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讽刺幽默     
世说新语2000年,我去悉尼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当时我还小;2004年,在雅典,我也参加了奥运会;现在,2008年,则是在我的祖国,这是最大的,最特别的荣耀。我觉得已经  相似文献   

2.
李佳 《湘潮》2024,(1):16-17
<正>作为党员干部楷模,杨善洲退休后去植树造林,再造绿水青山回报家乡父老的故事,展现了忘我利他的大爱,这是信仰的力量,更是精神的闪光。“我要回大亮山种树去!”1988年4月,已过60岁的杨善洲光荣退休。组织上安排他去昆明养老,杨善洲婉言谢绝了。他说:“我是一个共产党员,说过的话就要兑现,我要回大亮山种树去!”  相似文献   

3.
再回凤阳     
《江淮》2010,(2)
<正>凤阳,我当年插队的地方,已回过两次,本没打算再去,却不料,去年回国,又去了一次。事情完全起因我那篇长文《凤阳行》。文章是2004年写的,当时发在《上海文学》。但2006年,我在国内一个极其热闹的"天涯社区网"  相似文献   

4.
<正>1948年进香港《华商报》前,我在广东惠州师范学校教书。秘密组织读书会,教育动员学生去游击区参加武装斗争。学生被捕,我因而暴露。校长正要上报国民党专员公署逮捕我时,我急离学校去香港,见到李汉兴(曾任中共五华县委书记,当时是中共香港市委副书记,我的中大同学)。他对我说,"梁哥(梁  相似文献   

5.
<正>一师十四团703公墓中,静静地竖着2700座墓碑,守护这座公墓的李栓柱说,这里有已故的政委、团长,也有营长、连长和普通战士,在地下他们的建制也是全的,这里地上有个兵团,地下也有个兵团,而这座公墓,李栓柱一守就是30年。1984年,十四团领导找到了李栓柱,他说:"团领导问我怕不怕鬼,我说,不怕,领导就说,那派你去守公墓去不去,我想了想,反正都是工作,就去了。"  相似文献   

6.
《湘潮》1992,(8)
从1978年至1985年,我曾三次去北京看望舅舅甘渭汉,找他办一些事情,结果,每次都是满怀希望而去,满怀失望而归。1978年3月,我第一次去北京。这次是舅舅写信让我去看他。舅舅是1927年参加革命的,他走时,家里只剩下老父老母和一个妹妹,这个妹妹就是我母亲。后来我外公外婆都是我父母养老送上山的。舅舅成了堂堂大将军(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当了大官,我们觉得有靠山了,脸上也风光多了。北去的列车上,我无心观赏两旁的风景,却想象着舅舅住的高楼大厦和家里的豪华气派。到北京后,我  相似文献   

7.
<正>尽管岁月流逝,韶华不再,但每当想起那些可爱可敬的上海支青,我周身的血液就会沸腾起来。是他们,给我的成长带来了美好的回忆;是他们,激起了我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更是他们,深深影响着我的一生。1963年至1966年,上海支青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知识青年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十万支青大军浩浩荡荡挺进新疆,其中六万支青在《送给你一束沙枣花》的欢乐歌声中分批落脚于塔里木河两岸。  相似文献   

8.
《奋斗》2015,(4)
<正>人们都说,夕阳好,夕阳美。夕阳究竟美好在哪里呢?我感到,夕阳的余辉奉献给朝阳,去辉映他们,去照耀他们,才会大放异彩。我曾当过近20年的新闻记者,后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刚退休时,哈尔滨一家杂志社聘我去当编辑,给的报酬不菲。但这时县委决定让我担任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这项工作既劳累又琐碎,每月的补助只有300元,但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去关工委工作。我喜欢孩子,我们这些老同志工作一辈子,就是想让子孙后代过得越来越好,他们是祖国  相似文献   

9.
<正>最是一年好时节,金秋十月上书房。小说家的书房,我去过几家,比如莫言、张炜、阎连科、梁晓声的书房,都很干净,也很普通,没有很特别之处。学者的书房,我也去过几家,比如冯其庸、阎崇年、马瑞芳的书房,他们的书房与作家的书房不同之处,是书多,如入书店,琳琅满目,但也很普通。辛卯年,我去过贾平凹先生的书房,感觉最特别甚至可以说另类,真可谓,书房里面有"文章"。  相似文献   

10.
博览之窗     
毛泽东未实现的 三大志愿 1961年8月,毛泽东在庐山对他的卫士张仙朋说:“我有三大志愿:一是要下放去搞一年工业,搞一年农业,搞半年商业……二是要骑马到黄河、长江两岸进行实地考察……要请一位地质学家,还要请一位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一起去;三是最后写一部书,把我的一生写进去,把我的缺点、错误统统写进去,让全世界人民去评论我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 其实这三个志愿,表达的都是毛泽东的一种渴望,那就是试图打破他和外界的隔离。个人威望到了至高无上的地步,普通的  相似文献   

11.
刘彦顺 《湘潮》2010,(8):30-35
<正>2010年8月,是马拉松式的中美大使级会谈55周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不是会谈的主要参加者,但有幸参加过一次会谈,也做过一些相关的联络工作等。事虽微不足道,但令我难忘,促使我去了解和回顾  相似文献   

12.
"到农村去,那里有生我养我的爹娘;到农村去,那里有育我成长的南瓜米汤;到农村去,那里是魂牵梦绕的故乡。"从今年3月起,山东省从省市县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选派优秀党员干部到基层单位担任"第一书记",已有半年的时间。15万平方公里的热土上,2.6万名"第一书记"深入1.8万个基层单位,帮包工作薄弱的村、城市社区和"两新"组织党组织,破解难题、建强班子,  相似文献   

13.
李天扬在1月6日的《中国青年报》上发表文章说,这几天,我一直在思量着"人多的地方不要去"这句话。我问了自己两个问题:其一,如果有朋友邀请我去外滩跨年,我会不会去?答案很肯定,不会!人到中年的我,是无论如何不会去凑这个热闹的。其二,如果我的孩子要去外滩跨年,我会不会阻拦?答案也很肯定,不会。原因很简单,我无法做到让他永远不去"人多的地方"。如果我们的孩子,见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欲去武汉畅游长江,周恩来先赴武汉安排准备工作 1967年7月13日,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118厅召集在京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文革小组成员开会.就是在这次会上,毛泽东提出了后来为人所熟知的"一年开张;二年看眉目,定下基础;明年结束.这就是文化大革命."会上,毛泽东提出要去武汉看看,准备再去长江游泳.大多数与会者不赞成他去武汉,说武汉武斗严重,安全没有保障.毛泽东说:我不怕乱,我去.让杨成武跟我去,就这样定了.看到毛泽东决心已下,周恩来感到不放心,决定先去武汉,为毛泽东打前站.  相似文献   

15.
黄华 《共产党人》2006,(22):51-53
1936年6月中旬,一天,美国记者埃德加&#183;斯诺秘密地告诉我,中共中央已答应他的请求,同意他去陕北苏维埃地区参观访问。他虽然会说一些中国话,但还不怎么行.问我愿不愿意陪他去陕北采访,帮他做翻译工作。我不假思索,立即高兴地一口答应了。当时我已是燕京大学四年级的学生了,去陕北就不能参加毕业考试,就拿不到毕业文凭了。但是有机会去陕北参加革命队伍,那张大学文凭对我来说已经无所谓了。  相似文献   

16.
正一1958年8月的一天晚上,稼先回到家里,跟我说他的工作有调动。我问他调到什么地方去,他说不能说。我又问他什么时候能回来,他又说不知道。接着我问他,那我能给你写信吗,他回答不能。此后,稼先经常是一个电话打来,说他马上要出差。去哪里,干什么,什么时候回来,我都不问。我知道问也问不出来。每一次离开都是突然的,每一次回来也是突然的。回来一般是白天,突然就回来了,回来后吃一点东西就去休息;一般都是到了晚上9点,小车  相似文献   

17.
正"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1987年,当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由中国走向世界乐坛时,不到17岁的我从粤西来到花城广州,走进小平同志题写校名的中山医科大学,开始漫漫的医学之路,人生梦想的种子悄然生根、发芽、成长。  相似文献   

18.
1949年福州解放,9月间,我在福建学院大学4年级读书.开学不久,听说当时社会上革命青年要求参加革大的很多,福州市学联筹备处派人到学校开展动员组织工作,学校有部分同学也开始报名到革大去.那时我是大学毕业班,自己思想斗争很激烈,如果去参加革大,大学就不能毕业,这对我是个考验.我父亲认为我大学只差一年就毕业,去革大是前功尽弃,不同意我去.  相似文献   

19.
<正>我1922年出生于陕西乾县梁村镇,父母都是农民。1938年,我考入省立邠州师范学校。师范学生投身黄埔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老师们带队,我们走上街头巷尾游行,高呼"停止内战,团结工农,一致对外"的口号,高唱《松花江上》《上前线》《义勇军进行曲》。大家群情激昂,我也有了参军报国的想法。1940年年初,我在报纸上看到黄埔军校第七分校招生,便要去投考。范校长不同意,说我还没毕业;家里亲戚也不同意,因为我是独子,当时农村的观念,独子要是没了就相当于绝后了。但是我一定要去,校长和教史地的文老师都被我感动了。校长还说,我要是考上走  相似文献   

20.
1939年延安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之下不得不采取自力更生,发展生产,亲自动手,丰衣足食的方针。朱德总司令率先带头研究边区的经济发展问题。每两周召开一次座谈会,汇报情况和研究如何解决吃饭、穿衣等实际问题。 在一次座谈会上朱老总说:“要发展农业,不开荒是不行的。听说延安南面有个南泥湾,是片好土地,可以开垦。我派×××同志去察看。他察看后回来说,这是一片荒凉的野地,没有什么,不得花费力气去垦殖。我不相信,亲自去察看。一看果然是一片荒凉的土地。我看野草生得那么茂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