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企业家姐妹段存华离开政府部门“下海”之后,我是既惶恐,又新鲜,又有迎接挑战的激情,怎么做这老板,我得学。因此凡报刊杂志上有“老板”们写的文章,或记者、作者写的有关老板的文章,我都虔诚地拜读,还剪贴下来。现在已经有厚厚的一本了。虽如此,我清楚地知道...  相似文献   

2.
读书札记     
星期六上午,我在西单图书大厦买了几本书,其中一本是《季羡林人生漫笔》。季羡林是个大学者,曾经当过北京大学副校长,现在已经快90岁了。这本书,有不少文章是他最近几年来写的,有写人物的,有回忆老师、同学,包括对胡适的评论。还有不少是感想,随笔,就象书名所标明的叫漫笔。我喜欢读季羡林的文章,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好,读他的文章就象你坐在他的面前,听他讲故事一样。以前,我在上学的时候,就听说过,学问越大的人越没有架子,讲课、写文章越通俗,越好懂。《莱根谭》里说,“文章极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就是说,一个人写文章写到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3.
去年秋,我写了篇题为《不养孩子难》的文章,一位朋友看到后打电话对我说,你何不直接去写一写这些不要孩子的人呢?对于朋友的想法,其实我也早有这个打算,然而一再地犹豫,终未促成我动笔。好在今日年轻人中,有得是对有没有孩子看得极其淡泊的洒脱者,尤其在人口增长率已连续数年呈负数的上海,如今每一百对新婚夫妇中就有近十对的年轻人在婚后数年里坚持不生育,他们并不在乎世人对其所作所为的议论,也不在乎急于要抱孙子孙女的父母辈的唠叨,依然我行我素,潇潇洒洒,在两个人的世界里生活得怡然自得、开开心心。那么,这些年轻夫妇…  相似文献   

4.
“叙事医学”的兴起有一个代表人物,那就是丽塔·卡伦,她是一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医生。2000年的时候,卡伦首次提出了“叙事医学”的概念,从字面上解释,“叙事”就是讲故事。以往,医生写的病史主要是以描述症状体征为主,而且是用专业术语写就的;而如果医生把从医过程中正规病历之外的细枝末节、心理活动乃至家属的感受记录下来,用叙事的方式来写病例,并带着医生的感受去写,那就是叙事医学。因为记录中也包括医生自己的内心感受,所以叙事医学是互动的。  相似文献   

5.
我18岁时从部队来到公安部消防局,在公安战线工作了30多年。当时,由于年龄小,字写得比较好,一度是以抄报告为主要工作,于是我就成了一个“抄书匠”。工作之余,我挚爱书法,充分利用晚上和节假日,孜孜不倦,勤奋临池,全身心地浸入黑与白的艺术中,肯学肯钻,不断追求书法艺术的真谛,终于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突如其来的练字念头1945年8月27日,我出生于湖南省耒阳市,当时正值抗战胜利,故得名“太平”。我六岁上学,小学六年都是用毛笔做作业,这对练活手腕、熟悉笔性是颇有益处的。现在我的字写得活,恐怕与这段经…  相似文献   

6.
俞月亭 《文明大观》2001,(11):48-52
1993年10月底我从闽西回来,便草就了一篇五千字的文章《谒唐义贞墓》。我是带着一种激情来写的,所以写得很快。但写毕,觉得还心犹未尽,于是又重写,题目改为《生离死别五十秋》。文章发表后,陆范家定将它带给家人及江西的姐姐陆叶坪传看,他们在热情肯定的同时,也对某些细节上的出入提了些意见,这次重新发表,我根据他们的意见作了修改。当年写这篇文章时,陆定一同志还健在,今天重登此文时,他已去世五年了。仅写下上述文字表达我对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长眠地下的唐义贞烈士的悼念。——作者  相似文献   

7.
我对于医生,以及其他医务工作者,不管有没有打过交道,熟悉不熟悉,都抱有一种崇高的敬意。我倒并不认为这种职业一定就比其他职业高尚,而是因为他们的工作和千百万人的生命、健康直接联结在一起。人吃的五谷,生的百病,谁都可能有生灾害病的时候。广大群众,历来有一种敬医的传统美德,所谓“平时敬医,病时求药”是也。医生及医务人员在治病疗疾,救死扶伤中,做出了可喜的成绩,得出了显著的功效,这就更加引起人们的尊【敬。我是从事文学创作的,这些年【来倒也写过有关这方面题材的一些D作品。150年代后期,我曾写过一篇名叫(难…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我接到第6期《中州统战》,心里格外高兴,这一期刊物在某些方面,有着比较明显的进步。首先,这一期刊物从封面到内文的图片,都印刷得比较清晰,给人以明快之感。其次,这一期图片多,图文并茂,版面显得生动活泼。第三,在刊发较长文章时,编辑在文首写了提纲挈领的导言。譬如在特约重头文章《冲破阴霾迎曙光》一文的前边,编辑先生就写了800余字的导言。读者一看导言,就被“抓”住了。看《中州统战》愈办愈好,我就到邮局自费订了一份(以前都是从镇政府借来看)。自己有一份,看着方便,不必再去借。我的评刊意见!洛阳读者@张…  相似文献   

9.
一天.一位同志给我打电话,说我有个老同学骨折住院了,叫我一起去看看。那位老同学快50岁了,是一个单位的中层领导干部。看到我们,这位老同学懊丧得很.说自己下雨天滑了一跤,到医院检查、拍片,结果发现腰椎骨折了。医生还说他有骨质疏松症.要他卧床休息2个月。他十分不解,怎么这么轻轻地摔一跤就会骨折了?我对他说:“这主要就是因为你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0.
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却还活着。人,真不可思议,前几天你还活蹦乱跳的,整日里腋下夹一个黑色文件包,忙乎着上案子,就在你查出那讨厌的病魔前一个星期里,你还骑13公里的自行车到市局刑警支队值夜班,那时你似有用不完的劲儿;只是转眼的工夫,你说走就走了,走得是那么匆忙,那么让人难以接受!记得还是前几天的事,我同你一道坐车到局里上班。你在车上对我说,流波,你还欠我点儿东西没兑现。我不知所措,你继续一本正经地对我说:你答应过要写一写我的……是的,我的确允诺过要好好地写一写你,因为在很早以前我…  相似文献   

11.
《马家军调查》引起的社会反响1998年5月,我从书摊上买回《马家军调查》,花了七天时间比较仔细地读完了全书。当我正打算腾出时间就《马家军调查》写些什么的时候,各种评论文章多得令人难以招架,随着《南方周末》刊出对马俊仁和赵瑜的采访,有关王军霞、曲云霞、...  相似文献   

12.
正还在读小学的时候,我就特别喜欢写写画画,那时候的老师是我姐姐。她虽然才读高中,却写得一手清秀飘逸的毛笔字。每次她的作文本拿回来,我都会认真阅读和临摹,久而久之,我的毛笔字居然也写得像模像样了。十二岁那年,我参加南宁市少年宫举办的少儿书画展览,误打误撞得了个一等奖。得奖并不意味着有了水平,但是对少年时期的我来说,却得到了很大的荣誉感,促进了我学书法的热情。高中时期,我开始认真地读帖  相似文献   

13.
大舍大得     
吃罢早饭习惯性地打开电脑.没想到,电脑又出问题了!我愉快的心情顿时变得烦躁起来。上午是我写作和投稿的时间。电脑开不了机.写好的文章也就无法发送出去,而送到维修部去修理.得耽搁好几天的时间.这让我怎能不郁闷呢?  相似文献   

14.
不解之缘     
不解之缘张世平记得那是1978年底,刚开过全国第四次妇女代表大会后不久,经一位老同志介绍,我兴冲冲地跑到全国妇联去应考,和蔼可亲的姚明大姐接待了我。她问了我一些基本情况,就拿出纸和笔,让我当即自己命题写篇文章。写什么呢?就写"谈理想"吧!那大,我的思...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民主党派机关干部,写作是一项基本功。写提案、写社情民意、写调研报告、写报道、写计划、写总结,都体现写作水平。写作能力与水平的体现,不仅仅在于文章写得多,更在于文章写得精巧。文在精巧,确也不易。本人从事党派工作近30年,宣传工作做了近20年,有一些写作实践和投稿经验与大家分享。论作品:境界分明写了几十年文章,悟出了一点道理,我认为写作的态度和水平有四个层次,相互联系,相互  相似文献   

16.
生命中注定,我要认识小楠。其实,我们很早就知道对方的名字,她是师文艺队里一个有才气的女孩子,不仅舞跳得好,而且是一个漫步诗行的女孩。当时师里这样流传着:诗写得最好的就是楠,而我则是散文最在行,可我们一直未曾谋面。兴许是天意吧!师里举办第一次文艺创作笔会,她坐到了我的旁边。可我找不出任何理由与她搭话,倒是她先开了口:“让我看一下你的文章好吗?”我心一颤,红着脸把本子递了过去。还我的时候,她轻声说了一句:“文章写得很漂亮,交流一下好吗?”我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点了点头。文学交流,自然她是我最忠实的读者了,她[睛眨也不眨地…  相似文献   

17.
<正>"设备越来越先进,医生学历越来越高,但是,似乎医生越来越不会看病了,医患关系也越来越差了。"杜治政的老伴当年险遭过度检查。77岁的杜治政是《医学与哲学》杂志主编,在医学哲学、医学人文圈内素有声望。他回忆说:"当时我老伴的情况是晚上血压升高,医生的意见是一定让她做脑动脉造影。我知道这造影剂一旦打进去可能发生激烈反应,有一定风  相似文献   

18.
套话生活     
我在局机关当秘书。我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写材料,其实就是写套话。可以不谦虚地说,写套话是我的看家本领。我在机关干了二十多年.不知道写了多少套话。我不分白天黑夜,不论单位家里,马不停蹄地写着。我写得头脑发麻、精疲力竭、没完没了。你可别小瞧我写的这些套话,它们的作用太大了。我用这些套话写成了局长报告、局长讲话、经验材料、工作计划、经济论文、调查报告等。你说说,假如没有这些套话,我们单位将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19.
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就自一把心爱的伞,它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长辆黑伞,无论是无云的晴天还是绵绵的阴雨,我每天都要带上它。妈妈不解我的行为,县至发人强迫我放弃。我只好告诉她其中秘密。我的妈妈是县妇朕干部,她的心里似乎只有工作,整天在忙写材料、忙开会、忙下乡、忙接待那些上访的素不相识的妇女。我三、四岁起就得一个人独自跑二里路上幼儿园.那时候很多上小学的淘气鬼经常躲在路上吓我,他们抢我的画册或是书本,让我向他们求饶,帮他们背书包,帮他们捡踢到人家院子里面的足球,让我去道歉……他们无所畏惧地指挥我干这干那…  相似文献   

20.
著名作家六六曾在其博客《医生赵曜》一文中写道:“我去华山医院的这个世界上都堪称最大的神经外科,惊奇地发现,里面的医生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帅,帅得惊人,要是拍一部电视剧,随便拉两个出来,都盖过陆毅、黄晓明;二是年轻,年轻到你每日垂泪感慨属于自己的大势已去;三是自信,虽然就同一病例,各人见解不同,但都能把病患‘忽悠’得把一副皮囊丢给他们,爱开哪里开哪里,他们担得起人家的身家性命。赵曜显然得了他们科的真传,帅、年轻、自信,全部占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