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鞠成伟 《前线》2015,(2):8-10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依法依宪执政要"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依宪执政,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2.
速览     
《先锋队》2013,(3):4-7
高层习近平: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刘云山:集聚推动发展的正能量要巩固壮大积极健康  相似文献   

3.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也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的载体。党的领导应通过宪法来实现和维护,人民当家作主是宪法核心价值的体现,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因此,维护宪法权威意义重大,是当前法治建设的一项紧迫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求是》2015,(1)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这一重要论断,对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与依宪执政的关系作出明确阐释,体现了我们党对宪法尊严和权威的维护,是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治国理政之道的经验总结,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把握。一、充分运用宪法治国理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制定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1,(6):43-44
党领导人民制定珐律,自己必须带头遵守法律,带头维护法律的权威。如果党自己不带头遵守法律,那么,国家的法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权威。宪法是在党的领导下制定的,体现了党的根本主张。  相似文献   

6.
坚持党的领导既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同时也是我国宪法确定的一项基本原则。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一方面,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保证;另一方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也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和法律。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党的领导的理念,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经受住政治风浪的考验,有效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历史的必然和现实的要求首先,中国…  相似文献   

7.
依法治国,就是以宪法和法律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根本方式,其核心是依宪治国。它是法治的本质特征,更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聚焦依法治国,又赋予其新的使命和内涵,体现了依法治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报告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全局出发,提出要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这是党领导人民长期实践的必然结论,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正确处理政党、国家和人民之间的关系,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从法律制度上坚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更好地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一、坚持依法执政是党领导人民长期实践的必然结论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问题,是执政党的根本问题。依法执政是指执政党依照宪法和法律确定的国家政权体制、机制、运作方…  相似文献   

9.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宪法集中体现人民意志,坚持党的领导与“宪法至上”“人民至上”的高度统一。用法律制度以及法治途径、法治方式、法治手段等保障人民民主的实现,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规律。宪法是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法,赋予人民当家作主的真实权利,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独特行使的权力,赋予全过程人民民主可靠的制度保证。宪法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序推进的根本规范是:凸显人民主体地位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有机统一,保障人民民主、法治和人权的有序推进。宪法为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强基赋能的现实路径是:依法定原则修改和完善国家机构组织法,依法完善执政党与民主党派协商机制,依法完善行政机关的合宪性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10.
发展民主必须同健全法制紧密结合,实行依法治国。这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依法治国的本质,在于揭示了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是运用宪法和法律,是崇尚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意志的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治理、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依法治国方  相似文献   

11.
<正>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于统帅和核心地位。因此,推进依法治国、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首先是要落实依宪治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  相似文献   

12.
党政分开,首先是指党政职能的分开。也就是把党的领导职责范围和国家机构的职责范围划分清楚。党不是国家机关,也不是行政组织和生产组织,党同政府,同其他国家机关、同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之间,没有组织上的上下级隶属关系。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国家生活的领导核心;政是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是国家生活的直接管理者和组织者。党与政的这种不同性质,决定了二者具有不同的职能。概括地说,党的职能就是政治领导职能。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和法律,党应当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进行活动。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灵魂和根本保障。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国特色法治文明,应把依法执政的基本执政方式与依法治国的基本治国方略统一起来;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与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统一起来;把党领导立法和法律实施与党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4,(23):43-46
一个党员的提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直面法治领域突出问题,回应人民群众迫切期待,提出坚定不移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坚定不移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全会公报中,特别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并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依宪执政,首先要求党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  相似文献   

15.
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党长期执政能力,必须更加注重发挥宪法的重要作用。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全面纳入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轨道,把实施宪法提高到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保证宪法法律的全面有效实施。其中“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我们要坚持不懈抓好宪法实施工作,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是其最重要的论述。肯定了宪法的至上性,并提出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把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上升到党和国家事业的高度来认识,确立了依据宪法治国理政的法治新理念。  相似文献   

17.
正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我国现行宪法是在党的领导下,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经验基础上制定和不断完善的,实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具有强大生命力,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法治保障。——2018年12月4日在第五个国家宪法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4,(24):4-4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我国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法制保证。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3,(6):58-59
要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必须走宪政之路: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党应当通过宪政路径吸纳、整合、表达民意,并通过立法程序将党的意志和政策变成国家意志和法律。  相似文献   

20.
坚持依法执政,必须增强法制观念,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的意识。宪法和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和法律,就必须带头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要牢固树立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念,权力必须接受人民和法律的监督与制约的观念,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违犯法律就应受到法律制裁的观念,自觉而坚定地做遵守法律、执行法律、维护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