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奥斯勒医学史图书馆收藏的白求恩档案对于研究白求恩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在这些档案中,白求恩揭露了日军侵略中国的罪行,反映了敌后战场艰苦的卫生医疗条件,赞扬了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新气象。白求恩在客观记录敌后战场真实状况的同时,还高度评价了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方针,充分肯定并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形象展现在国际社会面前,使世界认识到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东莞地区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和敌后战场,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研究东莞敌后抗战的历史地位,并对其作出客观的评价,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华南敌后抗战的历史功绩。一、日军全面入侵华南  相似文献   

3.
"七七事变"后,党中央决定派张文彬来广东领导抗战,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针对当时广东对敌斗争的复杂态势,张文彬坚持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积极做各方面的工作,联络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发展自己;建立以广东为中心的华南抗日敌后战场,使之成为中国抗日战争敌后三大的战场之一;极大地活跃了华南抗战局面,为赢得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正>在八年抗战中,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共产党动员人民、依靠人民,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敌后战场钳制和歼灭日军大量兵力,歼灭大部分伪军,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5.
单文俊 《世纪桥》2002,(5):50-51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形成了两个战场:一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武装的敌后战场;一个是国民党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1937年8月,国民党政府国防会议决定,在战略指导上采取持久战,以空间换取时间,逐渐消耗日军,转变优劣形势,争取抗战最后胜利。为此,部署了一系列防御战役与战斗,其中规模  相似文献   

6.
"西安事变"后,全面抗战开始。中华民族高举抗日大旗,同仇敌忾,共御外辱,共赴国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不仅在正面战场配合国民党军进行大规模作战,而且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运用毛泽东提出的作战方针,八路军部队在敌后战场取得很大胜利,有效地牵制了敌人的兵力,拉长了日军的战线,延缓了日军侵略的节奏,赢得了宝贵的抗战时机,将侵略者拖入"持久战"的泥潭。贺龙、关向应率领的120师在冀中大地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抗日行动,他们不仅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升了抗日军民的必胜信念,而且扩大并巩固了抗日根据地,为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贡献。贺龙部的抗战是八路军在敌后战场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军事思想在华南敌后抗日战场的胜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战争的强大思想武器。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在抗战的艰苦岁月里,华南抗日游击队(又称华南抗日纵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紧密结合华南抗战的实际,坚持敌后战场,坚持人民战争的战略和战术原则,抗击日本侵略军,取得了华南战场抗战的胜利。 一、运用人民战争思想,创建人民抗日武装和抗日根据地 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毛泽东在长…  相似文献   

8.
敌后战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武装所创造的,负有独特的作战使命。敌后战场由抗战初期在战略上配合正面战场友军作战,到战略相持阶段的1940年下半年开始挑起中国抗日的重担,成为与日军作战的生力军,上升为主战场,她对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第二个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逐渐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存在着两个相互依存而又相互独立的战场:一个是国民党担负的正面战场,一个是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军队担负的敌后战场。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上抗击着侵华日军的大部分兵力,在淞沪、忻口、南京、徐州、武汉等会战中,共歼灭日军25万人,国民党也遭受了重大伤亡,最后节节败退。1938年10月,武汉沦陷,中国的  相似文献   

10.
<正>70多年前,在法西斯兴起并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率先推动中国全面抗战,坚持独立自主的抗战路线,开辟敌后抗日战场,卓有成效地打击了日军,支援了正面战场,引领中国抗战走向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提法是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在全民族的抗战开始之前,中国共产党以敢于担当的精神,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起人,并决心要在将来的抗日政府和军队中起"台柱子"的作用。全国性抗战爆发后,在艰苦的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以大无畏的勇气和日本帝国主义军队作战,起了敌后抗战的核心与先锋的作用。到1941年,随着共产党地位的不断上升,中国共产党明确地感知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阶级力量的变化,毛泽东用"中流砥柱"概括了共产党领导的军民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在抗战即将取得胜利时,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提出中国共产党要作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初期,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和推动下,山西战场诞生了一支新型的人民抗日武装——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决死队由薄一波领导,编为四个纵队,分别在晋西、晋西北、晋东南等地进行抗战,后编入八路军。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在山西战场配合八路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人民自卫武装,建立和保卫抗日根据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抗战胜利五十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纪念当年参加抗敌决死队的父辈和先烈们。  相似文献   

13.
《湘潮》2021,(10)
正新四军扛鼎华中抗战新四军作为全面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主力部队之一,是开辟和建立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主要武装力量,是坚持华中敌后战场、配合正面战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军事力量。抗日战争胜利的实践证明,新四军是华中抗战的生力军,为坚持华中进而赢得全国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刘庭华 《求是》2005,(17):22-25
敌后战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所创造的,它由抗战初期在战略上配合正面战场友军作战,到战略相持阶段的1941年挑起中国抗日战争的重担,上升为主战场,对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历史贡献。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开辟的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配合对日军形成两面夹击的战略格局,是一个伟大的创造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不久,就形成了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的两个战场:一个是由国民党军队所担负的正面战场,一个是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所担负的敌后战场。这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显著特点。以…  相似文献   

15.
肖毅 《广东党史》2011,(10):48-50,5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由惠宝人民抗日游击队、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队组成,以下简称“东江纵队”)是华南敌后抗日战场的主要力量,是“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它在东江地区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坚持“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转战东江两岸,深入港九敌后,协同英美对日作战,有力地打击了盘踞在东江流域的日本侵略军,...  相似文献   

16.
李青 《党史博采》2023,(5):55-59
<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中,冀热辽抗日根据地处于一个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斗争环境极端残酷的敌后深远战场。它地处华北与东北的交通要道,孤悬敌后,是八路军唯一一个嵌入伪满洲国西南边境线的抗日根据地,因此一直被中共视为战略反攻的前进基地,同时也被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伪治安军、日本关东军、伪满洲国军等众多敌伪势力群狼环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亟欲除之而后快。敌人通过长年累月、持续不断的所谓“肃正作战”“治安强化运动”“西南地区特别肃正”“国境地带无人区化”等一系列军事行动,全方位对冀热辽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的“扫荡”进攻,无数烈士和百姓的鲜血洒在了这片英雄的土地上。  相似文献   

17.
在抗战中,上海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中,积极支援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为新四军坚持敌后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正>危难关头,中国共产党人挺身而出,打出了坚决抗战的旗帜,点燃了全民族抗战的火焰,成为民族独立的中流砥柱。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其中朱德在抗日战争中功勋卓著,举世公认。深入敌后,广泛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为持久抗战提供坚实基础1937年9月,一二〇师开赴华北抗日前线,朱德率领八路军总部随之东进,奔向晋北战场,沿途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在积极协助友军在山西抗击日军的同时,抓  相似文献   

19.
正在艰苦卓绝的14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军民创造出许多独具特色的抗敌妙招,除了诸如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大家耳熟能详的作战手段外,广大军民还有许多精妙创新,为在敌后战场坚持战斗和夺取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四军苏北军区淮海军分区军民首创的令人捧腹的"生化武器"——"臭狗阵",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例。  相似文献   

20.
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一方面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军民坚持坚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一方面积极推进全面的民主政治建设。正是全面的民主政治建设调动了各阶级、各阶层的积极性,为巩固、建设敌后抗日根据地、为夺取抗战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我们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今天,当时经验更显现它的价值和意义。一、民主是争取抗战胜利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