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化南 《唯实》2004,(3):96-96
古今为官者都想留下政绩,但究竟留什么样的政绩,却是大不相同的。 在杭州的西湖,有一条苏堤,那是苏东坡52岁担任杭州太守时留下的政绩。据史书记载,当时西湖淤泥很深,淤泥中长满杂草。苏东坡动员民众铲杂草,挖污泥,  相似文献   

2.
宋安娜 《党课》2014,(14):119-121
满觉陇的桂花开了,香得人心碎,远远地闻见,就走也走不动。第一次到杭州,朋友陪我赏西湖,开一辆小车绕湖水周游。额头贴着车窗玻璃,朋友指指点点,白堤、苏堤、岳庙,西湖美景一一从指尖掠过。忽然,一股暗香袭来,时隐时现,现时悠悠荡荡直入肺腑,隐时无影无踪倒又惹人牵挂。我连忙问道:“这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北宋名臣范仲淹在杭州任知州,他为官清廉,唯贤是举,以改善民生为己任,在杭州的历史上留下很好的口碑。范仲淹的精神也是培育杭州新时期人文精神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4.
范仲淹卖马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三月,范仲淹金榜题名,考中了进士。不久,被任命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负责司法刑狱机要事务。这年冬天,范仲淹要回苏州接母亲到广德来,差人听说范仲淹要回家,就着手给他筹集一笔路费。当差人把钱送给他时,他说什么也不肯收下。差人不解地问:"你新上任不久,手中没有什么积蓄。离家千里之远,没有钱怎么回家呢?"范仲淹回  相似文献   

5.
正生动的故事比干巴巴的道理有说服力,有文化内蕴的故事比空洞的传说有穿透力。今年暑期,慕名去江浙度假,流连于当下的人文风物,更穿越于千年文史风情,虽然其热如蒸,却兴味盎然。在太湖上踏浪,想的是范蠡携西子泛舟的传说。于寒山寺听音,思的是当年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姑苏风致。漫步西湖白堤苏堤,念的是白居易、苏轼为政杭州造福民众的往事。千百年来,多少人为这些优美的故事所触动,必得一睹盛景方物才解心中之渴慕。  相似文献   

6.
据《宋史·范仲淹传》记载:北宋参知政事范仲淹在用人上十分严谨、公正。仁宗当政期间,他在审查担任各路按察使的人选时,每当看到名单上有不合格的人,便一笔勾之。有一次,旁边一位大臣劝他说:“一笔勾之甚易,焉知一家哭矣!”范仲淹说:“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能用一人的荣禄使一路的百姓遭受危害么?”之后,坚决把那些不称职的人勾掉了。  相似文献   

7.
石雷 《共产党人》2008,(10):29-31
久负盛名宁夏中宁县素有"枸杞之乡"的美誉。有史料记载,600年前是中宁人首先将枸杞这种野生植物进行人工栽培的。清代宁安(即今中宁)知县黄恩锡在"枝竹词"中写道":六月杞园树树红,宁安果品擅寰中。千钱一斗矜时价,绝胜胰田岁早丰。"形象地描绘了当时中宁枸杞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8.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两岁丧父,自幼孤贫。青少年时代刻苦求学,立下了“以天下为已任”①(《宋史》卷三百一十四)范仲淹的远大志向。大中祥符八年(1015)中进士。从此踏上仕途。范仲淹做官的时代,北宋王朝已经出现了种种危险征兆。如官僚机构腐败;阶级矛盾激化;辽,夏不断入侵,内忧外患同时爆发。范仲淹忧国忧民心切,1025年在大理夺寺任上上书朝廷,主张改革政治。过了两年,他在应天府(河南商丘)掌教书院时,又有《上执政书》提出同样的建议,但均未被采纳。1036年范仲淹绘  相似文献   

9.
文史知识     
正才高八斗出自《南史·谢灵运传》, "八斗"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称颂三国魏诗人曹植时用的比喻,后形容人的文才高,知识丰富。斗,器具名。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谢灵运说:"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志士,他为官生涯几起几落,但百折不挠,在贬知邓州时,写下了千古美文《岳阳楼记》,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传世警句。他就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北宋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九月,也就是范仲淹贬知邓州的第二年深秋,岳阳知州滕子京派人捎来书信,并附有《洞庭深秋图》及一沓古今名人诗词,求范仲淹为其重修的岳阳楼作记。  相似文献   

11.
公元712年,经过多次宫廷政变之后,唐睿宗的第三个儿子李隆基即皇帝位,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唐玄宗,又称唐明皇,当时是二十九岁。即位以后,唐玄宗与姚崇、宋璟等一班大臣相互支持,励精图治。不久,国家局面就发生了很好的变化。家乐民安,海内富实。开元十三年,东都洛阳米价每斗十五钱,青、齐一带每斗五钱,粟每斗才三钱,绢一匹才二百钱。天下道路四通八达,随处都有肆店,备有酒食,行人行千里之远不用持粮。天下太平,开元以后出生的人都不认识兵器,唐朝重又恢复了太宗贞观时期的局面,史称“开元之治”。唐朝君臣重修纲纪,百官各有职守,诸事各有仪程,唐玄宗每日临朝审断是  相似文献   

12.
正写《岳阳楼记》的范仲淹为后世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恤民思想情怀。近千年来,多少志士仁人受其思想熏陶影响,每当有外敌入侵、自然灾害或重大转折阶段就会自然高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表达自己爱国爱民的一片忠诚。于是,就会行动起来,各尽所能,为  相似文献   

13.
<正>杨丽娟在6月18日的《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说,庆历六年.河南省邓州穰县城内24岁的贾黯中了状元,同年九月,贾黯虔心敬意地到邓州州衙拜见范仲淹。范仲淹把自己一生做人为官的感悟送给了贾黯。他意味深长地说:"君不忧不显,惟‘不欺’二字可终生行之。"范仲淹为官数十年,  相似文献   

14.
近来闲看《敬宜笔记》,品读范仲淹的诗《石溪瀑布》:"迥与泉流异,发源高更孤。下山犹直在,到海得清无?"这是范仲淹初入仕途、游览广德胜景"石溪古意"时所作的自警诗,显示了他一生自警、自省、自重,洁身自好,存正祛邪的品格。四句诗颇有深意,范仲淹以"清且直"的瀑布自况,向自己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当  相似文献   

15.
宋代范仲淹用人严谨、公正。仁宗当政期间,他在审查担任各路按察使的人选时,每当看到名单上有不合格的人,便一笔勾之。旁边一大臣劝他说:“一笔勾甚易,焉知一家哭矣!”范仲淹说:“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能用一人的荣禄使一路的州县百姓遭受危害么?”坚决地把那些不称职的人勾掉了。  相似文献   

16.
安立志 《唯实》2014,(5):95-95
<正>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不仅从政经验丰富,而且执政理论深湛。笔者读毕《范仲淹全集》中的《用天下心为心赋》,感慨良多,一个古人的胸襟,政治与民心,权力与百姓,竟然如此哲理深蕴,真谛明晰。有些话是抽象的,具有指导性;有些话是具象的,具有操作性;有些话借鉴了历史的镜鉴;有些话充满了辩证的思考。以上四个层次,即使角度不同,从总体上都体现了民本精神,几可视为古  相似文献   

17.
要讲三种话     
<正>如何讲话,关乎个人形象、事业成败。古人云:"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玉;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西谚亦云:"舌头就是一把利剑,演讲比打仗更有威力。"今天,领导者的讲话要体现新形势下执政的水平和能  相似文献   

18.
吕梁故事     
<正>关于山西官场的一句话流传甚广——在晋南做官是和人斗,在吕梁做官是和钱斗。一名吕梁当地人士告诉廉政瞭望记者,聂春玉与杜善学,这两名来自晋南的官员一前一后来到吕梁,其实"既在和钱斗,也在和人斗"。  相似文献   

19.
反"四风"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四风"的实质是部分党员的一种错误权力意识及其表现。党内的"四风"违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损害了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只有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才能促进"党风"的转变。中国共产党把满足群众利益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相结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顺应党自身建设的时势、顺应群众期盼的执政自觉;中国共产党把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党的纯洁性建设相结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基于执政能力和自我净化机制不断发展的执政自信;中国共产党把自身建设的优良传统和时代条件下的不断创新相结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基于传统承继与时代创新的执政自强。  相似文献   

20.
正秋季正是收获薏仁米的季节,在兴仁市下山镇民族村,薏仁米种植地里呈现一片火热的丰收场景,一株株薏仁米长势喜人,稻穗粒粒饱满。"嘭……嘭……"不少农民正在地里收割、挞斗……大家有说有笑,边劳作边聊天,脸上洋溢着幸福喜悦的笑容。"今年市场价格比往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