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在《国内焦点》节目中,央视以《微波炉的"秘密"》节目批评了微信公共账号存在大量虚假信息的现象,并指出一些微信公共账号已经成为谣言和虚假广告的温床。微波炉辐射会致癌谣言:微波炉辐射会致癌,微波炉烹调食物会导致营养流失,还有其他许多危害。真相:微波炉都设有防护措施,它向外泄漏的辐射值微乎其  相似文献   

2.
<正>据大数据分析,2014年,贵州省在互联网上的正面积极信息传播总量达1.26亿条,其中,微博、微信、微视频传播信息量达1亿条。省委网信办建设的"贵州发布"政务微信公众平台被中央网信办评为全国政务微信优秀公号,策划制作的"多娃彩妞看贵州"系列动漫时政报道荣获中央网信办评选的2015全国两会网络宣传创新奖。贵州省积极运用微博、微信、微视等新媒体创新开展宣传工作主  相似文献   

3.
<正>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象征。在新媒体时代,党史信息的传播更加高效便捷,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应该引起党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一、不容忽视的党史信息传播互联网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随着微博、微信、博客、拍客等共享信息平台、社交网络的兴起,形成了"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话语权"的新媒体时代。手机等电子产品以快捷、高效的方式传播信息并实现信息的即时共享。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技术发展,互联网与新媒体进入到"大数据""移动互联"和"社交媒体"的全新时代。"两微一端",即以微信、微博和新媒体客户端为代表的移动社交媒体持续发力,使互联网的信息增殖与传播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当前,中国有近7.3亿的网民,其中有5亿多的微博和微信用户,用户每天发布的信息达到200多亿条,已经超过传统媒体,成为民众日常获取信息、传播思想的重要渠道。伴随着社交媒体大数据的信息洪流,"两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近年来论坛、微博、微信等即时通讯平台的崛起,信息传播的速度正在日益加快,不实信息和网络谣言的传播也有了更加肥沃的土壤。而有一些网络谣言如同病毒一般,每年都会反复发作,或者随着新闻热点演化成新的"变种"出现。由于"腐败""内  相似文献   

6.
<正>"微时代"背景下,新媒体平台已成为高校重要的信息来源、传播渠道和交流手段。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是一个信息传播、分享及获取的平台,它广泛地存在于浏览器、移动终端,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何时何地都可发布自己的观点,成为信息的见证者、传播者、评论者。可见,把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作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数字化信息传播平台,就显得愈加重要。开设基层党组织微博,丰富党建工作内容。在传统党建内容的基础之上,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积极开设基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无疑将充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重要手段。目前,微博作为强舆论场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它的媒体价值,而微信则凭借强关系链成为强社交场。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强势新媒体手段在信息传播方面形成闭环共振,产生"双微共生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高青县委老干部局以创建"五好党支部"为抓手,持续加强党支部书记和党员队伍建设,创新探索"互联网+离退休干部党建"新模式。一是建立微信群。以党支部为单位,对全县所有老干部党员的信息重新摸底,掌握各支部党员使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情况。对党员人数较多、使用智能手机较多的老干部党支部,要求建立微信群,方便大家交流与学习。目前,全县已有30多个单位、部门老干部党支部,老年大学15个班次建立了微信群,参与老干部党员700余名。  相似文献   

9.
吴笛  朱天博 《党建》2014,(4):48-48
正近年来,北京市东城区确定"群众在网上,就把群众工作做到网上"主题,大力推进政务微博、微信建设工作,为新媒体环境下开展群众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1.多平台运营,多元人群覆盖。北京市东城区目前在新浪、腾讯和人民网微博平台分别开通了名为"北京市东城"的官方微博,立足于政务信息、新闻信息、服务信息发布为主的综合性服务。围绕建设"首都文化中心区、世界城市窗口区"定位,区政务微博开设#东城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微信、微博、易信等即时通信工具的应用异军突起、方兴未艾,给人们的社交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与此同时,一些传言、谣言、骗局也常常借助这个平台肆意传播扩散,譬如,令公众爱心屡屡受伤的“求助陷阱”、不怀好意的“政治谣言”、败坏社会风气的淫秽色情信息等等,严重污染了微信等自媒体的生态。  相似文献   

11.
谈谣言     
<正>赖即时性通讯技术的发达,如今谣言也乘上了"互联网+"的东风,特别是在微博微信上幽灵一般飘来飘去,打之不尽、辟之不绝。以前"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现在凡有手机者、谁不看谣言!研究表明,网络谣言里头,政治社会类和健康养生类数量最多。这也难怪,"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便是那白发渔樵,都喜欢聊国家大事,何况是勤思考、能上网的青年人呢!政治社会类谣言多借突发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15,(7)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不断涌现,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获取和传播新闻信息已成为人们的主要方式,信息的传播、知识的交流、思想的交锋更为快捷和频繁。如何利用新媒体推动理论宣传方式的不断创新和宣传阵地的有效扩容?如何借助新的传播手段使"三带三创"工作更接地气、更聚人气、更具影响力?如何将学习时间从"八小时之内"延伸到"八小时之外",真正实现随时随地"充电",从而有效解决工学矛盾?面对新媒体发展为做  相似文献   

13.
京新 《党建》2014,(8):48-48
正近年来,北京市顺应新媒体传播规律,积极探索运用微博、微信等新抓手,扩大政府声音、服务群众需求。2011年11月,北京市政务微博群——"北京微博发布厅"在新浪网开通。运行两年多来,该发布平台不断拓展,2013年8月在人民网、腾讯网上线,2014年1月整体入驻腾讯微信。目前,"北京微博发布厅"已覆盖全市各区县、委办局74家单位,二级成员超过2000个,总粉丝量超过8500万人。  相似文献   

14.
正长征中毛泽东在党内领导地位的奠定及其原因,似乎是个早有定论的问题,然而,在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危害严重的现实背景下,重提这一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问题的提出: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中的毛泽东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一直是思想政治领域的热点问题,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这一思潮越来越深地影响着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网民群体,呈现出"渗透加速,谣言开路;歪曲历史,诋毁英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韦青耀 《党课》2014,(7):51-53
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习惯从这些新媒体上浏览新闻、了解时事。而当微博与党课发生“激情碰撞”,又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2012年11月19日,首都教育系统在清华大学利用“微博党课”集中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同年11月28日,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主办的“河北微博发布厅”举办了“十八大精神微博党课”活动,通过微博发布、在线答疑的形式组织党员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  相似文献   

16.
黄楚新 《前线》2013,(7):59-60
当前,以手机、博客、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已经来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5.64亿,居世界第一位,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4.2亿,微博、微信用户均超过3亿。随着人们对新媒体使用的日渐频繁与广泛,新媒体在满足人们基本信息获取需求的同时,已日渐成长为一个集信息获取、观点交流、民意传达等为一体的重要平台,正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许多新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不断创新高校党建工作的载体。新媒体环境下,微博、微信的兴起为高校学生党建特别是网络党建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广大高校党务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优势占领网络党建新阵地,将微博等新媒体应用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各个层面,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8.
针对日益泛滥的谣言传播现实,微信打造了由辟谣公众号和与之相关联的小程序所构成的辟谣矩阵以遏制谣言传播。通过对微信平台辟谣信息传播效率和影响效果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在传播效率方面,虽然用户触达率较好,但封闭式的传播环境使得辟谣信息传播效率低于谣言传播效率;在影响效果方面,微信平台辟谣信息推文点赞量和阅读量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且对公众的影响效果还有待提升。因此,提升微信平台辟谣信息传播效果应综合考虑其内容主题、情感特征、文章位置、表现形式、有无专业查证者等影响因素,同时需要政府机构、传播媒体、广大网民、行业协会等共同参与、协同发力,形成网络谣言立体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正微博作为网络舆情的第一落点,应该承担起舆情引导主平台的功能;政务微信平台的交互功能相对较差,我们应该将平台打造成线下政务大厅在网络空间的延伸和放大,发展成"便民服务小秘书"。2010年是中国微博元年,2011年被称为是政府微博元年,很快,政务微博的数量就攀升至近30万家。然而,2013年被称为是政务微信元年,政务微信的数量也在2016年超过了10万家。和既有的新媒体平台的更迭一  相似文献   

20.
李鹏飞 《新湘评论》2013,(24):30-31
微博、微信作为新媒体的代表,已日渐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咨询中心和社情民意集散地,是群众倾诉心声、维护权益、表达诉求的重要渠道。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和官员进驻微信微博,与时俱进地访民情、听民声、察民意、集民智、解民忧,摸索出一条网络时代的新群众路线。领导干部必须重视微博问政和政务微信,运用好这一群众路线新平台,加强和人民群众的互动,着力解决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