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敢思     
“学源于思”。怎样开发学生的思路呢?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哪怕是错误的问题,不要指责学生。例如,有一次,我讲公开课,在讲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一框后,要求学生分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理,有一个学生问道:“有米做饭还叫什么巧妇呢?我看到一个资料讲要找米下锅该怎么理解”?我当时说“没有准备”。事后,另一个学生告诉了这个学生的家长,该生受到了家长训斥。我知道后立即向这  相似文献   

2.
一、解好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的特点是,在若干题肢中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其余均为错误题肢。一般题干与题肢是对等关系,题干与题肢的连结语多为“是”、“指”等。多数情况下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的认识能力,有时也考查理解能力。例如:生产力是A、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力B、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C、协调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能力D、人类适应大自然的能力评析:此题B项正确,A项和C项是干扰题肢。这里不单纯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也考查理解的层次。生产活动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它不包括改造人类社会,因此A项不能入选…  相似文献   

3.
第一道是第15题。这是一道单项选择题,国家教委命题组规定的应选答案是C。这道选择题BD两项明显错误,可以略而不论。C题肢不大符合题干的原意。其原因是:日本议会实行参议院、众议院两院制(见吴少荣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出版的高中三年级教学参考书第IOZ页)。日本议会选举不仅包括众议院选举,还包括参议院选举(参议院选举的结果对区分执政党和在野党的作用暂且不谈),所以,不能由题干内容推导出“日本以议会选举的结果来区分执政党和在野党”。再说A题肢“日本由一党制变为多党制”,这个观点不适宜作高考选择题…  相似文献   

4.
第一道题是第16题。这是一道单项选择题。国家教委命题组规定的应选答案是C。这道题AB两项不选是正确的。关键是对题干“满招损,谦受益”这句古语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导致学生对C和D两项题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满招损,谦受益”这句古语的含义是“骄傲自满招来损失,谦虚谨慎受到益处”。如果把“自满”和“谦虚”作为意识范畴的话,那么,依据现行高二思想政治教材“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的观点,C题肢是应选的正确题肢。但是,如果把“自满”和“谦虚”作为物质性的实践活动的范畴时,进一步考察造成“满招损,谦受益”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辨析是新课标规定的基本任务类型,辨析类选择题是选择题命制实践中的重点题型。情境和辨析任务是辨析类选择题题干的基本结构,价值判断、观点本义、观点引申义、价值选择与行动是辨析类选择题选项(题肢)的基本布项角度。当前命制辨析类选择题应注意情境不应过度复杂,同时价值迷思情境要显性化,还要防止学生过度解读,最后整题应凸显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6.
“真理是客观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之一,是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前提得出的必然结论。”真理是客观的”的观点在整个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讲清楚这一问题就能划清  相似文献   

7.
不定项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多,对能力的要求高,可说是“观点尽在书中,取材全在书外”,如果不具备一定的能力和掌握一定的思路,要解好题是颇困难的。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变式理论解答不定项选择题,是一条不容忽视的思路。所谓变式,就是提供给学生各种材料或事例,并不断变换呈现的形式,以便区别非本质的属性,而突出本质属性。从选择题题干的内容和要求这个角度,可以对不定项选择题作不同的变式。(一)原因型这种变式的特点是:题干的观点鲜明,指示性十分明显,要求题肢对题干作出原因分析,解此类题的关键是要把握好题肢与题干的因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近三年高考政治试卷的分析,不难发现高考试卷中的哲学常识分值悄然上升,考查形式也略有变化。古典名句成了政治或文科综合选择题题干的重要素材,该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名句哲学原理的把握。笔者希望通过对一些古典名句的赏析,帮助学生系统把握哲学常识的重要考点。一、点击古典名句例1名句选释:“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该句出自《史记·货殖列传》,其意是基本生活有了充分保障,老百姓才能有礼法观念、荣辱意识。考点透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拟题新探     
在思想政治课考核实验工作中,我们发现,由于试题缺乏新异性、趣味性、能力测定性和教育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考试不大喜欢,由此产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厌烦情绪、学生形容政治课的考试是“只要闭门三天,背下满山红叶(指老师在书上给学生划的重点),平时不学,也能捞个好分”。确实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平时上课不听讲,考试时用这种方式来应付考试。这样一来,思想政治课教学情况极不受学生重视。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对拟题中有关新异性等几个问题做了一些新的探索。一、关于新异性。新异性是指所出试题不雷同于教材上的题或照般框题、概念和原理的提问。比如书上阐述为“物质和意识关系”,教师拟题为“简述物质和意识关系”我们称之为照搬式提问。因为这种题学生只要背出书上的条  相似文献   

10.
一、答案不唯一选择题是怎样测试学生的能力的任何选择题都是由题干和题肢两个部分组成的,二者有机结合构成一个完整的题目。因此,这类题目对能力的测试,既表现在题干的设计上,又表现在题肢的设计上。 1.通过题干的设计来测试学生的能力。 (1) 从选择题的题目类型和题干类型的设计上,测试学生的能力。从题目类型的设计上,我们常见的有:单项选择题、最佳选择题、缺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由于选择题的题目类型不同,对题肢的选择要求也就不同。  相似文献   

11.
“无线电”两个学生在剑桥大学学习电子工程,一个来自埃及,一个来自印度。埃及学生对印度学生说:“你知道吧,最近在尼罗河边发掘出成捆的电话线,这证明埃及人早就发明电话了。”印度学生立刻反击:“前段日子我国在恒河边也进行了挖掘。”埃及学生忙问:“发现了什么?”印度学生说:“什么也没有发现。”埃及学生刚刚喜形于色,印度学生接着说“这充分证明,印度人早已经发明了无线电。”印度学生“发明了无线电”的认识来源于在恒河边的挖掘结果是“什么也没有发现”,这种“无中生有”是典型的唯心主义“意识决定物质的观点,是错误的。在人类认…  相似文献   

12.
耳听八面     
冯异(重庆出版社编审)今年高考语文试题中有两个错误。第一个错误出现在语文试题第一卷第三大题,“得克萨斯州“写作“德克萨斯州“;第二个错误出现在试卷第一卷第二大题第16道选择题,在A项的叙述中,“砥砺名节“写作“砥励名节“。《重庆晚报》的记者为此特别查核了《辞海》、新华社译名库和《现代汉语词典》,正确的写法应该是“得克萨斯州“和“砥砺名节“。但当他采访“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有关人士“时,得到的回答却是“这两处不能算是错误。首先,国外名字的翻译主要是音译,两个‘DE’字发音完  相似文献   

13.
文科试题18题(和理科17题内容相同)是一道不定项选择题。这道选择题题干的含义容易产生歧义,使考生在选择正确题肢时无所适从,因而是不科学的。现将本题分析如下: 试题内容是:“某公民因笃信宗教,常去教堂参加宗教活动,并去公园、广场、学校等场所向  相似文献   

14.
意识与物质的关系,是哲学所要考察的最基本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认为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这里,着重谈谈在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时,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一在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时,必须先把握它的确切含义。往往有的同志把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反作用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完全等同起来,当作一回事,有些教材对这三者也没有作严格的区分,甚至有的关于哲学问答的书籍认为“意识的能动作用,也叫主观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或者叫意识的反作用”。这是不确切的。应当说,意识的反作用,是意识的能动作用的重要  相似文献   

15.
有句古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是没有米,再能干的妇女也做不出饭。后人把它比喻成缺少必要条件,再能干的人也很难做成事。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这就很自然地使人联想到统战工作。你这边统战干部练达能干、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个个如“巧妇”,他那边...  相似文献   

16.
选择题,作为一种客观试题,能有效地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比较能力。由于一些同学对这一题型的解答不很重视,且答案具有唯一性,所以,部分同学的失分现象比较严重,得分率不高。因此,选择题的解答也是影响中考思想品德取胜的重要因素。做好选择题,可用"三审法"。一审题干,即审读题目,理清题干内在的规定性,特别是题干的关键词语所涉及的内容,明确该题要选择哪(些)方面的内容。二审题肢,即审读待选项,分辨其正误、是否全面等。三审关系,即审题干与  相似文献   

17.
课堂设问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环节。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发明干千万,起点是一问”。而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通过课堂设问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根据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以下方面是比较重要的。一、设问要有启发性、思考性在教学中,启发性的问题是很多的,关键是教师要不断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去挖掘。比如,讲“物质决定意识”时,可提出“既然物质决定意识,那么鬼神观念从何而来?如果没有鬼神,为何会有鬼神之说呢对这一设问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重新回顾什么是物质和意识。同时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又比如,…  相似文献   

18.
选择题是通过一定的命题限制,使答题者所有的反应被控制在命题者规定的指令范围内,从而保证阅卷的客观性、一致性,是最能代表客观性试题的一种题型。它由题干和题肢两部分构成,题肢包括正确选肢和错误选肢。在命制方法上,往往用似是而非、似真似假的错误选肢对正确选肢进行迷惑、干扰,使学生真假难辨,藉此测量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程度,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或基本技能的掌握水平,或辨别、选择、使用、评价过程与方法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简要说明黑板画在政治课课堂上实现模象直观方面的作用。我在讲辩证唯物主义常识关于“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观点时,学生常常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从意识的内容来讲,它是物质的反映,即我们可以在外部物质世界中找到我们头脑中产生的一切意识的被反映者;那么,在人们头脑中产生的关于“鬼”和“神”的观念,也是一种意识,唯心主义的哲学,  相似文献   

20.
一、目的要求 1.在理论上,使学生对什么是全面观点应有一个了解。具体地要求学生能初步掌握普遍联系的观点、对立统一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从而能运用它,去分析人生有关问题。 2.在思想认识上,使学生能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矛盾。特别是在对待顺境和逆境这个问题上,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处理好个人与环境的关系。 3.在方法上,使学生懂得怎样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从而学会运用“两点论”看问题。二、教材分析这课书,修改后有三个框题,即什么是全面的观点、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矛盾,怎样坚持“两点论”。第一框题,告诉学生全面的观点,它包括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对中学生来讲应该掌握以下三个观点,即普遍联系的观点、对立统一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