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行与德相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德行如何,却很少谈到一个人的德相,大概是德相根本不值得一谈的缘故吧。德行的意思大家都肯定知道,是道德品行的素质,但它又可以作为讥讽人的词,表示瞧不起别人的仪容、举止、行为、作风等等。被讥讽的这一部分,应该就算是一个人的德相了。《易·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孔颖达疏:"德行谓人才堪任之优劣。"晋葛洪《抱朴子·循本》:"德行文学者,君子之本也。"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  相似文献   

2.
进之  苏北 《先锋队》2011,(4):45-47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选拔任用干部既要看才、更要看德,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上来。""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越来越鲜明,关于干部德行考核评价的要求越来越具体,我国正在积极探索新时期新的干部考评体制,干部德行考核开始走向制度化。  相似文献   

3.
改进作风,对组织部门来说,就是要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坚持从严管理干部,将改进作风的要求贯穿于干部考核、选拔、教育、监督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形成促使干部弘扬优良作风的长效机制。干部考核是"指挥棒"、是"风向标"。有什么样的考核标准,就会有什么样的从政行为和工作追求。近年来,各地普遍加大了干部考核的力  相似文献   

4.
进之  苏北 《共产党人》2010,(15):34-35,26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选拔任用干部既要看才、更要看德,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上来。"从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到一个《意见》、三个《考核办法》,可以看出,"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越来越鲜明,关于干部德的考核评价的要求越来越具体,操作性也越来越强。我国正在积极探索新时期新的干部考评体制,干部德行考核开始走向制度化。  相似文献   

5.
正"三严三实"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政治品格,明确了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基,为加强新形势下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深刻认识新时期作风建设的新常态,积极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争当"六个表率"。  相似文献   

6.
进之  苏北 《先锋队》2011,(2):45-47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选拔任用干部既要看才、更要看德,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上来。”“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越来越鲜明,关于干部德行考核评价的要求越来越具体,我国正在积极探索新时期新的干部考评体制.干部德行考核开始走向制度化。  相似文献   

7.
郑雁雄 《求是》2015,(3):26-27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全国组织部长会议指出,抓作风、改作风,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严管党治党的重要突破口。要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地推进作风建设。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必要条件。世间事,成于严,做于细,作风建设也是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复  相似文献   

8.
<正>政德,即为政之德,执政之德。习近平总书记说:"所谓官德,也就是从政道德,是为官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包括思想政治和品德作风等方面的素养。"可以说,政德的核心就是官德,从政德行是对为官当政者的一种特殊职业要求。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实现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的五条原则,其中之一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有些  相似文献   

9.
正以什么样的标准选人,选什么样的人,历来是干部工作的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对干部的要求,首先是政治上的要求。选拔任用干部,首先要看干部政治上清醒不清醒、坚定不坚定。"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一个最为鲜明的特征,就是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把这一导向更加鲜明地制度化、具体化,把政治要求贯穿到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各方面。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为官之道和行为准则,为怎样当一名好干部指明了方向,是新时期党对党员干部的新要求、新标准、新希望。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性因素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直接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由我  相似文献   

11.
习总书记"三严三实"的要求是新形势下各级干部加强作风建设的新内涵,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指南。着眼全面从严治党强基固本重大问题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到党员领导干部修身做人、为官用权、干事创业的方方面面,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为深入推进新形势下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在新常态下,作为"管干部的干部",基层组织部长要坚持"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四项标准,把好四条准线,努力在践行"三严三实"中锤炼过硬作风,争做组织放心、干部信任、群众满意的组织部长。以讲政治为前提,把好理想信念的"红线"。讲政治,就是要旗帜鲜明地跟党走,坚守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信念。作为基层组织部长,要把讲政治作为前提,忠  相似文献   

13.
《奋斗》2016,(11)
正孟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意思是说,官做得再大,到了第五代,也大多败落了。可西晋的羊祜将军,却是个"官九代",功绩德行卓著,成为历史名臣。他选人用人出于公心,秉持公义用以公权。有一次,他的女婿劝他说,您应该多多安排自己的亲信,有一批人拥戴您,这不是很好吗?  相似文献   

14.
<正>"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选人用人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成败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选什么人用什么人,既是干部工作的标准和导向,又是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晴雨表。众所周知,干部的选拔任用是一个部门、一个地区政治生态的具体体现,是从政环境的导向。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就有什么样的党风。"为政之要,惟在得人。"选什么人、用什么人,关系地方发展,关系党的事业兴衰。用一贤人则群贤毕  相似文献   

15.
<正>组织部门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能部门,既要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也要自觉争当践行"三严三实"的表率,切实把"三严三实"贯穿到组织、干部、人才工作全过程,着力建设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模范部门。以"三严三实"为遵循建设高素质骨干队伍把"三严三实"落实到教育培训干部、选准用好干部、监督管理干部工作中,努力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16.
守持俭德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节俭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今智者莫不戒奢尚俭,守持俭德。节俭是人们德行的基础。俭以养德,玩物丧志。《左传》上有名言:“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宋代司马光对此解释说:“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丧身败家。”此识颇有见地,是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事实证明,俭朴勤奋乃修身之必需,立业之  相似文献   

17.
当官要有官德.官德,是为官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是为官之魂,从政之本,用权之道.当官无德,必然致使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出现严重问题.因此,加强官德建设至关重要,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正>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永恒的主题,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既不能一蹴而就,又存在顽固性和反复性的问题,抓一抓就有好转,松一松就会反弹,因此,必须建立长效机制来保证持久性。鞍钢矿业集团眼前山铁矿党委认真总结作风建设经验,建立完善五个方面的长效机制,推进了作风建设不断深化。一、建立完善的教育引导机制。一是完善党员和干部学习教育制度。矿党委把作风建设作为政治业务学习、党委中心组学习、干部  相似文献   

19.
<正>为抓好抓实作风建设,提升机关效能,改善发展环境,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新生态,镇宁自治县以晒"权力清单"、抓好"七天督办"、注重整治实效向消极怠政全面宣战。如果说贪污腐败是党和国家的"致命伤",那么,消极怠政则是党和国家的"慢性病"。作风建设,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和政权稳固,事关一个地方经济跨越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是一个地方各项事业上台阶上水平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深刻阐明了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彰显了  相似文献   

20.
正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倡导、培育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党带领人民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走向胜利的显著政治优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必须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必须时刻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共产党有他的作风,就是: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劳苦之事则争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