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统领全党,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严明党的纪律,扩大党内民主生活,党内在思想、制度、组织等方面,都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使党的政策和策略得到全面有效落实。党内上下一致,形成强大的战斗力,成为党内和谐建设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2.
在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逐渐孕育了以"两个务必"、"两个敢于"、"两个坚持"、"两个善于"为基本内涵的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是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传统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本文科学地探析了新时期弘扬西柏坡精神的重大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赋予了时代特征,迫切需要更好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党内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社会和谐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本文提出全面推进党内和谐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即必须深入把握党内和谐的内涵,深刻理解党内和谐的意义,认真分析党内不和谐的原因,勇于探索实现党内和谐的有效途径,全面推进党内和谐建设。  相似文献   

4.
论党内和谐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提出“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崭新命题,这样就出现了“党内和谐”的新概念。应从党内和谐的内涵、党内不和谐的肇因、党内和谐构建的路径选择等方面深入理解党内和谐这样一个新概念。  相似文献   

5.
西柏坡精神是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红岩精神、延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这几种精神共同构筑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魂。一、弘扬西柏坡精神,是我们党取得伟大成就后,面临新的历史考验的需要在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是西柏坡时期完成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客观要求,深刻反映了这个伟大历史主题。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多…  相似文献   

6.
邬思源 《探索》2007,1(3):39-41
党内监督是实现党内民主的重要方式,党内监督有利于协调与保障党内成员的合法利益,党内监督是遏制腐败的基本机制。要强化党内监督,促进党内和谐:建立与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实行监督“两条腿走路”;改革现有的党的纪律检查领导体制,提高权力监督主体的独立权威,加强和扩大党内专门监督机构的职权与职责;在党内培育良好的监督氛围与监督意识。  相似文献   

7.
杨近平 《党史文苑》2007,(12):42-43
本文着重论述了党内和谐的内涵,分析了影响党内和谐的因素,进而提出促进党内和谐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刘家贺 《世纪桥》2003,(5):17-18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产生了一系列革命精神,形成了推动革命事业胜利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西柏坡精神就是这一系列革命精神中的一种。西柏坡精神形成于1947年5月至1949年3月党中央、中央工委在西柏坡驻扎期间,它对于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夺取中国革命最后的胜利,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今天,我们重温历史,重温毛泽东“两个务必”的论述,对于我们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党内和谐一般是指执政党各主体要素之间为实现执政使命而形成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的良好氛围。具体包括各级党组织的和谐、党员思想上的和谐以及行动和谐。只有这几个方面都得到加强,党内才能出现良好的和谐局面,才能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相似文献   

10.
龚晨  龚永爱 《学习论坛》2007,23(10):17-20
充分认识党内和谐的创新价值意义,是构建党内和谐的先决条件,是构建马克思主义和谐政党的理论基石。"党内和谐"命题提出的创新价值意义在于以新的突破点,为党的执政理论研究、创新、发展拓展了更大的空间;党内和谐本身的创新价值意义在于以新的切入点,对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内和谐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创新价值意义在于,以新的着力点,为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发挥核心领导作用提供了可行的举措。  相似文献   

11.
龚晨 《唯实》2007,4(6):32-34
党内和谐观的价值表现在:为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新形势下党的执政理论研究、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新的视野;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党内和谐是党发展壮大的关键.当前,党内和谐建设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切实巩固党内和谐建设的思想基础;必须建立和完善保证党内和谐的有效机制;必须树立良好的作风形象.  相似文献   

13.
党内民主三要素主要指的是党员民主意识、民主权利和党内民主制度。三要素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其中党员民主意识是党内民主制度和党员民主权利的基础,是提高监督效力的前提;党员民主权利保障既是对党员民主意识的巩固,又是党内民主制度有效贯彻落实和运作的基本条件,为提高党内监督效力提供重要保证;党内民主制度是党员民主意识和民主权利的坚实后盾,是提高党内监督效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重要历史时期,都是党的集中创新时期。西柏坡时期是处于新旧社会制度交替的历史转折时期,在这个时期党面对一系列全新的问题,创造性地解决了创建新中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集中展示了共产党人敢于、勇于、善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又根据新的实践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西柏坡的创新精神,这对于搞好党的自身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顺利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分析党内协商民主与党内和谐的概念内涵的基础上,论证党内协商民主与党内和谐的互动模型。这一互动模型就是:党内协商民主是党内和谐的生成基因,党内和谐是党内协商民主发展的理想环境。  相似文献   

16.
西柏坡不仅有光辉的实践,还有更多的精神营养。一是赶考必须饱含为民情怀;二是赶考必须树立忧患意识;三是赶考必须学会善抓机遇。  相似文献   

17.
西柏坡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围绕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任务和主题展开的理论与实践中孕育和形成的。西柏坡精神主要之点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关注和改善民生的惠民精神,人民民主的建国精神,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进取创业精神,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的科学精神,“进京赶考”的奋发有为精神。  相似文献   

18.
张颢 《理论导报》2007,(9):12-14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井冈山精神中蕴涵的"以人为本"的和谐执政理念、民主平等的和谐政治理念、诚信友爱的和谐道德理念、有效化解不和谐因素的实践经验对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吴仕良 《世纪桥》2014,(7):54-55
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历史转折时期对执政规律的认识与思辨,为中国共产党在执政条件下防止腐化变质、永远保持先进性和革命性,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须行西柏坡"为民、务实、进取、自律"之道,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相似文献   

20.
毛振军 《唯实》2009,(5):9-12
党内和谐涉及党内关系的多个层面。在微观层面,主要是党内人际关系的和谐;在中观层面,主要是党内个体与组织关系的和谐;在宏观层面,主要是党内组织与组织关系的和谐。党内关系在三个层面上都达到和谐,党才有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