安资本市场的跨越式发展对解决西安和陕西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缺口,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企业治理结构的合理化,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都有重大意义。但实现这一目标面临观念滞后、资本形成能力不足和资本市场发育程度低的问题。为此,从实际出发,应加强政府支持、开展柜台交易、建立西安证券交易所等。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时代领导干部应有的学习观@鱼志清$兰州军区西安小寨干休所!陕西西安710061  相似文献   

12.
择优扶强振兴陕西机械工业陕西省机械工业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希圣今后五年。是机械、汽车工业启动振兴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加快调整、改组、改造步伐,择优扶强,促进发展,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九五"打一场翻身仗,力争用15年左右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实现陕西经济起飞的一个前提条件,应该是以科技强省、资源富省和文化大省三项优势为依托,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一、充分挖掘现有中心城市潜力,发挥其强大的辐射效应功能以西安为中心的诸如宝鸡、咸阳等大中城市,在陕西经济发展中虽发挥着经济增长点的作用,但其辐射能力仍很微弱。只要深化改革,其潜力仍十分巨大。第一,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家在西部地区嵌入数千亿资金,建起一大批以军工企业为核心、科技含量较高的大中型企业。据统计,从建国至“六五”期末,国家在三线地区累计投资达2000多亿元,建成大中型骨干企业2000…  相似文献   

14.
六、七月份的关中平原,正是一年一度的旅游旺季。国务委员、国务院旅游协调小组组长谷牧,从北京风尘仆仆来到陕西,进行为期七天的调查研究。 在陕西,谷牧同志与陕西省政府的负责同志一起,从西安到临潼、咸阳、铜川、宝鸡等地,一路走一路看,先后冒雨考察了正在继续发掘的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修葺中的西安古城墙,和正在发掘的耀州窑遗址、泰公一号大墓等文物旅游点。在考察中,他赞扬了陕西省近几年来在发展旅游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同时就如何进一步加快发展陕西的旅游事业、加强文物古迹的保护、以及正确处理保护古都风貌与建设现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97,(45)
会古通今再振雄风———《陕西当代中国画展》在京亮相●本刊记者这是当代陕西中国画坛创作成果第一次较为集中的展示———《陕西当代中国画展》于10月28日至11月4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连日来,观展的人们饱览了陕西画家用传统文化精神与新颖的笔墨结构来塑造...  相似文献   

16.
李晶 《学理论》2012,(30):97-98
1911年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陕西是最早响应的省份之一。西安起义后,各州县纷纷响应。数日之间,关中、陕北及陕南的安康、商洛等地五六十州、县相继光复。而关中人在陕西辛亥光复之前,在陕西辛亥光复的过程中,在陕西辛亥光复后的政权建设中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惠媛媛 《学理论》2012,(13):102-103
分析了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条件下未来的新市民———陕西农民应具备的素质和面临的困窘,并通过对农民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等不适应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需要等问题的分析,探索提升陕西农民整体素质的有效措施和途径。帮助他们实现由农民向新市民的转身,以加快新农村建设和西安国际大都市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8.
“自主创新”:全球化视角中的“中国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主创新"的相关概念:创新、技术创新与国家创新体系 正确的理解"自主创新",首先需要明确与之相关的三个概念,即"创新"、"技术创新"和"国家创新体系"。 "创新"一词源于古拉丁语"Innovore"(即"更新,创造新的东西或改变")。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首次赋予了"创新"以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学内涵:即"创新"是指生产函数或者供给函数的变化。是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的组合",是企业家最重要的职能和经济发展与变革的内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19.
1898-1901年间,陕西大旱引发了大规模的饥荒。1901年美国《基督教先驱报》为陕西灾民募捐赈灾款。为了监督赈灾款的使用,尼克尔斯作为特派员前往陕西"查赈",同时报道陕西的灾情。他在陕西进行了十天的实地调查走访,掌握了大量有关本次灾荒的一手资料,这些内容被记录《穿越神秘的陕西》一书中。整理《穿越神秘的陕西》一书中关于陕西饥荒的材料,可以展现在西方人眼中此次灾荒的情景,为更加全面地认识此次灾荒提供一个材料上的支撑,以推进对1898—1901年间陕西大饥荒的灾情和原因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一、西部再造辉煌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要求西部在中华文明史上,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而且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居于中国生产力发展的先进地位,是中国的中心地带所在。中华民族的祖先炎黄起源于西北的东部(陕西),陕西西安自公元前1134年至公元907年唐代止,期间10个王朝、历时1062年,为中国首都所在地,是中国古都中建都时间最久的,也是中华民族最辉煌灿烂的时期。“西周是青铜文化的盛期,秦是封建时代的第一个王朝,汉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隋唐是封建文化的烂熟时期。这五个王朝也是中国古代国家统一,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