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将焦点聚焦在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凡是在生态环境领域负有职责、行使权力的党政领导干部,出现规定追责情形的,都必须严格追究责任。"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过去一些地方政府为政绩,拉动GDP,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遵照执行。《办法》明确了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的职责以及相应的追责情形,并在追责情形中着重细化了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成员的"责任清单",用制度来引领和规范领导干部的用权,为领导干部在生态环境领域划出了责任红线。《办法》的印发,通过抓住"关键少  相似文献   

3.
<正>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办法》不仅确定了"党政同责"的环境损害事件问责原则,而且将"终身追责"作为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的一项基本原则,明确规定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生态环境和资源严重破坏的,责任人不论是否已调离、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须严格追责。这一规定无疑会形成一种倒逼机制,有利于在领导干部群体重建对绿水青山的敬畏。  相似文献   

4.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遵照执行.办法强调"党政同责",凡是在生态环境领域负有职责、行使权力的党政领导干部,均纳入追责范围并将终身追责.  相似文献   

5.
近日,中办、国办发布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明确包括地方党委领导成员在内的党政干部为追责对象.这一决定,被人们称为是督促领导干部在生态环境领域正确履职用权的“一把制度利剑”“一道制度屏障”.  相似文献   

6.
《党的建设》2009,(12):8-8
中共中央办公厅最近印发了《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同时,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意见》,经中央批准,中央组织部制定了《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办法(试行)》(以下分别简称《地方考核办法》、《部门考核办法》、《年度考核办法》),与《意见》  相似文献   

7.
新视窗     
<正>中组部强调:完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中组部近日强调,要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认真实行并不断完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和领  相似文献   

8.
2009年10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为了贯彻落实《意见》,中央组织部还制定了《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办法(试行)》。这些制度在于着力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正确用人导向,强调坚持民主与集中相结合,既尊重民意,又不简单以票取人,使领导干部考评制度更科学。  相似文献   

9.
<正>2010年4月,中央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地方党委常委会  相似文献   

10.
<正>"两个问责办法"是为了保障全省生态环境安全,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意识,督促各级领导干部依法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问责成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词。4月初,贵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贵州省生态环境损害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和《贵州省林业生态红线保护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明确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当追责的各种情形。今后,领导干部在经济社会发展决策和生态环境监督、生产经营管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
去年年底,中央连续出台了对省委书记离任审计和加强对市委书记市长管理的规定。它们与2010年中组部已先后制定了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4个系列文件,共同构成事前要报告、事后要评议、离任要检查、违规失责要追究的干部选拔任用监督体系。密集出台的这些规定,被解读为筑好新时期领导干部"官德"的制度防线。  相似文献   

12.
要点快递     
《先锋队》2003,(8)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监督检查办法(试行)》施行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将得以有效监督和规范。中共中央办公厅最近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办法(试行)》规定,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宣传《干部任用条例》的情况,坚持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的原则、基本条件和遵守任职资格规定的情况,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重点是民主推荐、组织考察、讨论决定的情况,执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规定的情况,执行干部交流、回避和免职、辞职、降职等制度的情况,遵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律的  相似文献   

13.
为加强和规范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检查,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干部任用条例》)的有关规定,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监督检查办法》)。该《监督检查办法》规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检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的监督,坚决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保证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 《监督检查办法》对监督检查工作应遵循的原则、对象、内容及方式都作了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办公厅最近印发了《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同时,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意见》,经中央批准,中央组织部制定了《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办法(试行)》(以下分别简称《地方考核办法》、梆门考核办法》、《年度考核办法》),与《意见》一起形成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5.
刊中报     
《实践》2010,(7)
<正>匡正选人用人风气防止用人失察失误中央办公厅、中组部下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市县党委书记履  相似文献   

16.
《理论与当代》2010,(10):63-64
<正>第一条为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进一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行为,防止和纠正用人上不正之风,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试行)》,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委、市政府联合发布的《广州市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下称《办法》),将于今年4月正式实施。《办法》从7个方面对党政领导干部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应予问责的情况进行了规定,其中明确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不接受或不配合舆论监督属于问责范畴。据介绍,《办法》加大了对于涉及民生问题的问责力度。例如《办法》规定,  相似文献   

18.
博识文萃     
消息 中央将出台干部述职述廉制度 中共中央组织部将会同中央纪委等单位,围绕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抓紧出台一些急需而又可行的制度,包括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领导干部谈话和回复组织函询制度,对违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行为的处理规定和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办法等。 (摘自《学习时报》)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中明确要求,"严格责任追究,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要记录在案,实行终身追责,不得转任重要职务或提拔使用,已经调离的也要问责。"这一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试行办法,经历了近两年时间的孕育,其中关于建立环境"终身追责"的文字。  相似文献   

20.
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制度,是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有效举措;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干部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它拓宽了党政领导干部的“能下”渠道,是解决长期困扰组织部门的党政领导干部“能上不能下”问题的一个新途径和突破口。自1999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和江苏省泗洪县在全国较早试行引咎辞职制度以来,这一制度正在越来越多的地方推行,并取得了初步效果。2002年中央重新修订并颁布实施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干部任用条例》),要求实行党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