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共二大是共产国际存续期间唯一一次没有共产国际代表参加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独立自主进行革命的最初尝试。虽然中共二大形成的若干决议实质上在随后由共产国际代表提议召开的西湖会议上被强力扭转,但是中共二大所制定的革命纲领是中国共产党人按照马克思理论的指导独立完成的。这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中共二大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自主解决中国问题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2.
中共二大:陈独秀应对马林和共产国际的一次紧急会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洪 《党的文献》2012,(1):80-86
为了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加入中国旧民党的主张,陈独秀趁乌林回莫斯科之时,紧急召开中共二大,以致代表未经正式推选,各地代表不均衡,代表人数少,起草文件仓促,共产国际代表未能出席。这次大会通过了关于建立国共联合战线的宣言,强调无产阶级政党的独试性,明确了两党只能进行党外合作,并通过了党的纲领,区别了国共两党不同的宗旨等,均是反驳马林关于国共两党党内合作的提议。马林在得到共产国际支持后,出席了两湖会议,迫使陈独秀等放弃了二大的原定政策。同时,共产国际作出“指令”,对中共二大采取了否定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苏杭 《党的文献》2013,(1):79-83,118
中共二大是陈独秀等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必然结果,是党的历史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中共二大前,陈独秀坚决反对马林关于国共两党进行“党内合作”的提议.但在列宁和共产国际的启发和推动下,以及考虑到国内形势的变化,陈独秀对国民党的态度发生转变,向国民党表现出了合作诚意,并在中共二大上规定了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党派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原则和实施计划.虽然中共还没有接受马林“党内合作”的主张,但毕竟在联合国民党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中共二大确定同国民党实行合作的原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4.
陈王超 《世纪桥》2023,(2):56-59
中共二大是党的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会议,为党的建设、完善和发展都奠定了基础。中共二大通过了一系列决议案,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作了详细分析,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常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继续完成中共一大的建党任务;推动了民主的统一战线的形成,为中共三大确立国共合作提供理论准备;完整地制定了党的章程,健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结构;通过了加入共产国际的决定,共产国际为中国共产党后续的发展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也推动了国共之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5.
《党史文苑》2014,(8):33-33
中共二大到六大通过的五个党章为什么没有总纲部分?传统的观点都认为,是由于中共二大决定加入共产国际的原因,作为共产国际的基层组织,共产国际的纲领和组织原则,就是中共的纲领和组织原则了,这就是决定中国共产党从二大到六大通过的五个党章没有总纲部分的主要原因。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后,中国共产党才有了起草一部带有总纲部分党章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陈独秀在一生64个春秋中仅仅去过两个国家——日本和苏联。青年时代他曾五次前往日本留学.主要是为政治避难并寻求真理。1922年11月至1923年1月.陈独秀曾经率领中共中央代表团远赴莫斯科参加了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这是陈独秀一生中第一次前往苏联也是最后一次出国之行。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瞿秋白,一生大起大落。他的经历和才华一度使他成为最受共产国际欢迎和重视的中国革命者。他是中国第一位赴苏俄采访的新闻记者;他协助共产国际代表,促成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他反对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八七会议"之后,成为了中国革命的掌舵人。然而,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之后,他却被迫退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屡遭王明一伙的打击和迫害,这一切,都与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正中共二大到六大通过的五个党章为什么没有总纲部分?传统的观点都认为,是由于中共二大决定加入共产国际的原因,作为共产国际的基层组织,共产国际的纲领和组织原则,就是中共的纲领和组织原则了,这就是决定中国共产党从二大到六大通过的五个党章没有总纲部分的主要原因。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后,中国共产党才有了起草一部带有总纲部分党章的条件。这样,1945年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六部党章,就成了中国共产党有史以来第一部  相似文献   

9.
张家康 《世纪桥》2000,(2):55-57
1921年至192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五次代表大会,陈独秀相继当选为书记、委员长、总书记,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袖,年青的中国共产党也因此踏上了开天辟地、继往开来的艰难历程。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作为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的陈独秀和李大钊都因故不能出席这次代表大会,陈独秀让陈公博带来他致会议的信件。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也参加了会议。张国焘宣读了陈独秀致大会的信。信中说广东教务繁冗,实在难以抽身参加会议,自己虽已提出辞呈,但是目前尚未批准,望与会代表…  相似文献   

10.
每月要事     
1921.7 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会议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1922.7 中共二大在上海举行,大会选举了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被推选为委员长。 1924.7 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在广州正式开学。  相似文献   

11.
关于大革命时期陈独秀与共产国际的关系,党史界有两种观点:(一)共产国际的路线是正确的,陈独秀违背了国际路线,推行一条右倾投降主义路线,导致了革命的失败;(二)共产国际的路线是错误的,陈独秀只是执行了这条路线,国际批判“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  相似文献   

12.
《四川党史》2001,(6):19-19
据《武汉晨报》报道,今年8月7日是“八七”会议召开74周年纪念日,武汉市“八七”会议纪念馆最新展出了《共产国际的妥协政策》等解密档案内容。修改后的展版材料显示,在“八七”会议前召开的中共“五大”上,共产国际没有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共产国际仍要求中共与国民党合作,保持联合关系。除了这些新增的内容外,记者发现陈列中原有一些提法也进行了修改。在《重大转折》这一节的文字介绍中,过去说“八七”会议“坚决地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现在则修改为“坚决地…  相似文献   

13.
大革命后期党的路线的两次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革命后期党的路线是非,一直是党史界讨论的重要问题之一。多数学者认为:1926年12月中共中央汉口特别会议(简称汉口特别会议)标志着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形成,并在党中央占据统治地位,直至大革命的失败。也有学者认为:汉口特别会议基本上是正确的,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全党占统治地位的时间是1927年4月至7月①。笔者认为:大革命后期党的路线经历了从错误到正确又复错误的两次转折,即汉口特别会议所通过的决议是右倾机会主义的;1927年1月共产国际七次全会决议传达贯彻后,党纠正了汉口特别会议的右倾错误,回到正确的轨道;4…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是在共产国际指导和帮助下进行的。特别是中共二大正式决定加入共产国际,成为共产国际一个支部后,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的联系更加密切。考察共产国际有关史料,可以说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是以派驻代表的方式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1922年8月,为了贯彻共产国际关于党内合作的决定,中共中央在杭州西湖召开特别会议,李大钊出席了这次会议。会上发生很大争论,据与会者回忆,李大钊基本上赞成共产国际的意见。他认为有条件地加入国民党和中共少数领导人加入国民党为两党合作的桥梁,是实现中共二大既定政策的好办法。西湖会议最后决定同国民党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成为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共合作的转折点。在这个转折中,李大钊发挥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已走过78年的战斗历程,召开过15次全国代表大会。现根据史料记载,将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概况作一简介。干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市望志路树德里3号(现兴业路76号)召开(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与会的正式代表12人,代表个国50多名共产党员。另有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增、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共产国际远东局书记处代表尼柯尔斯基也参加了大会。大会的主要决议有:中国共产党党纲、关于党的任务的决议。大会选出中共中央局委员3人,他们是陈独秀、张国泰、李达。陈独秀没有参加这次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17.
徐世强 《党史博览》2009,(11):54-56
可以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曾经是在共产国际指导和帮助下进行的。特别是中共二大正式决定加入共产国际.成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后,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的联系更加密切了。从1919年成立到1943年结束,共产国际前后共召开过7次代表大会。有人会问:共产国际历次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都派了哪些代表参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是否有代表出席过共产国际代表大会?考察共产国际有关史料.本文就参与过共产国际历次代表大会的中共代表及其他中国代表,一并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国共两党采取党内合作方式被共产国际认为是中国大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但陈独秀从一开始就反对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1922年4月,他致信维经斯基提出了反对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六点理由。但是在共产国际的压力下,经过1922年8月杭州西湖特别会议、1923年6月中共三大,陈独秀被迫接受了党内合作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1922年,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先后领导召开一次劳大、团一大、中共二大三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三个大会之间有相互因承关系。一次劳大、团一大的成功召开,考验了中共的领导组织能力,统一了反帝反封建的思想认识,为召开中共二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个代表大会精神相承,通过的纲领和决议凝聚了当时共产党人的开创精神,有力推动第一次国内革命高潮。  相似文献   

20.
姚金果 《世纪桥》2012,(14):46-52
第一次国共合作,共产国际起到了决定和推动的作用。在第一次合作前期,共产国际驻中国的代表马林和维经斯基在国共两党合作问题上发生了很大的分歧,以陈独秀为领导的共产党人在面对共产国际的意见分歧时,他的立场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