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说抗战     
<正>在抗日战争中,河北是敌后抗战的主战场。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本刊通过一组老照片带领大家走进河北抗战,让你直观地触摸和感知那段英勇悲壮、可歌可泣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正>抗战烽烟中,他们一手拿枪,一手拿笔,生动地记录了一幅幅惊心动魄的战争画卷,他们自身的故事和他们描绘的画卷,如镶嵌在河北天空上的星辰,在人们心中闪耀。他们的故事,总是那样真切、动人河北的经典抗战文学作品,大多取材于河北大地的英勇抗战故事,作品表现出燕赵儿女勇武任侠、淳朴厚道、忠正节义的铮铮铁骨和中国人民智能多谋的战略战术。河北作家多是战士,浴血奋战在河北的土地上。他们难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的转折点。在全国抗战中,河北战场举足轻重,河北人民为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所做的巨大牺牲、所做的重要贡献举国公认。河北抗战在全国抗战中的重要地位、作用和贡献,可以用三个性来概括:  相似文献   

4.
正河北省是敌后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和华北抗战的最前沿。全省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经过英勇顽强奋战,最终取得了伟大胜利。为生动展现河北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战史实,积极打造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平台,河北博物院深挖院藏革命文物资源,精心筹备并打造推出了《抗日烽火——英雄河北》专题展览,生动再现了八年抗日战争期间河北军民的斗争史实,同时对外积极开展主题鲜明、丰富多  相似文献   

5.
<正>河北地处长城内外的咽喉要道和华北敌后的前哨,燕赵儿女在抗日战争中不畏强暴、英勇抗敌,创造了伟大的业绩,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河北是敌后抗战的主要战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上,河北是除东北三省以外,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摧残时间最长的地区。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大规模进攻我国东北三省地区,此后仅4个月东三省全部沦陷,河北首当其冲成为日军进攻  相似文献   

6.
《党建》2015,(6)
<正>抗战歌曲产生于国家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最集中地体现了全中国人民的爱国意志,一经问世便迅疾在民众中产生出无比巨大的震憾力和感召力。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当我们再一次回顾那段历史,再一次唱响那一首首打动人心的歌声时,一腔爱国情怀便油然而生。《松花江上》:最断肠的抗战歌曲这首歌由张寒晖谱曲、填词。1936年,张寒晖在河北定县做地下工作,这年秋天的一个晚上,一位在东北军中做地下工作的同乡  相似文献   

7.
正凡是了解中国抗战历史的人,都熟悉"模范边区晋察冀"这个光辉的名字,都了解其创始人聂荣臻元帅。在抗日战争时期,聂荣臻和他的战友们经过艰苦努力,在华北敌后开辟了晋察冀根据地,使之成为敌后抗战最早、最坚强的堡垒,成为新中国的雏形。70多年过去了,如今在河北的许多地方还流传着聂荣臻司令员生动而感人的事迹。  相似文献   

8.
在大敌当前时,每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能为抵御侵略者做一点小小的贡献,即便上了年纪,再回忆这段时光的时候,也会感到兴奋与欣慰。抗战期间,我受命筹办八路军制药厂的情景如在昨日。我是河北无极县人,1926年在正定“河北省立第七中学”就读期间,即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并  相似文献   

9.
<正>翻阅河北抗战史,我们不难发现,在八年残酷的敌后游击战争中,面对强敌英勇顽强、血战到底的英烈不乏其人。仅当年在河北各抗日根据地战斗过战功赫赫的分区级别的党政军干部就有二十多人牺牲,这些过早陨落的将星,倒在为争取民族独立而前赴后继的革命征途上。他们没来得及等到中国抗战的最后胜利及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更没来得及得到他们的战友们建国后获得的将帅军衔的殊荣,但其精神风骨却  相似文献   

10.
建国后,刘少奇作为人民的领袖,他十分关注民生,处处用真情感动着人民。刘少奇与河北有着极深的渊源。早在民主革命时期,他对河北党的建设、武装斗争、起义罢工等都给予了强有力的指导。1928年,刘少奇作为中共中央特派员,在敌人的白色恐怖下,亲临顺直省委,领导党的工作,为解决顺直省委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又奉命来到中共中央北方局做领导工作,对河北在抗日战争期间探索的御敌斗争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加以推广,有力推动了抗战的深入发展;在新中国建立前夕,刘少奇又巡视河北,在天津、唐山发表重要讲话,对民族资产阶级如何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服务,提出了许多纲领性的指导意见,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建国后的十七看中,刘少奇作为毛泽东的主要助手之一,认真研究我国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多次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先后到河北视察就有10次之多。这里我们仅摘取建国后刘少奇在河北视察期间,关注民生,感动人民的几件小事,以飨读者。从这些小事中,就会使人们看到领袖和人民之间的无限亲情,就会发出心底的感动。  相似文献   

11.
<正>开国总理周恩来与河北这片热土可谓是情缘深厚,源远流长,有着浓厚的情结。早在1917年,青年时期的周恩来在天津南开读书时,就应好友之邀,到过唐山的开平镇,秦皇岛的昌黎、山海关,趁放假之余搞社会调查,体察民情,抒发报国之志;十年之后的1928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秘书长兼中央组织部长的周恩来为解决顺直党内存在的问题,又肩负使命来到河北;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周恩来又到石家庄,在群众大会进行演讲,号召建立统一战线,联合抗日。为了督促国民党军队坚持抗战,他不顾个人安危,在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湘北地区是中国抗日的主战场之一。湘北军民为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要贡献。目前,学界对湘北抗战研究相对薄弱,对湘北抗战认识偏于一隅。加强和深化湘北抗战研究,需要在尊重历史前提下界定湘北抗战概念,区分湘北抗战与长沙会战的异同;在铭记历史基点上评价湘北抗战地位,认识正面抗战与敌后抗战的关系;在传承历史趋向上提炼湘北抗战精神,理解湘北抗战的历史价值与时代意蕴。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不仅重视对日本侵略者的军事斗争、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还特别重视文化斗争,千方百计发挥文化在抗战中的作用,注重抗战文化建设,开辟了文化领域内的另一场抗战。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引导我们党不断走向胜利的思想路线;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和统领,通过制定抗战文化方针,培养抗战文化队伍,明确抗战文化任务、服务对象和服务方式,规定抗战文化建设的任务、步骤和方法,重新构建了根据地抗战文化体系;大力发展根据地干部教育事业,开展各种类型的群众教育,扫除文盲和创办期刊、报社,大力建设抗战文化传播媒介,创造性地发展了抗日根据地文化教育事业,为抗战文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4.
张瑞 《党史博采》2006,(8):50-52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里,有一支历史悠久、战绩辉煌的英雄团队。她诞生在抗日烽火初燃的1937年,锻炼成长在八年抗战之中,发展壮大于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时期。70年来东征西杀、南北转战,从河北南部的平原沃野直打到东北的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在客观上表现为中日之间的军事对决,其实质则是双方在军事、政治和社会层面总体实力的对比。中共提出全面抗战的政治路线和持久战、游击战的军事战略战术,是对我方军事实力极为弱小的扬长避短,充分挖掘了赢得抗战胜利的军事潜能;中共坚持抗战的民族性、人民性、民主性,寓建国于抗战之中,进行了全民族团结御侮的总动员,凝聚了赢得抗战胜利的磅礴力量;中共引领、培育的抗战精神,构筑了战胜强敌的精神长城。从军事、政治、精神三个维度完整地揭示中共在抗战中所起到的中流砥柱作用,可以加深对于中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所起的伟大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韩王山 《党史博览》2014,(6):23-25,50
河南省涉县(今属河北)赤岸、王堡两个村庄毗连。抗战时,这两个村分别是一二九师司令部和政治部的驻地。1942年冬,就是在这两个村子里,中共中央、八路军总部和太行区根据地的军民们,为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举办了一场盛大的五十大寿庆祝活动。  相似文献   

17.
《湘潮》2015,(6)
<正>太行山在山西、河北之间,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间的屏障。这里地势险峻,历来被视为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一开始,党中央、毛主席就已估计到华北抗战形势必将日趋恶化,并预定在日寇深入山西时,以八路军的3个师,分别控制吕梁、五台、太行诸山脉,作为开展华北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积蓄力量,坚持长期斗争的战略基地"。1937年底,抗日形势更加紧张,为更  相似文献   

18.
抗战期间中国军歌的几个基本特征:贯穿始终、近代军歌创作与传唱数量最多的一个时期;抗战军歌体现了国共两党团结抗日;抗战军歌体现了各民族团结抗日;军歌在海外的宣传推动了华侨支援抗日、争取了国际援助。  相似文献   

19.
《世纪桥》2015,(10)
<正>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庄严时刻,天安门广场上,抗战老兵、英烈子女、抗战支前模范的乘车方队在摩托车护卫下最先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敬礼;人民大会堂,国家主席习近平向抗战老战士、老同志、抗战将领等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举国上下,人们缅怀浴血奋战的抗战英烈,讴歌伟大的抗战精神,凝聚起迈向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  相似文献   

20.
<正>在整个抗日战争中,贺龙和关向应等率领八路军一二○师,驰骋于晋(山西)、冀(河北)、陕(西)、甘(肃)、宁(夏)、绥(远)、察(哈尔)、热(河)边区大地,作战万余次,毙伤日伪军10万余人,俘日伪军1万8千余人;建立了晋绥抗日根据地,还协同晋察冀军区部队开辟了恒山区,加强了平西区,巩固了冀中区,为保卫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陕甘宁边区,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