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岁末年初,辛苦一年的农民工兄弟即将踏上返乡之路。此时,对他们来讲,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能否拿到属于他们的工资。 去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治理企业欠薪问题,制定出明确目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要求用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相互配合,采取  相似文献   

2.
《工会博览》2024,(2):53-54
<正>年终岁末是欠薪问题易发高发期,在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下,各地正加速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专项行动如何开展、效果如何?记者在北京、浙江、广东、四川等地调研采访了解到,当地相关部门围绕根治欠薪工作展开全面排查、分类施策,用心、用情、用力让农民工安“薪”过节,推动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得到根本治理。  相似文献   

3.
政策法规     
上海:拟设"欠薪保障金委员会"上海市政府日前公布了《企业欠薪保障金筹集和垫付的若干规定》修订草案,并向社会公开征询意见。根据该草案内容,上海拟设立"欠薪保障金委员会",由政府、工会、企业三方面代表组成,其主要职责为监督欠薪保障金的征缴、垫付和追偿工作,并协调、研究欠薪保障的有关工作,以监督政府部门在欠薪保障资金垫付、追偿过程中的规范性等情况。  相似文献   

4.
农村民主的发展亟待外部条件的改善,其中最为关键的外部条件就是乡镇治理机制。一方面,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使得农民的利益诉求已经超出村庄的范围,对提高民主发展层级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乡镇的科层机制与村庄民主机制之间的紧张关系导致了乡镇治理的多重困境,急待协调。从这个视角出发,实现农民政治参与要经历从社区性事务到基层国家性事务的转换,构建以满足农民政治参与为导向、实现政府与农民双向互动的乡镇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拖欠职工工资是一个老问题,每到岁末年初,解决职工欠薪问题就会成为社会焦点话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这一问题有所缓解,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特别是受经济形势影响,一些地方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遇到严重困难,有的领域拖欠工资现象有所反弹,当前的工资清欠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6.
地方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国家治理目标能否实现的基础,考察党在地方治理过程中的执政方式得出经验教训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建国后,党在地方治理过程中经历了一元化、制度化及多主体参与的发展、演变,这总体上体现了党应对经济、政治、社会环境转变进行的自我革新。在这个过程中,党始终充当了国家与社会的桥梁、纽带,而新时期,多主体参与的地方治理也标志着地方政府独立性增强和政治权力向社会的回归。  相似文献   

7.
当下我国地方政府信息建设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何解决好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公开建设问题,不仅影响到政府的建设和改革,还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转变思想观念、完善法律制度、加强电子政务建设以及提升数据信息处理能力则成为地方政府在大数据时代完善信息公开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湖北宜昌市针对企业拖欠职工工资的问题,实行欠薪预警预报制度。宜昌市主要采取工资预留、欠薪转股、变现资产、扣减年薪4项得力措施,敦促企业解决拖欠职工工资问题。这一制度还把企业经营者年  相似文献   

9.
金融海啸与民工失业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甄静慧 《南风窗》2008,(23):34-37
金融海啸打乱了珠三角产业升级的步伐,企业的倒闭和裁员浪潮才刚刚拉开序幕。可以预见,随着危机效应的扩散,不单农民工大军将遭遇失业和滞留的问题,追讨欠薪、游行示威等行为的扩大化,也难免埋下社会隐患。政府部门已展开积极应对,成立欠薪应急保证金,建立劳动纠纷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0.
《工会博览》2013,(3):5-5
全总党组纪检组组长、书记处书记王瑞生 各级工会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协助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把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积极开展好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活动,严厉查处欠薪逃匿行为;努力推动建立和完善以劳动法律法规为依据、企业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企业欠薪能够及时发现、处置欠薪有法定程序和资金保障的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密切联系基层企业和职工群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英国的地方自治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西方发达国家治理改革的首创者。20世纪70年代末期,英国借助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启动了自身的变革进程;90年代,它进一步推进了以更新地方政府制度、优化地方政府运作体系、振兴地方民主、改进公共服务质量、建立多层级治理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分权化改革;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英国又进行了相应的制度调适。制度环境的变化、旧制度的约束以及改革者的选择,这三个要素是影响英国地方治理改革进程的重要情境因素。英国地方治理制度的变迁路径以有意设计的干预式制度变迁为主。经过30余年,英国确立了多层级治理结构中地方政府的自主地位,形成了治理主体多中心化的参与式地方政治。这些新的制度安排已经开始逐渐成型并发挥作用,但随着制度环境的变化和政党政治的影响,它们仍处于不断调适之中。  相似文献   

12.
邪教与造神     
三国成了热门话题,众说纷纭。在中国,只有这一断代史的起始年限,有些例外。习惯上不以魏蜀吴建国时为准,而是把公元184年的黄巾起义,看成是三国的开始,从此,约定俗成,相沿至今。汉王朝到了灵帝,已腐朽衰败,民不聊生,张角、张梁、张宝兄弟,率领头裹黄巾的四五十万农民起来造反,也是社会矛盾到了无法解决的极限,只有诉诸武力了。从此天下大乱,分封割据,杀伐征战,  相似文献   

13.
农民组织化水平的提高和乡村治理结构的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村弱质性的社会基础以及农民组织化水平低的基本状况,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所以,要在尊重农民权利和自由、保障农民权益的基础上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农民组织化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对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影响乡村治理结构的改革。因此,要不断扩大农村自治体的规模,逐步实现乡镇自治,实现农村社会自主治理和民主治理。  相似文献   

14.
春节已近,关爱农民工的话题也多了起来.曾记得,兔年春晚,农民工兄弟旭日阳刚组合演唱的《春天里》,让无数人不约而同地流下热泪. "岁月留给我更深的迷惘,在这阳光明媚的春天里,我的眼泪忍不住地流淌……"歌中唱出了农民工的苦涩和心酸,唱出了农民工的惆怅和迷惘,也唱出了农民工的渴望与追求. 农民是劳动者,工人是劳动者,而身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市务工而被冠以"农民工"者也是劳动者,他们的从业属性和本质已等同到于产业工人.所有的劳动者都应在劳动法律、法规保护之列,都应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都应共享在所在地工作的发展权.然而,因种种历史的因素以及社会存在的不公平的身份藩篱,尤其是受到"二元户籍"结构的制约和文化差异的影响,在我国有些地方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等级、身份差异.一些地方的城里人看外来农民工总是带着异样的心境和眼光.  相似文献   

15.
老舍写广告     
王吴军 《法制博览》2010,(10):61-61
一日,和兄弟几个上街,到了中午都感觉比较饥饿,一兄弟说:我记得这有一个饭店挺好的,还打折。于是众人听之,到了饭店服务又差,上菜又慢,好几个菜都没有,而且巨难吃,还挺贵。于是众人将推举饭店的兄弟一顿臭骂,说什么打鬼折。这个兄弟低着脑袋跟在大家后面出了饭店,  相似文献   

16.
治理现代化不仅是一种政策设计,也是现实需要。地方性是治理的品质要求,治理以地方问题及其解决为基本导向。因而,从地方治理中可以看出当前治理现代化进程的现实困境:如何摆正发展与治理的关系,常态化的"选择性治理",向上负责的干部考核机制以及合作网络破碎而导致的"集体行动的困境"。基于此,亟需从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和分权化等方面推动实践转向,提升地方治理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看到农民,一下就想到农民的“别名”特别多。农民是淳朴劳动者的象征,可现在的“农民”成为骂人的语言,对其称谓也就多:官方称农民、民工、农民兄弟;公安局称盲流、游民、三无人员;媒体称打工仔、打工妹;城市人称乡巴佬、傻瓜;律师称公民、弱势群体;只有马克思称谓最高:无产阶级的同盟军;还有毛主席的称呼让人畏惧:革命的动力、人民民主专政基石之一。  相似文献   

18.
广州"毒酒事件"连篇累牍的报道惹火了一群中毒入院的农民兄弟。他们拿毛巾塞住病房的门缝不让记者拍照,理由如下:你们报纸总说我们是民工,买不起瓶装酒贪小便宜所以中毒。反正也没人来管我们死活,我们懒得理你!农民兄弟干嘛发这么大火?导致他们中毒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一名年仅26岁的中毒者说,喝散装酒并非仅仅是"贪小便宜",而是因为过去总在他们村的"家庭酿酒作坊"买散装酒,如今来广州打工已近7年,还是习惯于买散装酒。不仅如此,他还习惯买散装酱油、陈  相似文献   

19.
正18.包惠僧延揽工运精锐林育南策动人力车夫(上)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各个分部中,武汉分部与其他地方形势略有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武汉的工人运动,基本上都是在共产党领导下开展起来的。武汉分部一时群英荟萃,成绩斐然,林育南、林育英兄弟,项英、林祥谦、施洋、许白昊、凌楚藩,还有向忠发、杨德甫等人,相继被分部主任包惠僧聚到旗下。  相似文献   

20.
编辑手记     
本期"访谈"栏目对话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教授、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周雪光先生,访谈围绕中国的地方治理以及中国国家治理逻辑等问题展开,从历史视角剖析了中国官僚体制从"官吏分途"到"层级分流"的演变历程及其现实意义。"当代资本主义研究"栏目译介了三位国外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之策的解读。《金融主导的资本主义和收入再分配》一文根据波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