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党课》2014,(22):65-65
英国心脏基金会日前发布了预防心脏病的10个秘诀,这10个秘诀包括:戒烟、40岁以上人群定期体检、保持健康的体重、选择积极的生活方式、控制盐的摄入量、每天保证吃五种水果及蔬菜、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学会阅读食物标签并选择健康食物、限制饮酒以及控制食物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2.
<正>我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偏僻农村。小时候家里很穷,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家里虽然养了好几只老母鸡,但母亲会把那些鸡蛋拿到集市上去卖,以换来我们三兄妹的学费。那些老母鸡和鸡蛋,就是我们求学的全部希望。父母是从来不舍得吃鸡蛋的,我们三兄妹也只有每年过生日时才能吃上一个荷包蛋。每一次吃荷包蛋,我总是慢慢享受,把它一层一层剥开,一片一片细嚼慢咽,舍不得很快吃掉,一个蛋能吃上一两个小时。  相似文献   

3.
张翼 《实践》2007,(10):16-16
居家过日子,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少不得,而衣食住行又实实在在反映出人们的生活水准和精神面貌。近些年来,人们感受最深的"道路宽了,绿地多了。环境好了,人们的心气高了,生活越来越好了……"这一切似乎在不经意间"忽如一夜春风来"。百姓餐桌多美食民以食为天,"一顿不吃饿得慌"!常听老辈人这样对小辈人感叹:"我们小时候,每天就吃红薯片、野菜.后来解放了,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可好多年也是凭粮本买粮,粗粮多细粮少,哪像现在想吃什  相似文献   

4.
多味军营     
1978年,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第一年,我穿上军装步入军营。30年来,军旅生活在我心中刻下一个又一个永久的记忆,苦辣酸甜,喜怒哀乐,就像无法割舍的"多味瓶"。新兵连的生活是紧张艰苦的,津贴费每个月6元钱,伙食费每天4角8分,每天吃两顿粗粮一顿细粮,最好的改善生活是吃白菜馅的包子和饺子。  相似文献   

5.
马成东 《共产党人》2006,(22):30-31
马正龙是我三祖父。1886年生于宁夏同心县窑山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那时的农家人受尽官僚地主和蒋马匪帮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抓丁拉夫、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土匪恶霸和地主、狗腿子、保甲长依仗权势,横行乡里,欺压百姓,抢男霸女,无恶不作;农户家中更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逃荒要饭者不计其数。这吃人的社会逼得穷人没法活命。  相似文献   

6.
陶铸对霉豆腐很有感情。他记得 ,小时候父亲被北洋军阀杀害后 ,家贫如洗 ,徒有四壁 ,喝稀粥、喝斋汤都喝了上顿没下顿 ,偶尔吃上一块霉豆腐便咂嘴咂舌 ,如品山珍 ,如尝海味 ,吃得有滋有味了。少时味觉的愉悦感沉淀在记忆的深处 ,常常不自觉地浮现出来。但是 ,陶铸并不是不懂美味佳肴之可口。在和平解放北平的谈判中 ,他和傅作义先生成了私交甚笃的朋友 ,后来每每去北京开会 ,傅先生便邀他家中叙旧。傅家厨师烹调技艺高超 ,陶铸因此常常开怀畅吃 ,吃得津津有味。不过 ,陶铸从不乱吃。1961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 ,每人每月供应二两油 ,半斤肉…  相似文献   

7.
牟清元 《奋斗》2014,(5):53-53
我是一个农村长大的孩子,4岁时父亲去世,母亲白天下地挣"工分",晚间轧鞋垫、捡废品,拉扯着我们兄弟姊妹4人艰难度日,家里经常吃了这顿没下顿,乡亲们看我家揭不开锅,就给我家送点儿粗粮,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直到现在我仍深深地感激着乡亲们。1984年我到黑龙江武警部队服兵役,1988年复员时,加格达奇区政府照顾贫困家庭,将我安置到加格达奇区公安局交警大队工作。  相似文献   

8.
文力 《党员文摘》2007,(6):24-24
过年了.我们这家由美国人投资的公司也入乡随俗,邀请相关的客户到餐馆吃一顿.美其名曰:感情投资。  相似文献   

9.
"自从有了‘民工之家',我们这些‘背二哥'天天都能吃上热饭热菜,而且再也不会饱一顿饿一顿了,这真是党和政府给乡亲们办的大好事啊!"走在平昌县城的街头巷尾,处处都能听到来自农村的"背二哥"发自肺腑的心声.  相似文献   

10.
广告看多了,便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味精不能多吃,多吃有损记忆力——鸡精企业味精是从食物中提取出来的,可以放心吃——味精货柜盐不能多吃,多吃易患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如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在较为仓促中进行的。这是一次大规模的长时间迁徙,在饮食这个基本问题上,显然是无法考虑更多和长久的。按照后来担任过驻外大使、中联部常务副部长李一氓的说法:"大军出发,是个没有后方的战略转移,前面既无粮仓,后面亦无后勤供给,只能够走到哪里吃到哪里。""走到哪里吃到哪里。"也就是有什么吃什么。有时情况好,就可以吃得好;条件差,吃得自然差,只能饥一顿饱一顿。见不到人烟时,  相似文献   

12.
一顿“金银饭” 1959年的一天,周恩来总理的侄儿周秉钧从北京空军医院病愈出院。,临回部队前,他来到总理家,向伯父伯母辞行。总理一见周秉钧,便高兴地说:“好久不见,十分想念,今天我请你吃顿金银饭!”  相似文献   

13.
艾迪 《党课》2014,(3):100-102
工作很累的时候,我们总是爱说,好好吃一顿犒劳犒劳自己吧。有减肥的人,也就有热爱美食的人。但大家都以为吃得好营养就好,殊不知长期饱食和营养过剩,非但不能增进健康,反而会加速衰老。  相似文献   

14.
1980年10月16日,《中国青年报》发表通讯《敢于向特权挑战的人——记北京丰泽园青年厨师陈爱武》,公开批评时任商业部长王磊搞特权,吃一顿客饭所  相似文献   

15.
2005年春节,胡锦涛总书记是在贵州度过的。其间,2月7日和8日,胡锦涛总书记和夫人 在兴义民航酒店用了一顿晚餐和一顿早餐。据酒店总经理从军介绍,总书记这两餐饭吃得最好 的菜是香菇炖鸡,其他还有青菜和豌豆苗,每餐饭都吃得干干净净,没有剩余。离开时,总书 记和夫人按每人每顿饭15元、合计60元付了款。酒店事先准备的高级菜式和地方特色菜都没 有派上用场,只在总书记住的房间内增加了一张写字台和一些办公用具。  相似文献   

16.
“我曾亲眼见到总司令朱德自己装了饭杂在勤务兵中,狼吞虎咽吃了个饱。”1940年,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在延安的见闻,改变了他的看法。在重庆,蒋介石请他吃了一顿800大洋的盛宴。在延安,毛泽东则用亲手栽种的蔬菜和邻居送来的一只母鸡宴请他。  相似文献   

17.
想吃一顿浪漫的晚餐却又担心花钱太多?那就去找!!查韦斯吧。为了抑制这个国家的高通货膨胀率,政府正在采取多项措施,开办低价餐馆就是其中之一。查韦斯在电视直播的  相似文献   

18.
“无私才能为民”,这是中江县辑庆镇党委书记冷时友常讲的一句话。他用实践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他37年如一日,无私地率领农民奋斗,把昔日“吃了上顿没下顿,逃荒要饭走他乡”的“三靠”(吃饭靠返销、生活靠救济、生产靠贷款)乡,变成了川西北贫瘠地区一颗先富起来的明珠。  相似文献   

19.
周永波 《前线》2020,(4):43-43
今年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再次把蝙蝠和穿山甲等野生动物拉入人们的视线。虽然这次病毒究竟从何而来,还不太确定,真相似乎仍然扑朔迷离。不过有一点似乎可以肯定,那就是不少公共卫生事件,与“吃”有着脱不了的干系。“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此时反思“吃”的问题,就显得很有些必要。“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吃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我国关于吃的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在一些地方,吃的食材相当广泛。曾有笑话说,某地人“善吃”“敢吃”。  相似文献   

20.
岳父的心愿     
正前些日子,88岁的岳父从手机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2018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为全国最高,共计7507万吨,连续七年荣登全国粮食总产量第一省的宝座。这则消息让岳父感慨不已,家人闲谈之间,他打开了尘封已久的记忆……岳父名叫吕志文,是辽宁省建昌县人,小时候是个满山跑的放牛娃,经常上顿不接下顿,有时还要出去讨饭吃。手里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