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纪刚:“沈哥聊斋”主持人之一沈玮的不幸逝世,在广大聊友和残疾朋友中引起极大反响。那种悲痛在我眼前幻化成“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远在福建省长汀县的一位修鞋的残疾朋友用街头的公用电话打来长途,话音虽不清晰,但我听清了他说的4个字:我很悲痛。他的话道出了我们共同的心声。不仅仅是残疾朋友,在沈玮的追悼会上,一位网友  相似文献   

2.
翻阅此书,突然想起了一位残疾朋友说过的这样一句话:"我拥有很多,但我最珍惜的,是我拥有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在这本书中,残疾人朋友将他们各自的经历和感悟,痛苦与快乐,细细梳理,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3.
沈哥:《沈哥聊斋》开张以来,八方朋友自由畅谈,倒也自由自在。没想到,惊动了一位尊贵的朋友。前几天,我接到了山东省残联副理事长周克明的来信。对于常在斋中聊天的朋友来说,这回可来了大官了,一位关心残疾朋友的官。周理在信中对残疾朋友提出的关于残联建设的种种建议,给予了高度重视。沈哥我为能  相似文献   

4.
再学穿袜子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特别是髋关节强直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穿袜子成了较为突出的困难之一。曾有一位残疾朋友来信说,他自从髋关节变形强直之后,10多年来投再穿过袜子!我想,这样的障碍一定困扰着不少残疾朋友。 我20多年来深受髋关节强直的困扰,穿袜子几乎无法自理,总要家人帮忙。不久前与病友交流,学到一较为简便的自理  相似文献   

5.
我去酒仙桥街道开展社区康复的调研,干练而极富爱心的刘晓京理事长往楼群里一指,社区康复就在残疾朋友的家门口,就在每一位康复需求者的身边。于是我走进了那片楼群,走进了一个个令我流泪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章治安印象     
一个很炎热的中午,朋友约我去聚会。我照例问都有哪些人,他说,都是有头有脸的人,你来就是了。这是一位与我有多年文字之交的朋友,又有一年多没有见面,我只好遵命去了。朋友介绍大家时,不知道是有意忽略,还是无意疏忽,把一位企业家只轻描淡写地称为老板。什么企业,生产何物,讳莫如深。而这位老板,不苟言笑,一脸严肃。他只说过一句话,说不会喝酒,表示歉意。忽然,一位年轻英俊的先生丢出一句话,说这位老板只有一大爱  相似文献   

7.
与美国读者同游西藏张杰1994年6月,作为《今日中国》杂志社读者访华团的全程陪同,我和14位大西洋彼岸的美国朋友一起,赴西藏游览了一个星期。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尽管有些已不止一次到中国,但却没有一人去过西藏。行前,大家纷纷交换着各自与西藏有关的所闻所阅...  相似文献   

8.
功能棒     
我曾问一位朋友,他看到“我发明我快乐”这个栏目有什么感受,他说:“感动、心酸,感动的是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心酸的是这些简陋但实用的发明其实都有更好的代用品,只不过需要花很多钱。”也许是吧,但是人不能生活在对自己的感动和心酸当中,我为这些残疾朋友骄傲,因为他们乐观、因为他们积极、因为他们敢于实现、因为他们用哪怕有限的能力超越自我。就让我的这位朋友感动吧,残疾朋友们,走好自己的路,寻找自己的快乐。(唐汉)  相似文献   

9.
我曾不止一次地对妻子说:"其实你不懂残疾人的心。"每当听到这话,她总是睁大了困惑的眼睛:结婚这么多年,难道我们相知还不深?难道我对残疾人了解得还不够?作为残疾人的妻子,她对残疾人有一份特别的爱心,我的残疾朋友都视她为挚友。每逢乡里的残疾朋友到城里来找我,妻子总是忙前忙后,安排吃饭住宿……我说她不懂残疾人的心,着实让她委屈了好一阵子。妻子是个健全人,如果说她对我的残疾朋友们所做的一切,一开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位民间医生,用祖传验方“中西”治好了远近好几十位久治无效的胃痛、拉稀、溃疡病人。由于“中西”的奇特效果,深受患者的欢迎和称颂。我也是残疾人,深知残疾人的艰辛,更同情贫病交加残疾朋友的痛若,为此,愿献出“中西”,希望正在受此类疾病煎熬而无助无望的残疾朋友得以解脱。 “中西”配方  相似文献   

11.
前几天,我的一个客户联系我,说他的朋友有个案件需要找律师,尽管他已经推荐了我,但他的朋友仍然希望找一位男律师,所以想请我帮忙介绍一位。在工作中,女律师或多或少都会遭遇类似的性别歧视。但我们很少去讨论这个事情,因为在我们看来,这是个历史遗留问题。  相似文献   

12.
卢松松 《乡音》2012,(1):50-50
一位朋友的孩子大学毕业半年了,没有去找事,窝在家里,白天睡觉,晚上上网。最近跟他父母要钱,想去美国游学,朋友来问我该不该让他去。我望着他苍苍的白发说:"你如果真的要为孩子好,让他去,但是不要给他钱。"我想到了我妹婿的故事。我妹婿是美国人,从小就想做水手,向往外  相似文献   

13.
一次与朋友聊天,无意中谈起了小说。朋友说,现在的小说家们都写些啥啊,如果要与生活相比,生活比小说精彩。我想说的是,货真价实的小说肯定比生活精彩。还听到一位史家说,历史是真实的,小说家无法用小说去演绎历史的真实。我想说的是,  相似文献   

14.
《精神文明导刊》2007,(9):60-60
在挪威留学期间,让我感触颇深的就是挪威人的诚信。 刚到挪威一个多月,我和一位挪威朋友开车去游玩。在一个超市旁停下来。朋友说要买两瓶水。我们进了超市,发现超市是没有一个人.我的第一疑惑是“营业员”去哪里了?朋友拿了两瓶饮料,按照价签,把钱放进了自动收款机里。  相似文献   

15.
那张照片呢?     
读汉川市委黄修平同志写西藏山南的散文集《高高的罗布莎》,勾起我再一次想到了山南、珠峰、布达拉宫……更有那张照片。2004年6月,我随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同志去了西藏。行前,有人告诉我:“到西藏比出国还难!”我问为什么,他说气候环境恶劣,特别缺氧,内地人很难适应。果然同行的有两位同志,仅在山南苦撑了一夜就不得不返回。我到了最该去的地方。那里是雅鲁藏布江的发源地,是藏民族的摇篮,是唐朝  相似文献   

16.
沈哥:各位聊友、残疾兄弟姐妹们,咱们这个小小的聊斋已经开了有些日子,屈指算来约两年有余,到斋中来的侃客总有300来位,接到的信件数以千计,沈哥我可就数不过来了。全国这么多残疾朋友,谁知道有多少朋友特爱看“聊斋”,有多少朋友特别烦“沈哥”,有多少朋友根本就不知道有《沈哥聊斋》这一号呢?甭管怎么说,沈哥我在此要向各  相似文献   

17.
还君明眸     
<正> 前不久我在一次聚会上听一位朋友说,两年前她在某家县城医院做了激光治疗近视的手术,可是两年后发现,她的视力又开始慢慢下降了。去医院询问,医生却给了她一连串听也听不懂的专业解释。朋友十分后悔,早知道就不要贪图一时方便而应该跑正规医院或品牌眼科去做了。当时,在座的另一位朋友说,这样的手术在杭州,应该数明视康眼科在技术上更优越。我也足个深度近视眼,早就想脱离成天佩带眼镜的苦恼了,可心里总是有点担忧,怕找错了医院做坏眼睛。毕竟,对一位女性,尤其是职业女性来说,有什么比拥有一双清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位儿麻患者,双下肢重度残疾,曾从医多年,现在基层残联工作。自身疾患的体验,以及与众多残疾朋友的接触交往,使我发现,大多数儿麻后遗症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大,患侧肢体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恶化。这使已经历尽残疾磨难的患者又添新的忧虑和不安。我常与患者朋友们探讨这个问题,我认为,过度地使用患侧肢体是造成儿麻患者残疾程度进一步加重,甚  相似文献   

19.
我的一位商界朋友,45岁的时候,移居去了美国。他到美国后三个月,就去移民局申请绿卡。一位比他早先到美国的朋友好心地提醒他:“你要有耐心等。我申请都快一年了,还没有批下来。”他笑笑说:“不需要那么久,三个月就可以了。”三个月后,他去移民局,果然获得批准。他的朋友知道后,十分不解:“你年龄比我大,钱没有我多,申请比我晚,凭什么比我先拿绿卡?”他微微一笑,说:“因为钱。”“你来美国带了多少钱?”“10万美元。”“可是我带了100万美元,为什么不给我批反而给你批呢?”“我的10万美元,在我到美国的三个月…  相似文献   

20.
朱文杰 《乡音》2012,(4):50-50
因为共同的摄影爱好,我认识了一位同城的朋友。他有一个习惯,每到周末,总是喜欢到山里去采风,且已经坚持了数年,这不禁让我惊讶。追问后,他说了句让我思考良久的话:"我们需要停一下。"原来,朋友幼年时离开农村进入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