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8 毫秒
1.
北票市台吉管理区大井社区党总支为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创新社区党建工作载体,于今年3月初,筹资新建了90平方米的“党员服务驿站”,面向全社区党员群众开展多项服务。“党员服务驿站”内含“一家、一园、三站”,即“党员之家”“爱心家园”“便民服务站”“法律援助站”和“文化活动站”。  相似文献   

2.
《新长征》2005,(3)
2003年以来,我们在全区社区普遍 开展了建设"党员之家"工作。如今,54 个社区全部建起了"党员之家"。据统计, 自建设"党员之家"活动开展以来,社区 党组织帮扶党员1160多人次,党员之间 结成互助对子516对,为74位80岁以 上老党员过生日,为下岗职工党员提供 就业信息1800多条,举办各类技能培训 369次,有315名下岗的党员在"党员之 家"的帮助下实现了再就业。目前,这个 覆盖全区的"党员之家",已经成为流动 党员的接纳地,党组织服务党员的温馨 家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3.
祁县在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党员奉献日活动的基础上,采取四种服务方式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为民服务实效。一是走访式服务。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带头深入基层走访慰问。县四套班子领导带头走访慰问建国前老党员71名,困难党员、优秀党员等100多人次,帮助困难党员、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00多件次。二是结对式服务。以"一对一""、一对N"的形式,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党员与村(社区)、企业、困难党员、弱势群体结对开展帮扶。三是创业式服务。发挥政策、信息、资  相似文献   

4.
正北京市石景山区的"老街坊",是继"西城大妈""朝阳群众""海淀网友""丰台劝导队"之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逐渐发展壮大的新生群众力量。"老街坊"发端于石景山区八角街道。2013年底,为实现"就近养老",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周到细致的养老服务,八角街道成立了石景山区第一家社区养老驿站。经过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一种新型的居家养老模式,被冠以"老街坊"品牌。2016年,石景山区被确定为国家级居家和社区养  相似文献   

5.
福州市委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及近年来我市社区党建的实践经验,提出社区党组织应"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发展",这是对新时期社区党组织的功能和作用较为全面深刻的概括,具有时代特点,必须深刻把握"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内涵及外延,才能在实践中实现新时期社区党组织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正>盘锦市兴隆台区兴隆街道锦祥社区党总支精心绘制"民情图",将党小组建在网格上,把党员的管理和服务落到网格中,实现了党组织管理与服务的精细化。"三步法"凝聚民心。大力推行"听百姓说事、为百姓办事、请百姓评事"工作法,通过与居民面对面交流,今年年初以来已解决百姓热点、难点问题670多件,增强了党组织在居民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零距离"为民服务。组建了由"进社区在职党员""两代表一委员"、小区物业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和  相似文献   

7.
<正>为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开原市委组织部探索了社区党建"三站九岗"工作模式。"三站",即"离退休党员服务站"、"流动党员管理站"和"在职党员活动站"。"九岗",即每站下设"三岗"。"离退休党员服务  相似文献   

8.
<正>"把社区建成居民群众的乐园",是农一师十二团文明路社区主任郭云军追求的目标。几年来,他带领社区干部党员用自己的"真心、热心、爱心",换取群众的"开心、放心、顺心",以真诚的服务,体现心系百姓、关爱群众的为民之情。为搞好社区服务,他组织编制印发了便民服务卡,公开了服务内容和联系方式,不断优化为民服务形式。并积极开展了  相似文献   

9.
"社区高龄老人多,我建议社区协调相关部门,为60岁以上老年人的家庭增设急救设施。"在史家社区"党员会客厅"揭牌仪式上,党员代表朱秋云第一个建言。随后,代表们纷纷打开了话匣子:"各支部书记要深入群众""最好能组织社区懂水、电方面知识的居民对老年人提供帮助"……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由此,东城区史家社区党委实施了一系列富有创新的举措。2013年4月,史家社区党委搭建起常态化的特色服务平台——"党员会客厅",  相似文献   

10.
《奋斗》2019,(3)
正佳木斯市东风区造纸社区党工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以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为前提,创新"文化领魂、多元共建"模式,全面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以共建为基础,打造大党建共同体。建立以社区党工委为核心,党员为主体,辖区单位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共同体。与10家驻社区单位签订"共享协议",共同组建"造纸社区社会工作站""青少年科普站""造纸文化陈列馆"等教育服务阵地,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使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关键取得实效”,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上海市浦东新区花木镇党委探索并创新阳光驿站服务模式,引入市场化、社会化服务理念,创新服务载体,整合社区各类服务资源,构建“阳光服务”网络平台,服务社区居民群众,为党员和群众提供无偿和低偿服务,形成了服务居民群众、打造满意工程的长效机制,让党员切实体会到先进性教育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2.
《奋斗》2015,(6)
<正>泰来县开展"三进三服"活动,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较好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进一步转变了党员干部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党组织凝聚力。——农村党员进"超市",结对式服务群众。为解决乡村党员服务群众不到位、作用不明显的问题,在全县建立党员服务群众活动"超市"。党组织以村活动场所为阵地,以乡镇党委所属的在职党员和农村有能力的党员为活动主体,建立党员服务群众活动"超市",把党员想干什么事、  相似文献   

13.
正社区报到,打造零距离服务俗话说"联系群众如鱼得水,脱离群众如树断根"。党员与群众,一脉同源,血肉相连,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全体党员干部无论从精神上还是灵魂深处都得到进一步洗礼与升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内容,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与群众面对面,零距离服务就是贯彻这一要求行之有效的活动。最近,中组部、中央党的群众  相似文献   

14.
正伊春市新青区新立中心社区党总支大力实施党建信息化工程,利用"互联网+党建"平台的传播优势,以着力构建城市党建新格局为抓手,彻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一是善用"互联网+党建平台"。建立党员数据库,及时掌握各类党员信息,以便更好地管理与服务。利用伊春"5+1"("五大平台"+党建栏目)开放型党建工作体系,开展各类理论学习,累计时长达1000余小时;开展"社区党员讲党课活动",积极组织职工群众参与,提升服务本领。两年来,共组织开展各类学习教育活动128次,党员参与达2400余人次。  相似文献   

15.
正民和县以"一封信""一段话""一幅画""一场会"为载体,奏响换届宣传"四重奏",为选出公道正派的"领头雁"和共谋发展的村(社区)"两委"班子夯实舆论基础。"一封信",读懂组织期望。印发《致全县村(社区)广大党员群众的一封信》 7000份,并通过"民和之声""民和党建"微信公众号推送,县、乡、村三级党建微信群转发,让党员群众读懂组织期望。"一段话",话清部署要求。  相似文献   

16.
正为进一步增强社区治理和服务效能,德州市德城区深入推进社区治理体制改革,最大限度推动资源力量向社区一线延伸,"小社区"演绎"大服务",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两委一站"为社区减负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长久以来,基层社区承担的行政性工作任务非常繁重,群众所需的幼托、保健、娱乐、养老和公共文化等社会性、公益性、福利性的"对下"  相似文献   

17.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坚强堡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区党组织怎样扩大工作覆盖面,积极主动为党员服务,增强凝聚力,是社区党建工作的新课题。我在东城区委挂职锻炼担任东城区委书记助理期间,对东城区各个社区党组织坚持"以人为本",以为党员服务、为居民群众造福作为工作着力点,拓展服务平台、充实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的工作实践有了深刻印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要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扩大工作覆盖面,提高党员素质,使他们在社会中有作为、树形象,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了让党员"有位"、有为,东城区各社区党组织都对党员实行了"设岗定责",给他们创建工作平台,先帮助他们"有位",再激励他们有所作为。根据党员的个人特长,设定了"义务消防岗","接送孤、寡、老、  相似文献   

18.
记者手记记者采访时,牛街东里社区党委刚刚启动"爱心储蓄银行"活动,把社区党员的爱心服务以储蓄的形式记录下来作为表彰依据。这是一项社区党员志愿服务创新活动。这些年,牛街东里党建创新工作始终没有停下脚步,"党小组建楼上""党员贴心服务""党员一助一"……创新,贵在  相似文献   

19.
<正>本溪市溪湖区河东街道所辖9个社区,共有1216名党员。几年来,河东街道党工委把为民服务、提高服务群众工作水平作为重点工作,率先在全市推出"同心共创""三代"和"居民接待日",在职党员进社区、十项民生工程等特色党建品牌,切实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赞誉。  相似文献   

20.
正16年来,从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人员成长为社区党委书记,她始终用真情服务温暖着周围的人们。"好党员""好干部""好闺女""好母亲"是群众对她发自内心的最高褒奖,"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志愿者先进单位""辽宁省服务群众好党员""辽宁省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也是对她辛勤工作的肯定。她的名字叫刘荣爽,在她眼中——红运社区曾是营口市内面积最大的棚户区。2007年棚户区改造后,大批居民迁入,人员成分复杂,党员状况不清,小区垃圾成堆,乱搭乱建现象严重,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