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商会瞭望     
《海内与海外》2013,(2):80-80
旨在为台湾中小企业来大陆投资发展提供协助和服务的台湾侨商联合会于1月22日晚在台北举行成立大会。中国侨联主席林军为该会成立发了贺电。林军在贺电中表示,两会今后共同致力于推动海峡两岸侨界交流和经贸往来,进一步加深互信,深化共识,增进友谊,携手为实现海峡两岸的共同繁荣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2.
《海内与海外》2007,(7):F0002-F0002
7月4日,2007两岸侨联“和平与发展”论坛在福建厦门隆重开幕。中国侨联主席林兆枢,中国侨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林军,中国侨联副主席林明江、李本钧,台湾侨联总会理事长吴振波,以及厦门市领导刘赐贵、欧阳建、詹沧洲、陈联合等出席欢迎晚宴,与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侨界代表以及大陆省(市)侨界负责人400多人欢聚一堂.共同预祝两岸侨联和平与发展论坛成功。  相似文献   

3.
2013年5月15日至18日,由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国际关系学院、德国马克斯·韦伯基金会、德国佛来宝大学历史系和华侨博物院共同举办的“华侨华人与中国侨乡近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举行。来自德国、美国、新加坡、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们齐聚一堂,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先生曾经赞扬过,“华侨是革命之母。”实际上,华侨也是促进台湾经济繁荣的主要动力和支柱。第十二届世界华商贸易会议于1980年10月在台北市召开,有全世界五十二个国家和地区的华商代表五百多人参加。在这次会议上,台湾经济建设委员会付委员长王章清高度评价了华侨资本对台湾经济建设所作出的贡献。他说:“三十年来,华侨资本在台湾  相似文献   

5.
朱小平  陈权 《海内与海外》2006,(6):F0002-F0002,1
应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邀请,台湾华侨总会全球代表大陆参访团于2006年6月5日访问大陆,这是大陆,台湾两地侨联一次重要的会晤与交流。6月6日两会在北京华侨大厦举行了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论坛。论坛洋溢着“同根、同源、同侨,亲情、乡情、友情”的氛围。  相似文献   

6.
“不知道曹燕灵是谁?——你在丹麦真是白呆了!”这是丹麦华侨华人中真实流传着的一句话。 “曹燕灵这个人很厉害,她可是第一个当选欧洲华侨华人联合会筹委会主席的女性。”认识曹燕灵的侨界朋友这样评价她。  相似文献   

7.
“华商”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概念,一般指具有中国国籍或中国血统、具有中华文化特质、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商人群体,其中包括港澳商人、台湾商人以及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中从事商业活动者。他们被统称为“世界华商”。从中国大陆走出去,正活跃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中国大陆商人,也在此研究之列。国际上有的研究者把在中国大陆的商人也称为世界华商的一部分,本文研究对象不包括这批商界人士。  相似文献   

8.
在亚洲“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华人经济也遭受了很大的损失。这里所说的“华人经济”系由(1)中国大陆经济、(2)中国大陆外华人经济组成,后者又包括①香港(已回归)、澳门(1999年12月20日回归中国)及台湾的中国人经济、②海外华侨华人经济。 从狭义上看,也许只有海外华侨华人经济才能称为“华人经济”,但由于它们相互联系着,所以从广义上进行探讨。这里不单就华人资本的动向,而是更广泛地进行观察。 虽说经济危机,但并非亚洲经济全都陷入了危机,仅从经济增长率及其他宏观数字来看,中国和台湾莫如说经济情况良好。新加坡虽然情况不好,但与其他东南亚国家  相似文献   

9.
蒋介石退守台湾以后 ,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饱受分离之苦。本是同根生 ,骨肉同胞日夜盼望团圆之日。当历史进入80年代末期 ,海峡两岸关系由紧张对峙转为沟通与对话 ,这主要是得益于中国共产党人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务实之举。尽管那时 ,中共方面曾多次发出和平的呼唤 ,希望两岸实现“三通”、“四流”等民间往来 ,然而台湾当局仍执迷不悟。1987年9月 ,台湾《自立晚报》策划了一次历史性的行动 ,冲破台湾当局的禁锢 ,秘密委派两名记者李永得、徐璐赴大陆采访。这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行动从决定到出发 ,只用了48个小时。出发前…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6月6日,作为第十届海峡论坛分论坛之一的2018两岸侨联和平发展论坛·海峡两岸暨港澳侨界圆桌峰会在厦门成功举办。来自台湾、香港、澳门和海外侨界的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凝聚侨心侨力,深化融合发展"的主题深入交流,为进一步扩大两岸侨界交往、深化人文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福祉、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贡献力量。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万立骏、副主席乔卫,福建省委常委、统战部部  相似文献   

11.
广西华侨历史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在南宁举行。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陈仁、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黄独峰,以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出席了成立大会。中国华侨历史学会秘书长方雄普同志专程从北京前来参加。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区各地的教授、学者以及热心于侨史研究的人士近七十人。会议收到论文与资料三十三篇。在大会上作学术发言的有十三人,他们就侨史研究与侨务工作、国内外研究华侨史的概况、广西华侨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二次大战以后华侨、华人社  相似文献   

12.
该书画作品集近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由五百余幅优秀作品中,筛选出三百余幅精品汇集而成。为庆祝中国侨联成立五十周年,海内外侨界书画艺术家在短短几个月里就创作了上千幅作品,其中最长者年逾九旬,最幼者为十几岁之小书画家。该书画作品集的出版,是侨界艺术家们多年来努力的结果,也成为侨界书画艺术家的一次整体展示。中国侨联主席林兆枢为该书画作品集作序。  相似文献   

13.
《海内与海外》2008,(12):28-3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持续进步,新华侨华人、留学人员回国寻根探亲、创业就业、定居等情况逐年增多,尤其是以留学回国人员为主体的新华侨华人成为我省侨界正在崛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这个的资源,特别是如何组织管理回国创业办实业、企业的新华侨、留学生,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构建和谐侨界,促进侨联事业科学发展,这是省侨联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21世纪来临时的世界经济与亚洲经济、华人经济。21世纪终于到来了。由于是新世纪的开端,本文拟从更长远的观点来考察进入2l世纪后的动向。虽然题为“亚洲经济与华人经济”,但主要还是注重于后者,前者仅作为后者的前提简单地提一下。不过,后者不仅仅是亚洲,而是全世界的华侨。标题的“华人经济”如以往那样指的是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海外华侨华人的经济。但这里主要论述中国大陆以外的华人经济。  相似文献   

15.
海外侨胞是炎黄子孙,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 (海外华人是我们的亲戚,娘家在中国 ),关心、维护海外华侨的正当权利和利益是关心民众利益的一部分。在诗人十多年的外交生涯中,诗人足迹所至,都热情关心当地侨胞的利益和命运,带去祖国的慰问和关怀,给华侨以极大的鼓舞,在海外侨界产生广泛的影响,赢得广大华侨的尊敬。   黄遵宪是第一个以诗歌形式反映海外华侨生活状况的诗人。《番客篇》,是长篇叙事诗。诗歌以华侨婚礼为背景,通过对婚礼场景的描绘和蒜发叟对几位来宾经历的介绍,真切地反映了十世纪我国南洋华侨生活的各个侧面…  相似文献   

16.
春节前夕,中国侨联假北京华侨大厦,举行首都侨界医务工作者联谊会。中国侨联副主席何添发、黄军军出席,热忱欢迎近百名莅会的在首都各大医院颇负盛名的医学专家、学者和权威人士。位于华侨大厦的二楼多功能厅,华灯溢彩。中国侨联联络工作部部长王瑞美和副主席黄军军先后致辞,衷。C感谢首都侨界医学工作者连续七年争相参加由侨联组织的医疗队,深入到偏僻的华侨农场和侨乡送医送药送温暖。国家卫生部、外交部等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也讲了话,送上新春的祝福。参加联谊会的首都侨界医务工作者演出了活泼而富于“侨”色的节目。联欢会在动…  相似文献   

17.
由厦门大学和中国华侨历史学会联合主办的华侨华人研究国际学术大会,于1996年11月19日至21日在厦门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的主题是:世纪之交的海外华人:回顾与展望。出席此次会议的正式代表166人,其中国内代表110人,他们来自15个省市;海外代表56人,他们来自15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大会收到论文近百篇,内容涉及到华侨华人历史、现状、前瞻等方面。新加坡东亚政治经济研究所主席王赓武教授、厦门大学副校长郑学檬教授,分别在大会上发表了主题演说。前者论新旧民族主义与海外华人,后者谈中国研究华侨华人的概况。与  相似文献   

18.
《海内与海外》2020,(2):34-35
安徽省侨联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积极响应中国侨联号召,于1月26日(农历大年初二)向海内外侨界发出倡议,1月29日发出紧急呼吁书。一时间,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和皖籍侨团快速行动起来,纷纷来电来函了解捐赠渠道,并积极发起募捐,一份份爱心从海外传来,彰显出侨界“爱国爱乡”的大爱情怀。  相似文献   

19.
1979年中国大陆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利用外资”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吸引海外华侨、华人在中国大陆投资更是“利用外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本文拟通过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大陆经济关系的一个侧面,从海外华侨、华人在中国大陆直接投资的角度,对近十年来海外华人在中国大陆投资的发展变化、投资特点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前景等方面进行论述分析,并与近代华侨在中国的投资进行对比,提出一些看法。一、海外华人在中国大陆投资的发展变化据中国对外经贸部外资局提供的数字显示:“中国在实行对外开放的九年(1979—  相似文献   

20.
一衣带水、血脉相连。百年前曾在台湾高雄任知县的中原人曹谨 ,因其勤政爱民 ,至今仍被台湾人民深深地怀念着。在李登辉大搞“台独”的今天 ,台湾百姓自发来到曹谨故里 ,寻拜曹知县的墓地———台胞求助大陆急寻希望回归 ,盼望团圆。正当海峡两岸同胞共同声讨李登辉妄图分裂祖国的“两国论”和“特殊两国论”之时 ,1999年8月4日 ,台湾高雄县观光协会名誉理事长林运臣、理事长黄承城、总干事郑温乾等急电河南省旅游局 :高雄县(清朝时称凤山县)清道光年代知县曹谨(道光十七年至二十二年 ,即公元1837年至1842年)在任期内政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