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给,还是不给?这是个问题。这个问题,我去繁华地面时常会碰到。为此,我常常会感到几分懊恼,觉得这其实不应该是个什么问题——或者便是个什么问题,也其实与我无关,何至于自寻烦恼呢?  相似文献   

2.
为了谁     
龙应台 《法制博览》2010,(16):56-56
我不懂得做菜,而且我把我之不懂得做菜归罪于我的出身——我是一个外省女孩;在台湾,“外省”其实就是“难民”的意思。外省难民家庭,在流离中失去了一切附着于土地的东西,包括农地、房舍、宗祠、庙宇,还有附着于土地的乡亲和对于生存其实很重要的社会网络。  相似文献   

3.
男人的愚蠢     
叶延滨 《法制博览》2009,(16):13-13
有的男人觉得自己是个男人就天生聪慧,证据之一,就是爱把“蠢婆娘”、“蠢妇人”之类的话挂在嘴上。挂在嘴上,还不是骂人,是用来表示表示自己的宽容,自己的大度,自己的不一般见识。其实,这个世界许多地方确实是“男人的世界”,因此,这个世界多一半的愚蠢其实就是男人的愚蠢,包括我自己。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知道了这一点,才能写这样一篇短文,  相似文献   

4.
约等于曹操     
大卫 《法制博览》2010,(8):30-30
有一脑筋急转弯:古代中国跑得最快的人是谁?答曰:曹操。因为“说曹操曹操就到”。其实,和同时代的人相比,曹操的确是跑得最快的人。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比袁绍快;杀杨修、诛孔融,他的目光比刀还快;当然,赤壁之战惨败,他跑得也比兔子还快。窃以为,这个跑得最快的人,其实也是一个优秀的体操运动员,倘参加奥运会,当无人能出其右。  相似文献   

5.
陈仓 《法制博览》2010,(20):25-25
信息爆炸,时间有限,出版泛滥,看什么书,不看什么书,已经成为困扰读者的突出问题。其实,相当一些书是不需要看的。  相似文献   

6.
易中天 《法制博览》2008,(16):20-21
宋江其实不是一个城府很深的人。他这辈子,傻事做了不少。但最蠢的事,除了放高俅,就是打方腊。  相似文献   

7.
独尊 《法制博览》2008,(19):30-31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状元是哪行都有,但这三百六十行,却是个有说道的话题。您知道吗,其实这三百六十行是三十六行总说。  相似文献   

8.
网文 《法制博览》2009,(10):70-71
上学的人说: 上学其实可短暂了,宿舍一出一进,一天过去了,嚎?宿舍一出不进,一学期过去了,嚎?  相似文献   

9.
王重旭 《法制博览》2009,(21):22-23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这是悬挂于岳阳楼上的一副气势十足的对联.其实,岳阳楼之所以名噪天下,不在其楼,而在范仲淹之文章耳。  相似文献   

10.
许寒山 《法制博览》2009,(24):80-80
乌鸦在人类眼里形象不佳,被看作灾星。可乌鸦的另一面却鲜为人知。其实,在地球上除了人类,乌鸦是最聪明的动物之一。  相似文献   

11.
狗年话狗联     
斯大林给人的印象是庄重有余,缺乏人情味。其实并非如此。他除了威严外,还是一个实在、幽默和有人情味的人。  相似文献   

12.
孔庆东 《法制博览》2011,(14):61-61
世局也好.人生也罢.貌似千变万化,令你眼花缭乱,其实经过开方约分、积化和差、合并同类项,最后剩下的就是个“加减”。  相似文献   

13.
流矢穿心     
《法制博览》2009,(20):1-1
两种武术 李连杰向西方人解释,中国武术贵在不战而屈人之兵。学武术其实有两种:  相似文献   

14.
期待     
冯骥才 《法制博览》2008,(22):35-35
假如我们不开汽车而是步行或骑自行车去上班,那也许我们会发现街道两旁其实很美,交通也一点都不拥堵。  相似文献   

15.
来信照登     
人们通常认为,李煜是成功的文人失败的君王。南唐的覆灭怪罪于李煜的昏庸无能,怪罪于他沉迷风花雪月和治国无方,其实是有些片面的。  相似文献   

16.
健康简讯     
季节交替,感冒也随处可见,板蓝根冲剂又成了药店的抢手货。常有人一旦看到周围有人感冒,就每天喝两袋以预防。其实,板蓝根并不适合所有人。  相似文献   

17.
官话大国     
胡泳 《法制博览》2009,(24):44-44
中国有关部门,因为长期说假话,真话说出来也像假话;因为长期说鬼话,早已不会说人话;常常看起来是自己在讲话,其实说的却不是自己的话。  相似文献   

18.
人们对少林武僧协助唐王李世民击败叛军王世充、窦建德的义举耳熟能详,其实少林僧兵还参加过明代的抗倭战斗,并立下殊勋。  相似文献   

19.
王继霞 《工会博览》2013,(32):52-52
二傻其实不傻,只是爱仿人,却又常常“仿”得走样儿,惹人捧腹;因在其家排行老二.故人呼“二傻”。  相似文献   

20.
    
李子 《法制博览》2010,(16):36-36
1.忍不住的人把忍字写在纸上,刻在皮上;放不下的人总暗示自己放下,别人怎么劝都放不下。说放下,其实未放下,放下了,不用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