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问:现在还存在临时工用工形式吗? 答: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临时工等问题的请示)的复函》规定,《劳动、法》施行后,所有用人单位与职工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各类职工在用人单位享有的权利是平等的。因此,过去意义上相对于正式工而言的临时工名称已经不复存在。用人单位如在临时性岗位上用工,  相似文献   

2.
读者朋友:你好!你说的工作要签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需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因此,你说如果单位不签合同,  相似文献   

3.
政策顾问     
我省下发通知保障农民工权益——劳动用工必须签订合同近日,省建设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建设等行业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的通知〉的通知》。《通知》要求: ■劳动用工必须签订合同■农民工不能与包工头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得在签订劳动合同时收取抵押金、风险金■没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必须在2005年7月31日以前完成与农民工劳动合同的签订工作。 (田丽)  相似文献   

4.
《实践》2008,(3):38-38
问:劳动合同是否必须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签字才能生效?答: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后,劳动合同才能生效。  相似文献   

5.
一"、临时工"用语的起源及发展我国新中国成立后至1980年前,用工形式以"固定制"为主,国家按集中统一的指令性计划把劳动者分配到用人单位,用人单位的用工数量、用工形式、用工办法均由行政手段控制。除极特殊的情况和行政调配外,职工基本上是一次分配定终身,生老病死也完全由国家和用人单位包下来,劳动者得以分配后,即捧上了那个时期令人羡慕的"铁饭碗"。这种用工无须签订合同,俗  相似文献   

6.
博识文萃     
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劳动合同如何履行,劳动部有新规定 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用人主体发生变化,劳动合同如何履行?国家劳动部近日发文予以规范。 劳动部规定,在企业实施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改造后,用人单位主体发生变化的,应当由变化后的用工主体继续与职工履行原劳动合同。由于企业改制导致原劳动合同不能履行的,企业与职工应当依法变更劳动合同。按照国家有关企业改革的精神,实施股份合作制的企业,在职工投  相似文献   

7.
《劳动合同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合同法》是调整我国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其颁布实施对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等,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但实践中,用人单位规避和违反《劳动合同法》、不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因此,必须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的良好氛围;深入调查研究,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强监督检查,保障《劳动合同法》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8.
随着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机关、企事业单位向社会聘用了大批临时工,其中大部分是内地来打工的农民。各单位在临时工的使用和待遇问题上,还存在着诸多不公甚至违反劳动法规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一是想用则用,想辞就辞。不少单位使用临时工不签订劳动合同,临时工不仅享受不到任何形式的失业、养老、医疗等  相似文献   

9.
把所谓“临时工”组织到工会中来,是当前一个亟待引起各级工会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临时工”加入工会组织具有法律依据 所谓的“临时工”,是人们对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特定就业群体的一种不规范称谓,也称“短期工”“季节工”“外来工”等等。 我国1995年开始施行的《劳动法》把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自然人统称为劳动者,规定所有用人单位招用的职工全员实行劳动合同制,取消了以往“正式工”与“临时工”的界限。《劳动法》还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随着职工就业的难度增加和跳槽的增多,促使了劳务市场的繁荣,有很多人重新选择了工作单位,需要签劳动合同;继续留在原单位工作的人,随着期限的届满,也需要续签劳动合同。笔者提醒广大职工,谨防一些用工单位在劳动合同方面布设的陷阱。具体说来是:一是霸王合同。用人单位以老大自居,在合同条款中有我说了算的痕迹,令求职者处于被动从属地位。受害对象一般为高科技人员等。  相似文献   

11.
<正>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许多人知道首次入职后,如果未书面签约可以向用人单位索要两倍工资,但并不知道当劳动合同期满后继续在原岗位工作但未续签合同时,能否索要两倍工资?以下案例依据现行法律规定为广大劳动者答疑解惑。  相似文献   

12.
博识文萃     
劳动部日前发布了《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 该办法对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作了明确规定,规定用人单位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赔偿劳动者损失。它包括:1.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即招用后故意不按规定订立劳动合同以及劳动合同到期后故意不及时续订劳动合同的。2.由于用人  相似文献   

13.
<正>问: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如何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答:2003年5月30日由劳社部发【2003】12号文件发布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一部分对此做了规定。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5小时累计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30小时的用工形式。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可以与  相似文献   

14.
一是裁员知情权。《劳动法》第27条规定:“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第26条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相似文献   

15.
27.在哪些条件下,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必须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必须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法定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1)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固定  相似文献   

16.
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同劳动者建立与确认劳动关系的必备程序。《劳动法》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劳动法》在总结1986年推行劳动合同制以来劳动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劳动者和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主体地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新型劳动关系的确立奠定了法律基础。劳动合同制实施以来,对促进企业劳动关系的协调、稳定和企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据劳动部统计,到1995年底,全国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已  相似文献   

17.
2006年5月18日,农四师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师社保中心稽核部、师劳动就业管理中心三家联手完成了为期50天的维权行动。此次行动,采取随机调阅档案、对照工资表及职工兑现表、稽核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和缴费人数相结合的方法,检查团场、师直企业、私营企业是否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是否依法为职工缴纳保险费等情况。随机抽查5607名正式职工、3093名临时工,调阅5561份劳动合同,下达了13份劳动保障行政执法检查整改指令书,发放1000本《职工维权手册》,规范了劳动关系,净化了就业环境,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监察过程中,监察和稽核人员强调指出:用…  相似文献   

18.
《先锋队》1997,(2)
合同期内,在什么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阳泉读者张刚问:合同期内,在什么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太原市北城区劳务市场明鉴答:《劳动法》第二十五条对这一问题作了明确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提出:“当前培育市场体系的重点是,发展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等。”我们应从新疆和兵团的实际出发,加大改革力度,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地逐条、逐项落实《决定》。本文仅从培育兵团区域性劳动力市场角度谈一些看法。 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到的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目标和措施是:第一,要加快劳动用工制度、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实行公务员制度。国家不再是用工主体,落实企业用工自主权,建立职工能进能出,职工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合理流动的就业新机制。同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08,(5)
问:在其他情形下,劳动者可否解除劳动合同?答: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