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覃业柏 《世纪桥》2009,(15):25-26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期、新阶段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贯彻和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必须要首先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从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来看,它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立场;从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来看,它体现了唯物认识论实践的观点;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要求我们要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问题。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蕴含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确立,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认识和实践统一的观点;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体论的基本观点;科学发展观全面发展的观点,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科学发展观注重可持续发展,就是坚持了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观点;“五个统筹”的要求,正是坚持了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和系统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是对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观点的高度概括,科学发展观是十七大精神的灵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吸收和借鉴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系统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4.
徐根义 《实践》2009,(3):9-11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发展理论成果.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是进一步深刻理解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前提.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是多方面的,内涵十分丰富,牢固确立唯物观、群众观、全面观、联系观、发展观,抢抓发展机遇,大力促进人本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创新理论观点的集中体现.全面和准确地把握这些创新性理论观点,对于我们更加自觉地投身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5.
高学堂 《党史博采》2008,(11):13-13
科学发展观是对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观点的高度概括;科学发展观是十七大精神的灵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吸收和借鉴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系统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基本思想和发展规律,体现了构建和谐交通的目标要求,进而促进了新形势下交通工作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体现了普遍联系的观点和辩证发展的观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和矛盾观。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丰厚的人文价值和高效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周发源 《学习导报》2012,(24):20-21
理论创新是一个政党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源泉。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既是党的指导思想,又是理论创新的典范。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如下三方面的有机统一:实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是科学理论发展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继承与创新的过程,科学发展观就是这方面的成功典范。科学发展观继承了我党关于发展的一系列思想。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运用矛盾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来观察、思考和统筹当代中国的发展,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强调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8.
<正>科学发展观是推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就是学习它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基本立场是指根本价值标准,属于价值理性的范畴;基本观点和基本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蕴涵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它蕴含了辩证发展的观点和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蕴含了马克思主义的系统论、生态观和群众观。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它具有极为深远的理论价值和鲜明的实践价值。科学发展观是统领全局的指导思想,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行动纲领。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思想灵魂。  相似文献   

10.
余显礼  王力钢 《探索》2004,3(5):66-68
科学发展观就是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科学发展观。但是,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有其时代性。每个时代的哲学都有其自己的特点。社会主义革命的辩证法是以矛盾斗争观点为根本特征的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建设的辩证法是以普遍联系的观点为根本特征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1.
张红宇 《理论导报》2006,(12):30-31
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指导我国发展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本文围绕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基础、以人为本和五个统筹等内容,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层面,初步阐发了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以人为本”的观念坚持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体论和人学思想、“全面发展”观念坚持和具体化了唯物辩证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重要观点、“协调发展”观念坚持和具体化了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和系统论的观点、“可持续发展”观念坚持和具体化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的观点等五个方面,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13.
夏玲 《党史文苑》2006,(11):50-51
本文从科学发展观形成于人类发展实践与西方发展观演进,党领导中国发展实践与科学发展观演进的两个交汇点上,着重论述了邓小平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基础,科学发展观是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凝结、升华与创新,以及科学发展观的中国特色等观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科学发展观形成于人类发展实践与西方发展观演进,党领导中国发展实践与科学发展观演进的两个交汇点上,着重论述了邓小平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基础,科学发展观是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凝结、升华与创新,以及科学发展观的中国特色等观点。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提出后之所以得到社会和学界的热烈拥护和高度评价,首先是因为有"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科学发展观里将其作为第一语来宣示,使人耳目一新。尽管从实质上说,"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但是在相当长时期这个观点被淡化了。因此,在科学发展观中提出"以人为本",使这个思想  相似文献   

16.
董振华在2007年第6期《党建》杂志上撰文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成果。我们要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1、科学发展观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对“什么是发展”问题做出了科学回答。科学发展观坚持唯物辩证法质变和量变相统一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09,(4):25-25
科学发展观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形成坚实有力的保障。就作风方面的保障而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领导干部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科学发展观既是一种理论观点、政策选择,又是一种行动指南、发展战略,必须见之于实践、行之于当前。  相似文献   

18.
王员  祝黄河 《求实》2012,(10):4-7
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在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得到了检验、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新理论。深入研究和科学概括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的新发展,是科学发展观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我国经济社会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现实需要,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继承、丰富和发展的全新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是唯物史观历史主体论的深刻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辩证思想的特征;统筹兼顾的方法蕴含了唯物辩证法系统思维和矛盾观点的理论特征。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般进程的理性认识,是对社会发展问题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的显著特点是连续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