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同一间办公室里,丽丽和文文是两个同时参加工作,但又截然不同的新人。文文性格沉静,每天只是黑白两色,严谨而内敛。丽丽活泼开朗,办公室里有了她,一下子就生动起来。夏天,她将自己和办公桌用白色、蓝色装扮,  相似文献   

2.
<正>首都图书馆党委书记肖维平每天都奔忙在一线,在3.7万平方米的大楼里"转楼"几乎是她每天必做的一项工作,经常和干部、职工谈心是她多年工作的习惯。她常说:"总坐在办公室里,党务工作是做不出好成绩的。"  相似文献   

3.
唐余方 《当代党员》2022,(23):30-31
<正>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与肝病中心大楼外的临时办公室里,整齐摆放着许多大大小小的行李箱。这些行李箱,都是重医附二院感染病科的医护人员11月9日从家里带来的。重医附二院感染病科副护士长梁露文格外留意这些行李箱,因为它们是流动的,数量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有时候,她看到行李箱的数量变少了,那是有同事又进隔离病区了;  相似文献   

4.
徐力的故事     
黎明 《党的建设》2015,(2):44-45
省城冬日的早晨,天气显得格外寒冷.在甘肃省质量审核中心一间简朴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徐力.每天必须5点半就要起床的她,脸色不是很好,疲惫仍掩饰不住地挂在上面.可她那极具亲和力的微笑,却为窗外灰蒙的天空和寒气带来了一抹亮色、一丝温暖,也使人不觉地热乎起来.  相似文献   

5.
<正>杨红丽走了,她办公室的兰花还静静地耷拉在窗边,似乎等待着主人来悉心打理。细弯眉、大双眼皮、厚嘴唇,头发扎在脑后,但鬓边的碎发不太服帖,杨红丽被定格在一幅相框之中,带着淡淡的微笑。她平日里习惯用手把碎发轻轻别在耳后,每一根碎发都不会放过,正如她在工作中也是如此一丝不苟。  相似文献   

6.
成都市锦江区人民南路滨江一段居民区党支部,由3名婆婆组成的支委会,把党的政策、思想、温暖化作股股甘泉流进了辖区居民的心田。 献爱心,送温暖,点点滴滴写真情 每天清晨6时过,人们常常看见一位身材瘦削但不失干练的老太婆沿着滨江河畔跑步锻炼;约20分钟后,她依次到滨江公园治安亭、6个居民院落和商家店铺等询问夜间安全情况;9时她到办公室召开居委会成员碰头会,处理有关事务;中午12时她来到辖区两所中学门口帮助学生安全离校;晚7时她带领居委会巡逻队搞夜间巡  相似文献   

7.
郁郁葱葱的盆栽,快活游弋的金鱼。杨洪梅的办公室很生动,如同她这个人一样。年初,刚刚当选第七届中国十杰检察官的杨洪梅从北京载誉归来,在这间生动的办公室里,向记者讲述她检察官生涯中一个个真实而生动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正>手机24小时开机,全天候在岗,这是谭丽琼成为"2014年度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的秘诀。在辅导员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她用一片丹心践行师德、播撒阳光。谭丽琼的手机有些特别:一周7天,每天24小时,从不关机。在担任贵州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专职辅导员的四年里,她几乎每天都会接到学生的电话:有的是清晨来电,咨询课程安排;有的是午休时打来,哭诉自己遭遇挫折;有时响起"夜  相似文献   

9.
<正>有一种女人,她们热爱生活,努力创造美好生活,最终拥有自己的美丽人生。七师一二九团职工宋丽就是这样的女人,她用青春和汗水谱写着人生赞歌,利用"双创"契机,为自己打开了一扇致富大门。美丽成就创业宋丽原是七师一二九团二连的一名普通职工,承包着50亩棉田。她和连里其他职工一样,每天起早贪黑,在棉田里忙碌,过着平淡而幸福的生活,然而宋丽却为一件事犯愁,她发现,因为常年在外风吹日晒,  相似文献   

10.
在湖北省枝江市实验小学校园里,常能见到一个忙碌而又瘦弱的身影:她每天总要站在校门口笑微微地迎送学生;她每天总要走上讲台给学生们认真授课,悉心辅导;平时,她还要为老师们排解教学难题,和他们一起共同钻研教研教改。她总是那么忙碌,忙碌得很少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她总是那么瘦弱,瘦弱得令人担心,却又时时处处透出无限的坚韧来——她就是湖北省劳动模范、枝江市实验小学副校长宋本英。“我一直希望,学生们把我看作妈妈”1976年,宋本英从宜昌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到枝江任教,其间,由于工作出色,先后被作为骨干力量安排到城区几个小学工作过。…  相似文献   

11.
早上不到9点,孙毓敏就来到位于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排演场的办公室。73岁的她精神矍铄、神采奕奕,一副十足的明星范儿,丝毫看不出已是古稀老人。2005年,孙毓敏卸任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院长,但她没有离开京剧,离开戏曲。自担任北京市京剧昆曲振兴协会会长以来,每天她都像往常上班一样准点到达办公室,忙着协会的事、京剧的事、徒弟的事...  相似文献   

12.
<正>我是市政一公司西外项目部党支部书记。我介绍入党的黄淑芳今年10月就要转正了。提起小黄,大家公认:她进步太快了!小黄是2003年3月来我们项目部办公室工作的。当时我们正在干朝阳北大街工程。小黄家住首都机场,离工地60多里。她每天  相似文献   

13.
<正>年过半百、即将退休,却始终保持着淡泊名利的一片初心;团结同志、善待他人,却从来不是合格的妻子、称职的母亲。30年来,她以一副柔弱之躯挑起了机要室的一片天,在一叠叠枯燥却分量十足的电报文件中,演奏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动人乐章。她,就是兵团第五师九○团优秀党员赵如珍。今年53岁的赵如珍是九○团党委办公室、团办公室的一名机要员,负责文印、档案和保密等多项工作。在大家眼里,赵如珍几乎每天加班,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周末  相似文献   

14.
正10月的一天,农二师二十九团银纺棉业有限责任公司40多岁的普通女工汪云来到公司工会办公室找工会干部倾诉她的家庭困难,寻求救助,工会主席李红把她带到了书记陈黎的办公室。走进书记办公室,一向泼辣的汪云推门进去只开口说了一句话"书记,我要申请救助!",豆大的泪珠已啪嗒啪嗒地滴落下来。听完她的陈述,党总支、工会在第一时间里帮助她办理了困  相似文献   

15.
<正>18年的军旅生涯,锻造了她岗位至上、忠诚至上、国家至上的高尚品格;14载从警人生,更见证了她服务至上、责任至上、人民至上的优秀品质。每天第一个上岗、最后一个回家,每年审批公民出境材料6万余份且无一差错,每位前来办事的群众都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她用挚爱和真情为警徽增添了更加耀眼的光辉,人们称赞她是——  相似文献   

16.
车祸的启示     
八月的骄阳,晒得房顶都快透了,让人焦躁不安,苏莺莺把电风扇对着自己一阵狂吹,吹出的风竟然都是热的,她干脆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人说心静则凉,她想不如这样让自己的心和身体都静一静凉一凉. 这么懒懒地坐着,苏莺莺就想起昨天上午陆经理莫名其妙地对她大发雷霆,厉声训斥的事情,她不由得又生起气来. 正气鼓鼓地想着,梁晓羽手捧一沓资料和安全帽神情黯然地走进苏莺莺的办公室,苏莺莺看着她原本漂亮的脸蛋被强烈的紫外线晒出的"高原红",忍不住地想笑. 苏莺莺心理上突然平衡了许多:自己再怎么辛苦,最起码每天是在办公室整理资料,和项目实地管理基本上没有接触.而梁晓羽就不同了,每天穿梭于各个项目部中间检查督促,经常还要两头受气.这么一比,苏莺莺的心情就阴转晴了.  相似文献   

17.
阿沉 《廉政瞭望》2014,(21):76-76
我的一个朋友,在县城里当公务员,不过也只是最小的那个职位。然而她小时候却是个多才多艺的主。如今,她在这小小办公室坐着,身体是孕育子女后发福的形态。偶尔和同事七嘴八舌地扯些八卦日常.平日里也总要仰人鼻息。但她心里却有个艺术梦并没有泯灭。当初我去她家做客,她兴冲冲地把我拉到一旁卧室。从床底拖出一个纸箱子给我瞧,里面是她从报纸上剪下的图片。水墨画、油画、水粉画、剪纸……各色都有。说到底,她是一名收发室的职员,整天在办公室也不过就是与所有单位里的同事订的报纸打交道.把报纸像邮递员投信箱一样投进一个个小格子里,偶尔多出一些,就进了她的报纸扎里。她捆扎报纸的技术也是一流。  相似文献   

18.
正早上不到9点,孙毓敏就来到位于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排演场的办公室。73岁的她精神矍铄、神采奕奕,一副十足的明星范儿,丝毫看不出已是古稀老人。2005年,孙毓敏卸任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院长,但她没有离开京剧,离开戏曲。自担任北京市京剧昆曲振兴协会会长以来,每天她都像往常上班一样准点到达办公室,忙着协会的事、京剧的事、徒弟的事……一刻也闲不住。老艺术家,"永远是我们心中的偶像"  相似文献   

19.
春天的希望     
<正>漫长寒冷的冬季悄然孕育着春天的希望。春天来了,伴随着春风的温暖,她,尽情地享受着阳光与滋润。静谧的窗台上三角梅一夜之间绽放了,绽放在翩翩而至的春天里,绽放在充满希望的季节里。她,怀孕两个月了,每天都被丈夫呵护着。她,觉得幸福就像这花一样,美得十分耀眼和醉人。窗外,不时传来孩子们玩耍的欢叫声,春天在孩子的欢笑声中更加富有诗意。  相似文献   

20.
《新长征》2013,(6):24-26
<正>每天清晨,早起的长春市绿园区龙泉社区居民总会看到社区书记赵虹的身影,和居民唠唠家常、在早市看看蔬菜供应、去施工工地看看工期进展……近10年来,赵虹每天都会在上班的路上提前两站下车,在自己负责的社区里这样走上一圈。居民们都说,哪天要是没看到赵书记的身影,就觉得生活里缺点什么。用赵虹自己的话说:"做社区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