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良好的司法行政服务可以为社会的稳定和谐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中,提升司法行政服务水平意义重大。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环境下,司法行政服务应从推进全民普法、重视农村基层法律服务、完善法律援助机制和改革人民调解工作等途径着力改革和完善司法行政服务,为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2.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部署和战略举措。重庆的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既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又是重庆自身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实现“加快”“率先”目标的战略机遇。检察机关服务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责无旁贷。那么,如何才能服好务?笔者认为,应在主动性和有效性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李春城 《中国监察》2008,(15):22-23
党的十六大以来,四川省成都市紧紧抓住城乡发展不协调的矛盾,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007年6月,成都市被国家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相似文献   

4.
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既是中央赋予重庆新阶段的新历史使命,也是市第三次党代会向3000万重庆儿女发出的动员令。作为改革试验区的检察机关如何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发展中大显身手、建功立业?我认为,最关键的就是要正确处理好改革试验中“试错权”的突破性与法律规定相对保守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统筹城乡发展与户籍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璐 《法制与社会》2010,(18):211-212
目前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二元体制,这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户籍制度改革则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关键所在,必须把握"城乡统筹"这一正确方向,逐步剥离附加在户籍制度背后的利益关系。本文首先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然后结合问题提出统筹城乡发展与户籍制度改革有机结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随着四川省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不断深入.城市房屋拆迁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由此引发的矛盾纠纷不断增加。化解好城市房屋拆迁矛盾纠纷.事关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成败.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大局.笔者就此问题.谈谈几年来化解此类矛盾纠纷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和谐成都     
《中国监察》2009,(3):22-25
2009年1月1日,细雨滋润下的四川成都,恰如一幅别有韵致的美丽图画。只是,在成都市民的心中,另有一幅更宏伟壮丽的画卷:在成都全域1.24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绘制的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画卷。从2003年成都就开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尤其是2007年6月成都被列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经过1200万成都人民齐心相绘,  相似文献   

8.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2007年6月,成都市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因地制宜,系统地实施以“三个集中”、“六个一体化”、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统筹城乡发展措施,成都律师也在这轮改革实践中,发挥职业优势,  相似文献   

9.
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将重庆市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改革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加快农民工城市化、市民化步伐,但由于户籍管理制度与市场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城市农民工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需从户籍管理、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制度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0.
高柱 《政府法制》2011,(7):20-21
2010年11月16日,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四川省成都市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成都市将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消除隐藏在户籍背后的身份差异和公民基本权利不平等现状,计划到2012年实现成都全域  相似文献   

11.
土地问题涉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建设进程中,重庆各区县都相继出台了促进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与此同时,涉农土地领域职务犯罪案件时有发生。对涉农土地领域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进行分析,从检察机关职能角度提出查处和预防对策,是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亟需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一是要解放思想、突破自我。全院干警要敢想别人怕想之事、敢做别人怕做之事、敢做别人未做之事、敢做别人难做之事,敢做法律未禁止之事。立足垫江县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实际和垫江检察院的特色,敢为人之先,勇争一流。  相似文献   

13.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反腐倡廉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一个鲜明而突出的亮点。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反腐倡廉建设,为促进和推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开创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局面提供政治和纪律保证。  相似文献   

14.
声音     
《法人》2007,(7):8-8
中纪委印发严禁利用职务便利谋取不当利益规定,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对外资开放无限制,中国首次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最高检着手修订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反洗钱新规8月1日施行。  相似文献   

15.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化解二元结构的改革与发展的系统性试验工程,此举已然跨越了基层乡镇后农业税时代的财税桎梏,以期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创新、拼缝与叠加优势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使后农业税时代的乡镇财政困局在一个厚实而宏大的背景中实现城乡社会结构功能耦合的稳态社会目标。践行此目标无疑应是多维度透视城乡分隔渐行渐远的脉络与因果,进而"破门拆墙"拉近城乡距离,并依赖财税法制变革的管径,运用社会主义制度内在的积极再干预理念和社会结构理论的内生动力,推动城乡多维统筹互动发展,而不是无视历史沉疴单向度地推行经济或财税或户籍等制度变革。  相似文献   

16.
薛春芳 《行政与法》2007,(10):53-55
浦东要以"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突破城乡分割制度、统筹城乡发展为重点,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要积极探索和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推进"三个集中",探索城乡功能开发一体化;深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探索城乡保障体制一体化;整合社会资源,探索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探索城乡就业体制一体化。通过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分割的制度性障碍,为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7.
围绕市委关于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新农村建设、库区产业发展、“一圈两翼”建设以及非公经济发展等重大部署,及时制定服务举措,充分运用打击、预防、监督、保护等手段,在服务发展、促进和谐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18.
刘星 《法律与监督》2007,(12):33-33
党中央将重庆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部署的伟大实践,这对重庆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在这个建设的进程中,法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需要加强改革。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司法》2007,(10):108-108
7月11日,成都市司法局召开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服务主题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会后,县司法局分别召开局党组会、中层干部会和全局动员大会,出台了十七项服务措施。主要内容是:  相似文献   

20.
继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之后,2007年6月,经国务院同意和有关部门批准,重庆和成都两市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标志着党中央、国务院将通过城乡改革试验区建设,使西部地区真正实现改革有新突破,发展有新进步,西部大开发将从打基础为主开始转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是中央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