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邻避冲突”理论及其对邻避型群体性事件治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民众对城市公共设施要求越来越高,公共设施的建设引起“邻避冲突”现象越来越明显,邻避型群体事件也呈高发态势,治理邻避冲突风险成为各级政府必须面对的难题,这也对政府的执政能力提出巨大挑战.通过学术界关于“邻避冲突”理论研究的分析,梳理邻避冲突产生的原因,探讨治理因邻避设施引起群体事件的策略,为各级政府化解邻避冲突风险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邻避”行动的社会生成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就国内的经验看,邻避行动既非居民的情感宣泄,也不是单纯的经济分配不公的必然结果,不同类型的邻避行动有着迥异的生成机制。经济理性、科学理性和价值理性三种行动逻辑分别主导着污染类、风险集聚类、心理不悦类三种典型邻避行动的生成过程。而社区压力与从众心理、社会信任缺失与无效的风险沟通以及居民过度的风险想象等社会心理与文化因素的联合作用让孤立的邻避行动演化为群体性邻避冲突成为可能。有关部门要清晰界定经济补偿方式的适用范围,切实尊重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权利,逐步恢复社会信任,化解邻避冲突时更多地考虑并满足居民的价值与情感诉求,在此基础上才能制定出更加有针对性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邻避设施引发的抗争运动层出不穷,现有成果多以单个案例为基础进行研究,缺乏对邻避运动产生机理的解释。结合社会运动、媒介化抗争理论,以我国的邻避运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比较分析法进行多案例综合分析发现,抗争组织形式、抗争性剧目和参与者主动使用媒介是邻避运动演变成暴力群体性事件的必要条件组合,行政体系分化对邻避运动的演变影响力较小,精英同盟分裂和框架过程对邻避运动的演变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不是必要条件;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共同作用于邻避运动,并没有地位上的明显划分。重视公众的合法权利,加强邻避设施选址决策中的公众参与;塑造有效的解释框架,增强公众的信任感;实现国家治理媒介化,掌握传播主导权等,是政府预防邻避事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邻避冲突常态化凸显地方治理乏力,亟待治理创新。应以国家治理理念和框架为基础重构邻避冲突治理体系,具体包括与国家环境治理体系相协调,优化邻避风险项目源头治理;发展区域协同治理,破除邻避冲突治理碎片化;构建多维邻避风险认知治理体系,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实现邻避冲突的国家治理需要从以下路径进行推动:首先强化国家层面制度建设,健全府际协作机制,形成中央地方一体化治理;其次以制度化的公众参与决策模式、多主体参与的邻避风险监管、合理补偿、环保回馈等搭建政府主导的社区、社会组织、企业参与下的一极多元治理网络;还要促进民间组织发展,培育社会资本,以形成邻避冲突治理合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各地邻避冲突呈点状式密集爆发,成为影响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和政府公信力的掣肘。要细化对邻避冲突的探究,加强对预防和化解邻避冲突实践的情境分析。相比国内邻避冲突的研究,国外起步早,成果也更丰富。目前,发达国家的研究跳出了解决邻避问题的传统思路,提出了不要建在我家前院(NIMFY)后邻避主义能见度等观点,研究视角也有调整,对邻避冲突成因的分析更全面。追踪国外学术动态,对中国邻避冲突的理论创新和对策化解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邻避问题的出现不晚于20世纪末期。在时间维度上,我国邻避问题的演变经历了萌芽(2006年之前)、快速兴起(2007年至2016年)和转型(2017年至今)三个阶段。目前,我国的邻避问题有所缓和,邻避冲突的数量、规模、对抗程度和社会影响有下降的迹象。在空间维度上,邻避问题呈现出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和农村蔓延、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扩散的演变趋势。在组织与动员方面,邻避抗争从依赖互联网转向倚重传统的动员方式,并且朝着无组织化方向发展。邻避问题的演变趋势受经济发展水平、环境治理、政治机会结构、媒体结构和邻避设施迁移等因素的影响。我们应该加强对邻避问题总体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研究,重视公众的环境诉求,完善环境治理体制。  相似文献   

7.
邻避冲突是社会治理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基于不同学科视角,现有邻避冲突研究大致形成了"影响因素-互动关系-行为动机-技术工具-内在机制"的研究谱系,但邻避问题离不开公众对邻避设施的认知,现有研究却缺乏将外部客观影响因素与公众主观认知结合起来的分析。本研究以杭州九峰垃圾焚烧事件为例,通过对案例素材和访谈资料的详细分析,提出了个体风险认知评估和风险感知情绪引致邻避冲突的三个研究命题,并由此构建了整合性的邻避风险认知分析框架。将邻避冲突置于"主体-客体-场域"三要素闭环内,围绕影响因素这一内核,从风险认知视角探究风险认知评估与风险感知情绪双路径诱发邻避冲突的过程机制,为邻避冲突提供机理性解读。该分析框架在补足现有研究短板的同时为邻避冲突治理提供了几点启示:重视事前风险沟通的必要性,关注地方民众的情绪调控,及时回应地方民众的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8.
邻避冲突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冲突,我国邻避冲突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行政决策程序的欠缺、风险沟通不完善、补偿机制未建立,另外还存在邻避冲突解决机制方面的问题。为了解决我国日益增加的邻避冲突,需要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强化行政公开和公众参与,加强风险沟通,建立各种形式的补偿机制,完善邻避冲突解决的立法,及时预防和解决邻避冲突。  相似文献   

9.
"枫桥经验"是新时代国家坚持发展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治理经验。"枫桥经验"蕴含并培育丰富的社会资本,后者有利于开展理性沟通、推进集体行动、提升制度绩效,是"枫桥经验"有效运行且历久弥新的重要因素。分析"枫桥经验"与社会资本的内在关系,对邻避治理具有重大启示作用。邻避治理危机实质是社会资本危机,坚持与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本秩序与社会结构中培育社会资本,通过提升公共信任、促进有效沟通,引导参与合作、拓展决策网络,完善制度规范、提升治理效能,实现邻避困境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0.
公众对邻避设施产生的风险认知偏差是邻避冲突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公众对邻避设施的风险认知偏差与当前环境科普教育的薄弱有直接的关系。从环境科普教育→环境风险沟通→环境风险认知的演进路径表明,环境科普教育在环境风险认知中处于基础性地位。从加强环境科普教育切入,通过提高公众的环境风险认知能力,以降低环境风险认知偏差,有助于邻避冲突的治理。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椒江市是改革开放后新建的一个县级市,该市位于浙江中南部沿海,是个港口城市。该地区长期以来商品经济一直比较发达,近几年来,经济活动更显活跃,并被中央批准为开放地区。为了适应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需要,同时也为了探索一条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新路子,该市在中央和省、地有关部门的指导下,从1988年12月份开始对党内制度的改  相似文献   

12.
目前,群体性事件频发,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邻避型作为一种群体性事件的特殊类型,国内学者对于邻避型群体性事件已有部分研究成果,但是缺少针对在邻避型群体性事件中警察角色定位的专门研究。本文在对邻避型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公安机关在这一类型群体性事件中的角色定位进行研究,以期为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一、“以罚代刑”的几种表现形式及其特点 (一) 行政执法机关自身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在行政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以罚代刑”的表现形式中,以罚款代替刑事处罚是“以罚代刑”的主要表现。即对于那些既触犯行政法规,又触犯刑法的犯罪行为,有的行政机关在很多情况下是一罚了之,不再向司法机关移送。其次是以其他行政处罚措施代替刑事处罚,导致这些犯罪行为逃脱了刑罚的处罚,削弱了惩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已经进入了邻避型群体事件的高发期,近年来,邻避型群体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许多重大事件相继爆发。邻避型群体事件频发高发的原因主要有:事前民众参与缺位,民众利益被漠视;政府公信力低,政府与民众沟通不畅;邻避设施信息不透明,环评报告失真;政府应对这类事件的能力不足,处置方法不当;民众风险规避心理和闹大心理;民众合法维权受阻,选择实施非合法方式。有效应对这类事件,需要打破政府代民做主的决策模式;构建公开透明的协商对话机制;建立受损民众的利益补偿机制;严格邻避设施的环评和稳评;提高政府应对这类事件的能力;将邻避冲突的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  相似文献   

15.
在城市大型邻避冲突中,抗议者往往包括普通居民、学生、本地企业及其员工、地方政治精英、怀有抽象愤怒的人和外部公众等群体。体制内邻避抗议者的存在激发了体制外抗议者的抗争意愿。受政治机会结构的影响,不同身份的抗议者经常采取不同的抗争方式和策略,发挥不同的影响。抗议积极分子通过口头、互联网传播等方式构建抵制邻避设施的地方性共识,形成跨越社会阶层和社区的无组织的邻避抗争联盟,发起无组织的集体行动。不同阶层、社区、地域的抗议者的抗争可以形成抗争共振效应。无组织的抗争联盟难以协调统一的抗争方式、策略和行动纪律。抗议者跨越社区和社会阶层是城市大型邻避冲突与其他大多数社会冲突的一个重要区别。  相似文献   

16.
邻避设施会给周边的房地产带来不利的影响,致使房地产贬值。在现有制度下,通过私法上的损害赔偿机制只能弥补有限的几种贬值,许多贬值损失因法律规定模糊、因果关系难以判断以及赔偿主体不明等原因得不到弥补。通过生态补偿(环境修复)来弥补房产贬值耗时较长且资金来源存疑,是一种间接弥补损失的办法。更直接有效的应对措施是从土地正向增值收益中拿出部分收益设置房地产贬值补偿基金。这不但有利于缓解邻避冲突,也更符合公平正义。基金的领取应当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并且必须是基于客观的损失,补偿的具体标准应当合理。  相似文献   

17.
邻避冲突作为一个国际性难题,对社会善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传统治理模式存在诸多问题,未来如何构建更为有效的邻避冲突治理模式值得大家共同思考。包容性治理以平等、参与、共享为核心理念,为邻避冲突治理优化提供了新视角。笔者在包容性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深入研究邻避冲突的发生机理及政府传统治理模式的不足,探讨邻避冲突治理优化路径,以期为邻避困境的有效解决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邻避事件是城市化、工业化的伴生物,给传统的公安执法理念带来了新挑战,对公安的群众工作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也为公安社会管理创新孕育了新期待。面对日益复杂的邻避事件,各级公安机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树立民生为本的执法理念,坚持信息主导维稳战略,扎实推进稳定风险评估,力争把邻避冲突消除在萌芽状态,防止造成现实危害  相似文献   

19.
邻避冲突是指由邻避设施所引发的,居民有组织地通过正式或者非正式的手段向党政机关或者运营商表达意愿、提出要求,对国家和社会造成一定影响的行为或者活动。目前,我国邻避冲突呈现出发生频繁化、对象广泛化、过程组织化以及目的政治化等特点。邻避冲突不仅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国家经济安全,更对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造成了危害,必须从建立健全协商机制、完善风险消减机制、加强舆情回应和监控机制、依法治理邻避冲突事件等方面入手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0.
邻避风险作为社会风险,具有发生频率较高、影响较广、参与人数较多等特点,公众的抗议越来越频繁地升级为群体性事件。因此,本文以发生过的邻避事件为二手资料,进行确定性背景和不确定性逻辑下邻避风险演化机理的仿真模拟,通过对Multi-Agent系统的公众行为策略和实验条件假定,还原了邻避事件从风险-危机-失衡前三个阶段的演化机理与演化逻辑,为地方政府在国家现代化场域中的有效治理提供了阶段性测量与预防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