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与东北抗日联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泽东一直十分重视和关怀东北抗联。他曾一再对东北抗联及其主要领导人的英勇斗争给予高度评价,多次对东北抗联的抗日斗争作出重要批示,特别是十分注意总结东北抗联斗争的经验教训,并在东北抗联与党中央失去组织联系的情况下,积极部署联络和支援东北抗联。而东北抗联及其领导人也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尽最大可能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在抗日斗争实践中自觉坚持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把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与东北地区抗日斗争的实践结合起来,为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3.
《共产党员(沈阳)》2016,(1)
正1936年2月20日《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发表。5月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干部学校在汤旺河沟里成立。赵尚志任校长。6月28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开始西征。7月15日第一军西征部队在本溪县摩天岭与驻连山关日军今田中队激战,击毙今田大尉以下30余人。8月4日东北抗联第一军军部直属队伏击伪军邵本良部,击毙日本指导官英俊 相似文献
4.
陈和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5,(8):10
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雄部队。它的前身是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东北反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在日本侵略者的大后方,他们14年的 相似文献
5.
6.
文涌 《共产党员(沈阳)》2025,(5):54-55
东北抗日联军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各族人民组织起来的抗日武装,在长达14年极其艰苦的岁月里,抗联将士前仆后继、英勇战斗,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本栏目推出“东北抗联”专题,本期为您介绍的是—— 相似文献
7.
文涌 《共产党员(沈阳)》2025,(7):52-53
<正>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汉族、朝鲜族等民族组成的,在东满、吉东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人民武装,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一支劲旅。反日游击队时期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的前身是延吉反日游击队、和龙反日游击队、珲春反日游击队、汪清反日游击队和安图反日游击队等。1931年10月,中共东满特委先后派人到汪清、珲春、延吉、和龙等地帮助地方党组织建立人民武装。1932年2月,中共满洲省委给东满特委发出指示信,要求东满特委“在游击战争中和群众斗争中去建立与发展真正的游击队组织”。根据这一指示,东满各县相继建立了反日游击队。 相似文献
8.
9.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武装侵占东北,对东北人民进行残酷的政治压迫、经济掠夺、精神奴化和军事镇压。在中华民族的危机时刻,中国共产党发起抗日号召,组织武装反抗。1936年,抗日武装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分为第一、二、三路军。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在派兵进攻关内的同时, 相似文献
10.
12.
民族气节是一个民族坚定的志气和节操、是一个民族固有的人格特征。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外来敌人面前,就表现出了为民族尊严决不忍受屈辱、决不苟且偷生的崇高气节。在东北抗日战争中,面对日本法西斯的凶恶气焰,无数东北抗日联军先烈为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身上那种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大义凛然的革命品格、刚正不阿的浩然正气正是民族气节最好的诠释,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民族气节,永远值得我们后人学习,永远应当发扬光大,千秋传承。 相似文献
13.
14.
15.
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又名苏联红军远东红旗军第八十八独立特别旅(亦称国际旅),1942年8月1日,在苏联的支持下,在中苏边境小城伯力附近成立。初期,全旅兵员总数约1000人左右,绝大多数为退入苏联境内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