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历史原因,东北地区的革命力量较为薄弱,武装斗争只是在九一八事变后才广泛展开,经验极度缺乏。而在这时,由朱德、毛泽东领导的井冈山和中央苏区斗争已形成新局面,积累了丰富的武装斗争经验。在领导抗日斗争的实践中,东北地区的共产党人特别注重学习、运用朱毛红军的经验。杨靖宇在这方面既是首倡者,又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小册子”传入东北在联络不畅的情况下,东北地区的党组织和共产党人千方百计收集有关朱毛红军的资料。经过多方努力,  相似文献   

2.
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共中央关于"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指引下,四川共发动了69次武装斗争,在重庆境内成立了10个地方红军组织,打出了十面红军旗帜。这十个地方红军组织中,有的是党在军阀部队中进行工作发动革命兵变,有的是农民暴动与兵变相结合举行武装起义,有的是主力红军与地方游击队结合开展斗争;这10个地方红军组织中,一路红军、二路红军创立了根据地,川东游击军、  相似文献   

3.
<正>毛泽东和朱德都是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曾以"朱毛"之称传遍中国大地,在党和人民军队中树立了表率和标杆,成为党内团结的象征。这个赋予两人亲密关系的特殊名词因而载入史册。国民党眼中的"朱毛"国民党对毛泽东与朱德领导的红军恨之入骨,从1928年5月开始,在他们的反动宣传机器中开始大肆使用"赤匪匪首朱毛""朱毛匪军"等污蔑之词。但是,这也间接让许多  相似文献   

4.
第四回中共中央筹备建国红色中华定都瑞金话说英勇善战的朱毛红军,在中国共产党人之中树起了一面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位一体的旗帜。于是,各地纷纷响应。短短二三年时间,在闽赣、湘赣、湘鄂西、鄂东  相似文献   

5.
黄埔军校工作是中国共产党最初认识军事和从事军事工作的开端。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新型人民军队和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共产党人在参与创办黄埔军校过程中"开始懂得军事的重要",为南昌起义发动奠定了思想基础;黄埔军校培养的大量政治军事人才,是领导和参加南昌起义的中坚力量;共产党人在黄埔军校积累的政治工作经验,为南昌起义军政治宣传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整合各种力量是现代战争取胜的一条重要经验.井冈山斗争时期的黄洋界保卫战,朱毛红军面对强大的敌人,通过整合边界的各种力量,取得了以少胜多的战绩.  相似文献   

7.
正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入川,于1933年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1933年12月,红三军入川,在酉阳、秀山、黔江、彭水活动,于1934年建立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为配合主力红军作战和支援苏区的斗争,四川党组织领导的武装斗争又蓬勃兴起,在四川共发动了29次,重庆有6次,在重庆又打出川东游击军第一支队、黔江红军游击大队、酉阳红军游击队这三面红军旗帜。  相似文献   

8.
“十万工农下吉安”这一战争场景,是毛泽东、朱德在党内严重斗争的大背景下,联手执导的一出悲壮激昂、大气磅礴的战争活剧。朱毛转战攻吉安1930年8月,李立三主持的中共中央为达到“饮马长江,会师武汉”的战略目标,强令朱毛领导的红一军团先行攻取长沙。因长沙城坚,敌众,准备充分,而朱毛红军盛暑远征、孤军深入,还因耗时过久、战机尽失,不仅未能攻入长沙,反而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共中央关于"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指引下,重庆成立了10个地方红军组织,打出了十面红军旗帜,在艰难的环境下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建立游击根据地的革命活动。不仅有力地支持和配合了主力红军作战和川陕革命根据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发展,还积累了武装斗争的经验,锻炼和培养了一批军事干部,播下了宝贵的革命火种。  相似文献   

10.
《福建党史月刊》2016,(11):73-80
正1934年10月,党中央在根据地设立了以项英为书记的苏区中央分局和以陈毅为主任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领导留在中央苏区及相近地区的武装力量坚持斗争。面对国民党的大规模"清剿",党留在南方各根据地的部分武装,就地开展武装斗争,逐步形成了分布于福建、江西、浙江、安徽等8省的15支红军游击队。  相似文献   

11.
回国参军,小参谋提高见 郭化若,1904年8月出生于福州一个“书香之家”。20年代初期,他开始阅读《共产主义浅说》、《新青年》等进步书刊。1925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入黄埔军校,成为第4期学员,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冬,郭化若被派赴苏联莫斯科炮兵学校学习。他人在苏联心在国内,闻听朱毛红军在井冈山开展了如火如茶的武装斗争,便主动要求回国参加朱毛红军,并为此坐了一个星期的禁闭,但最终如愿以偿。  相似文献   

12.
《新长征》2013,(9):65-65
<正>1929年9月,周恩来在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专门论述了"红军与群众"的关系,指出,红军必须避免单纯的军事行动,而应积极与群众斗争取得密切联系,把群众日常生活斗争引导到政治斗争以至武装斗争,把广大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要帮助群众建立自己的组织和政权,发展武装。肃反、筹款等工作要经过群众组织来做,"一定要经过群众路线"。同年12月,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  相似文献   

13.
“朱毛红军”.60多年前,在中国劳苦大众的眼里,她是曙光,象征着光明;今天,在中国人民的心中,她是一座奇伟的丰碑.“朱毛红军”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千古不朽的篇章.人们对“朱毛红军”,目睹者有之——当年的老红军、研究者有之——史学界的朋友,耳闻却不了解者更是有之,尤其是青少年朋友.“朱毛红军”的来龙去脉.你可知道?王健英教授积多年苦心探踪.将《“朱毛红军”的组织沿革》奉献给广大读者,在本刊连载.这对不甚了解“朱毛红军”的朋友,应当说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14.
“朱毛红军”,60多年前,在中国劳苦大众的眼里,她是曙光,象征着光明;今天,在中国人民的心中,她是一座奇伟的丰碑。“朱毛红军”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千古不朽的篇章。人们对“朱毛红军”,目睹者有之——当年的老红军,研究者有之——史学界的朋友,耳闻却不了解者更是有之,尤其是青少年朋友。 “朱毛红军”的来龙去脉,你可知道?王健英教授积多年苦心探踪,将《“朱毛红军”的组织沿革》奉献给广大读者,在本刊连载。这对不甚了解“朱毛红军”的朋友,应当说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15.
“朱毛红军”,60多年前,在中国劳苦大众的眼里,她是曙光,象征着光明;今天,在中国人民的心中,她是一座奇伟的丰碑。“朱毛红军”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千古不朽的篇章。人们对“朱毛红军”,目睹者有之——当年的老红军,研究者有之——史学界的朋友,耳闻却不了解者更是有之,尤其是青少年朋友。 “朱毛红军”的来龙去脉,你可知道?王健英教授积多年苦心探踪,将《“朱毛红军”的组织沿革》奉献给广大读者,在本刊连载。这对不甚了解“朱毛红军”的朋友.应当说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16.
1928年5月初,朱毛两军会师后,井冈山红军人数激增。为解决当时红军的给养问题和打破敌人的围剿政策,坚持井冈山斗争,毛泽东和边界党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保护根据地的工商政策。  相似文献   

17.
“朱毛红军军”,60多年前,在中国劳苦大众的眼里,她是曙光,象征着光明;今天,在中国人民的心中,她是一座奇伟的丰碑。“朱毛红军”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千古不朽的篇章。人们对“朱毛红军”,目睹者有之——当年的老红军,研究者有之——史学界的朋友,耳闻却不了解者更是有之,尤其是青少年朋友。 “朱毛红军”的来龙去脉,你可知道?王健英教授积多年苦心探踪,将《“朱毛红军”的组织沿革》奉献给广大读者,在本刊连载。这对不甚了解“朱毛红军”的朋友,应当说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18.
“朱毛红军”,60多年前,在中国劳苦大众的眼里,她是曙光,象征着光明;今天,在中国人民的心中,她是一座奇伟的丰碑.“朱毛红军”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千古不朽的篇章.人们对“朱毛红军”,目睹者有之——当年的老红军,研究者有之——史学界的朋友,耳闻却不了解者更是有之,尤其是青少年朋友.“朱毛红军”的来龙去脉,你可知道?王健英教授积多年苦心探踪,将《“朱毛红军”的组织沿革》奉献给广大读者,在本刊连载.这对不甚了解“朱毛红军”的朋友,应当说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19.
1928年5月初,朱毛两军会师后,井冈山红军人数激增.为解决当时红军的给养问题和打破敌人的围剿政策,坚持井冈山斗争,毛泽东和边界党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保护根据地的工商政策.  相似文献   

20.
红军时期,漳州地方党组织的建设为红军的武装斗争提供了支持,红军的军事斗争也为地方党的建设提供了帮助,二者之间呈现出一种互为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