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土规定”是基层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一种复杂现象,其盛行消解了国家政策的执行效果,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更是暴露了少数基层执行主体权力任性妄为的思想。探究发现,政策目标难以度量、本位主义、政绩观扭曲以及有效监督不足等是导致基层执行主体扭曲政策的原因。对此,可通过完善政策设计、理顺利益关系、提升执行主体素质、强化监督问责等措施,实现对“土规定”的系统治理。  相似文献   

2.
"政策变形"是我国基层治理的常见顽疾,主要体现在政策执行形式化、政策内容曲解化和政策方案机械化三种形式,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现代基层治理体系。要防治"政策变形"就要建立多元主体有效沟通的制度化平台,改革行政职责权限配置、推进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建立规范的政策执行评估体系、规范监督问责机制,全面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合意、高效和有力的政策执行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手段和宝贵经验。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政策执行力提升不仅是改革深入推进、改革举措落实的重要保障,其本身更成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可以避免出现"小举措背离大方向"的累进式偏离风险,确保改革的正确方向和人民立场,是提升政策执行力的方位策略;强化对政策执行主体执行信念、执行本领和执行空间的培育优化,可以保证其在复杂艰巨的改革任务中精准、全面、透彻地理解政策、落实政策,是提升政策执行力的主体策略;构建执行环境、执行资源、执行工具、执行文化的全方位保障体系,促进政策执行协同优化、保障执行资源共时多点投放、实现执行手段多频段科学回应,并以科学化、市场化、人本化为导向营造崇尚实干、保障执行的文化氛围,是提升政策执行力的保障策略。  相似文献   

4.
农村妇女参政困境的政策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在村级治理的政治资源分配中,农村妇女仍处弱势地位,在农村权力结构中仍属边缘阶层。这种困境制约着农村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正是对政策主体、政策目标以及政策工具选择中的路径依赖导致了中国农村妇女参政的局限性,而解决这一问题不能仅仅"头疼医头,脚痛医脚",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纳入决策主流,明确政策的价值目标,加强对政策执行的监督。  相似文献   

5.
<正>据不完全统计,近岸海域的主要污染物80%以上来自陆源排污。因此,加强陆源污染物向近岸海域排放的管理,统筹陆地与海洋保护,把海洋环境保护与陆源污染防治结合起来,做好生态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是当前沿海地区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推进陆海统筹,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涉及领域宽泛、涉及部门众多、统筹协调难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6.
浅析欧盟能源政策与中欧能源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的能源政策制定和执行都有别于单一国家。欧盟能源政策的制定,包括部长理事会决策模式、共同决策程序模式和欧盟委员会决策模式三种形式,具有多层次决策和权力制衡、成员国略占权力优势的特点。欧盟的能源政策执行,则具有明显的双主体特点。欧盟委员会代表欧盟执行统一的对外能源政策,并监督欧盟内部能源政策的执行。欧盟各成员国是欧盟能源政策的具体执行者。中国要深化与欧盟间的能源合作,必须掌握欧盟的能源政策制定和执行特点。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确保司法公正高效权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司法的本质和最终目的在于实现公平正义。"[1]人民法院执行工作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环节,各级人大常委会作为监督主体对本级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开展常态监督至关重要。各级人大常委会职权多、人力有限,在监督空间上难以亲临执行现场,在监督时间上难以长期投入,如何对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8.
腐败是政策执行的不作为。政策执行不作为的主要原因是政策存在一些缺陷,公共权力私有化和政策异化。解决这些问题,要实施官员道德法、人民监督法和新闻媒体监督法,这有利于对政策执行者进行有法可依的监督;同时要求政策执行过程的程序化和公开化,加强对权力制约制度的建设,这样就有利于促使政策执行顺利进行,更重要的是有利于预防和治理腐败。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扶贫模式。在长达40年的扶贫开发进程中,中国扶贫开发政策理念、参与主体、手段、瞄准对象与机制都有了很大变化。文章通过对中国扶贫开发政策的回顾总结,认为贫困表象认知、致贫原因认知有显著变化,而扶贫价值理念则是稳中有变。参与主体与手段方式变迁充分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完善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变化最大的是扶贫开发瞄准对象日益走向精准与多元化。我国扶贫开发政策未来应该坚持"兜底保障是基本、创新发展思路与方法是核心、补偿型政策是补充"的三大导向。  相似文献   

10.
在环境治理中,不论是在污染的事前防范,还是污染过程中的处罚与约束,抑或是污染之后的补偿,都可以找到相应的政策工具。但在中国自然资源开发中,因企业的国有属性和资源型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使因资源开发而导致的负外部性难以得到有效治理。该文比较几种常用的治理手段对中国矿产资源开发企业负外部性治理的适用性,并探析合适的政策工具与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1.
唐要家 《长白学刊》2021,(1):106-113
数字经济发展要求对传统监管体制进行重构,通过监管体制创新来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监管体制创新的基本导向为:始终坚持审慎包容的基本原则,将促进开放共享和鼓励创新作为政策基点、维护市场竞争作为政策重心、确保监管体制与政策动态有效作为政策理念。中国数字经济监管体制创新的基本路径为:建立相对完善的监管法律体系,构建"平台+政府"双中心协同监管的治理主体结构,形成与数字经济相适应的监管机构体制,实现审慎包容监管原则制度化,创新监管实施体制和政策手段。  相似文献   

12.
宽严相济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刑事司法政策,正确、充分运用这一政策,对于充分发挥《刑法》保护与惩罚功能,减少社会矛盾,打击预防犯罪,促进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宏伟区检察院近几年来的工作实践,笔者对基层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就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监督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雅琴 《桂海论丛》2013,(6):104-109
2013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实施的《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再次将人们的视线引向政府对资源环境监管职责的落实:环境监管失职将受到严惩。在资源环境监管领域,目前我国立法只规定了行政监管责任,对有关行政监管权力行使的行政检察监督却缺乏相应的立法。加强行政检察监督,有助于促进政府依法严格履行保护资源环境、防止有关权力滥用的监管职责。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赋权的理念,阐述了赋权性别政策的概念及其特点,通过对中韩推动性别平等,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公共政策进行赋权性分析以及国家层面执行机制的比较,指出,增强政策的赋权性是值得中国重视的政策创新点。作者认为,应基于中国国情深刻理解赋权妇女的理念,并将其融入法律政策及实施过程之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赋权途径,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阻滞的制度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淑影  于芳 《桂海论丛》2006,22(2):39-42
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公共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阻滞现象,严重影响政策目标的有效实现。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个向度分析执行阻滞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着重从权力配置、监控制度、沟通机制、意识形态投入等角度探讨解决对策,不啻为克服公共政策执行阻滞的有效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在坚持中央侨捐政策的同时,也因地制宜地制订了一些相关的条例法规。有关部门并以合理引导侨捐流向、做好侨捐表彰工作、进行侨捐项目数据库建设、认真整改等手段,推进侨捐政策的落实,实践中并已初显成效。但与此同时,在落实过程中也存在着观念滞后、监管不力等问题,并因此而影响到福建省侨捐事业的顺利发展和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需要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17.
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土地整治工作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土地整治工作是土地整治实施模式创新的重要方向,也符合国家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要求。有关地区关于开展合作社承担土地整治工作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合作社管理不规范、与现行规定不符合、相关支持政策不配套和实施监管制度不健全等问题,需要从加强制度建设、创新项目管理、做好政策配套、强化监督指导和扩大宣传示范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有序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土地整治工作,持续创新土地整治实施模式。  相似文献   

18.
随着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的颁布,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不断发展、完善。新刑诉法对于侦查讯问监督方面的规定较以前有很大进步,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待提高。通过对日本和韩国的侦查讯问监督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日本和韩国侦查讯问监督的特点,指出我国可以借鉴的方式,借此以推进我国侦查讯问监督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In recent yea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dia and the foreign policy-making process in China has become more interactive and even a typical symbiosi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onduct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this very dynamic and changing relationship in the context of Sino–Japan relations. It argues that the Chinese media helps shape the agenda for foreign policy makers, narrow down the set of policy options, change the pace of policy making and implementation, and influence the direction of the final decision. Yet more often than not, the government still controls and regulates the reporting by the media on foreign policy issues. Once the media is perceived as going too far, the government never hesitates to rein it in through various internal and external mechanisms.  相似文献   

20.
廉政政策执行是指廉政政策方案被采纳后,由政策执行机关把政策方案转变为现实的过程。公民有序参与有利于政府行政诚信的构建,提升廉政政策执行的认同,增进廉政政策执行的协调,消减廉政政策执行的偏差,强化廉政政策执行的监督。加强政府行政诚信建设,促进公民有序参与廉政政策执行的策略包括:塑造参与型政治文化,培育公民的参与意识;完善参与制度,保障公民的参与权利;实行阳光行政,拓宽公民的参与渠道;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