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完善人民调解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调解制度是我国法律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形势的发展,人民调解工作在调解观念、组织体制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应当从立法及经费投入等各方面积极推进人民调解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青海人大》2006,(6):29-30,32
我省于2005年9月出台的《青海省人民调解工作条便》,是国内首部规范人民调解工作的地方性法规,在人民调解工作的法制化建设中迈出了重要步伐,也使我省的人民调解工作在以往的基础上有了新起色,取得了新进步为。今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法委书记罗干同志参加我省代表团审议时,对我省的人民调解工作特别是《青海省人民调解工作条例》的出台给予了肯定,对我省人民调解工作寄予了殷切希望。今年6月,省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组,对全省人民调解工作开展情况和条便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并于7月份向罗干同志呈报了《青海省人民调解工作暨〈青海省人民调解工作条例〉实施情况的汇报》。7月28日,罗干同志做了重要批示。批示的全文是:“人民调解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青海省高度重视人民调解工作,制定出台了《青海省人民调解工作条例》,使人民调解工作有法律依据和法律效力,促进了人民调解工作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希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狠抓人民调解工作在基层的其实”。  相似文献   

3.
当前农村存在合同纠纷、财产权纠纷、人身权纠纷、婚姻家庭纠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等法律纠纷,这些纠纷严重危害农村的和谐发展。人民调解制度是一种富有中国特色的纠纷解决机制,具有程序简易便捷、方式灵活、低成本、高效率等特点,应进一步拓展调解工作的受理范围,优化队伍建设,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促进人民调解与诉讼程序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4.
《青海人大》2006,(4):15-15
国内第一部规范人民调解工作的地方性法规《青海省人民调解工作条例》实施半年后,省人大常委会组织执法检查组.于近期赴西宁市、海东地区、海南州等地.通过采取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察看基层调委会等形式,对人民调解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条例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  相似文献   

5.
人民调解制度作为我国首创的非诉程序的民事纠纷解决制度,在实践中充分体现了民主、法治以及"以和为贵"等精神。本文基于苏北H市X社区人民调解的发展现状,结合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在总结X社区近年来人民调解工作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检视其存在的问题: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不足、调解协议效力有待增强、人民调解实际空间小、缺乏有效的诉调衔接机制。应该推进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明确人民调解制度的受案范围,及时确认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健全和完善多元化诉调衔接机制,不断提升人民调解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建设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和国家提出的发展目标,也是全社会的共同期待。它要求我们适应社会结构转型和社会利益调整的变化,实事求是地分析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有针对性地建立一整套适应社会发展变化趋势的机制,人民调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无疑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但是传统的人民调解工作,无论是在观念、制度、组织机构上,还是在队伍素质、工作方式上都暴露出一些不适应之处。人民调解作为一种纠纷调处机制,本身也需要与时俱进,大胆改革创新,才能在推动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完善,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发挥新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人民调解员是指为人公正,能联系群众,热心人民调解工作,具有法律知识和一定政策水平,经群众选举产生的,在人民调解组织内工作的成年公民;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成员兼任的除外.对人民调解员的性质,应当给予法律定位,才能更好地完善人民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8.
人民调解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人民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新时期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民调解协议没有法律效力是制约人民调解工作发展的主要问题。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努力解决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提高人民调解员的素质,规范人民调解工作;整合基层司法行政各项职能,建立大调解格局。  相似文献   

9.
调解是现代社会解决争议的重要方式。当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医患双方之间纠纷和矛盾比较突出,积极探索人民调解在医疗纠纷化解中的作用具有现实意义。随着2018年《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的出台,各界更加注重发挥人民调解在解决医疗纠纷中的主渠道作用,以期更好地促进医患和谐。通过研究医疗纠纷的成因背景,探讨人民调解制度化解医疗纠纷的优势,揭示人民调解制度在当前发展的机遇与困境,更好地推动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广东欠发达地区的民间纠纷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人民调解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面对新形势,广东欠发达地区人民调解需要积极探索人民调解专业化、社会化建设和大力推进人民调解制度化、系统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应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作用。现阶段基层人民调解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对人民调解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调解力量不强;人民调解员选拔、任用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应注重发挥农村实用型人才的作用,加强以村庄为基础、以乡镇为重点的农村基层人民调解队伍建设;针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专业性强或者疑难、复杂的纠纷,可以探索建立人民调解员专家库;积极培育发展新型民间解纷组织。  相似文献   

12.
搞好企业内部人民调解工作,是防止矛盾激化的有效手段,只有认真分析矛盾纠纷产生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人民调解,从而确保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的新形势,舟山市普陀区积极探索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初步形成了网格调解、诉讼调解、专业调解、综合调解、人民调解五种调解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针对大调解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进一步加强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平台建设,完善调解网络;加强机制建设,规范工作程序;加强部门责任,提升调处水平;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人民调解工作在解决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21世纪以来,人民调解工作通过创新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民间纠纷数量巨大、纠纷千差万别,为人民调解工作的有效发挥带来了许多困难,但是人民调解工作的方式与方法并非没有规律可以遵循。在对民间纠纷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与梳理人民调解工作的基本方式方法,以提升人民调解工作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依附于传统熟人社会土壤的人民调解制度正逐渐暴露出其致命缺陷,衍生出一系列体制化弱点.对在“息讼”理念下设立的处理交通事故争议案件的人民调解室我们应全面剖析,准确加以定位,并加强对人民调解制度的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8月下旬,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贾东军带领内务司法工委调研组,就我省人民调解工作进行专题调研。8月27日下午,贾东军副主任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省司法厅、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省卫生厅和省高院等单位开展人民调解工作情况汇报。在听取各单位关于人民调解的情况介绍后,贾东军指出,人民调解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法律制度,多年来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人民调解工作面临大量新情况、新问题。充分认识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新模式,是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各种民间纠纷的调解,人民调解充分发挥了协助政府化解社会矛盾、增进人民内部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功能。本文以人民调解和诉讼调解的司法实践为基础,分析了我国现阶段人民调解制度的基本功能及人民调解"延伸"机制的形成和发展,为完善人民调解机制、构建人民调解和诉讼调解有效衔接模式做出积极有益地探索,对人民调解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民调解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以调解促"和谐",以"和谐"的理念引领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是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的"稳定器";建构我国特色的新农村人民调解信息网络能确保在第一时间提供预警信息;社会主义新农村多元化大调解工作机制促进了党的执政基础巩固。  相似文献   

20.
人民调解制度是我国传统调解制度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在国际上享有"东方一枝花"的美誉。但是,随着我国国情的发展变化和新型社会矛盾纠纷的不断出现,目前人民调解制度存在适用范围不够明确、法律效力不强、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和经费严重短缺等问题。在我国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人民调解制度需科学界定其适用范围,进一步增强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创新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多措并举解决人民调解经费和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以此促进人民调解制度价值和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