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治中作为国民党的一名高级将领,曾五度统兵,但都避免了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作战,成为从未参与过反共战争的国民党上将。然而其中第四次统兵却令他后悔不已。那就是1933年镇压十九路军反蒋的“征闽”之战。  相似文献   

2.
樊树林 《党史纵横》2014,(10):61-61
正人称"和平将军"的张治中,作为蒋介石的"八大金刚"之一,自1924年追随蒋介石,逐步成为蒋介石的心腹重臣。特别是他担任蒋介石的侍从室主任(一处)多年,一直尽心尽力为蒋介石排忧解难,不辞辛苦,还往往换不来蒋的好脸色。因此,当时国民党政界不少人嘲笑他为蒋的"灶下婢"。而张治中的儿子张一纯在对父亲的回忆中曾讲到:"在蒋的面前肯说话和敢说话的人很少,而在军人当中,张治中算是最肯也是最敢说话的一个了。"也就是说,张治中并不是对蒋毫无原则地唯命是从,可谓"婢"而不"卑"。  相似文献   

3.
那是1927年初,蒋介石到武汉视察,他突然想起戴笠给他推荐的周佛海,欲找他谈谈。可传令之后,就是不见周本人前来。原来,周嫖妓染上梅毒,正躲进一所日本人开的医院治疗。也许这是命中注定,眼看机会就要错过,恰巧周的另一个嫖友也来医院,碰到周即告其蒋在寻找他。于是,他终于得以同蒋见面。懂共产党、反共产党、也有反共产党的办法——这是蒋介石对他的印象。  相似文献   

4.
张治宇 《世纪桥》2005,(7):86-88
张治中是国民党政坛上独树一帜的人物。他在与封建军阀和对日作战中战功赫赫,显现出非凡的指挥才能。然而,在国共两党的合作、破裂、内战的风雨历程中,他是从未与共产党打过仗,却又代表国民党与中共进行多次和谈的将军。毛泽东曾当面称赞:“你是真正希望和平的人。”可以说,这是对张治中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5.
正周恩来与张治中,一个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以及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一个是黄埔系骨干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被誉为"和平将军"的爱国者。他们虽然分属于共产党、国民党,并在各自党派内身居要职,但两人却结下了深情厚谊,谱写了传世佳话。鲜为人知的是,周恩来与张治中绵延不绝达45年的友情,是在黄  相似文献   

6.
一个是共产党的领袖之一,一个曾居国民党的高级官位;一个为劳苦民众的利益战斗,一个曾为反动腐败的政府服务。沧桑几十载,人间不了情。这两位曾是对手的风云人物最终走到了一起,结成了知已、挚友。周恩来与张治中,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上留下了千古佳话──长沙火变,周恩来坦诚执言周恩来与张治中相识于黄埔军校,但两人的深交是从长沙那把大火开始的。长沙火变,又称长沙纵火案,在民国史上至今仍是一桩扑朔迷离的悬案。它发生在1938年11月,同当时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这年10月,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相继攻陷广州和武汉,使地处南北…  相似文献   

7.
张治中是蒋介石的高级幕僚、嫡系将领,因为他曾主导参与多次国共和谈,故有"和平将军"之称。张治中一生热爱和平,为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虽然手握重兵,却始终没有与共产党军队直接作战;身为国民党著名的谈判专家,但在其与中共的谈判生涯中,却常常与周恩来唱着殊途同归的对手戏。他与周恩来,在谈判桌  相似文献   

8.
与共产党的渊源毛泽东称“他(张治中)是三到延安的好朋友”,“是真正希望和平的人”。周恩来曾评价说:“这个人很复杂,又很简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是一个爱国主义者。”  相似文献   

9.
正辽沈战役后,蒋介石在1948年11月4日召集何应钦、张治中、傅作义、徐永昌几人开会,并表示有意任命傅作义为东南军政长官,要其带领所部悉数南撤。但傅作义出身阎锡山的晋军,并非蒋之嫡系,深知蒋的秉性,对南撤心有疑虑。但傅作义明了形势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10.
现代中国史上,在国民党的高层人士中,有不少是中国共产党的好朋友,张治中就是其中很难得的一位。我党的革命老前辈、全国政协原主席邓颖超1983年说过:“文白(即张治中)先生是同我党有长期历史关系的亲密朋友。1924年起,他在黄埔军校与周恩来、恽代英、熊雄等同志时相过从,曾为维护国共两党团结而努力。”“从黄埔建军到共同建国(...  相似文献   

11.
1949年4月,中共中央同南京国民党政府举行和谈。4月1日,南京政府和谈代表团到达北平。代表团中的各位代表,都是与中共有过纠葛的国民党人士,只有首席代表张治中与中共关系非常。  相似文献   

12.
许月明 《党史纵横》2012,(10):23-25
解放前,周恩来和张治中分属于不同的政党,他们一个是共产党的中坚人物,一个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他们有着不同的信仰和政治立场,为了各自政党的利益对立斗争,甚至兵戎相见。但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在有限的接触中,他们结下了一段十分真诚而深厚的友谊。这段亦敌亦友的兄弟情谊,历经了近半个世纪的风雨考验,从未改变。  相似文献   

13.
厕所的作用是供人们排泄屎尿。可又不仅仅如此,又是某些人发牢骚,出怨气的地方。厕所里的一条标语,曾改变了几十万川军抗日队伍的处境。 在抗战最紧急的关头,1938年11月25日,蒋介石在南岳衡山召开了著名的军事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军事委员会各部官员和高级将领,列席的有第三、第九战区师长以上军官,共产党方面有周恩来、十八集团军参谋长叶剑英等。 会议主题是总结抗战第一期作战的经验教训、确定第二期抗战的战略方针。 会议开始之后,湖南省主席张治中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对长沙大火作了深刻的检讨。蒋介石本想大加训斥一番,以息湘人的怒火,解脱自己的责任,可是他看到张治中已经承担了“文夕”(即12日晚)大火的全部责任,对  相似文献   

14.
1949年1月,国民党河南省主席张轸在信阳宣布独立,湖南省主席程潜在长沙逼蒋退位,白崇禧则在武汉以停止使用金圆券、扣留重庆运来的武器相要挟,要蒋引退.1月21日,蒋介石迫于各方压力,以“因故不能理事”为名宣告“引退”,由副总统李宗仁“代理”总统之职.22日,李宗仁表示愿意接受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提出的8项和谈条件,并派出以邵力子、张治中为首席代表的和平谈判使团前往北平,开始了国共之间长达3个月之久的谈判.在这次和谈的背后,李宗仁还安排了一些人士,秘密往来于南京和北平之间,直接与中共方面接洽,试探中共的反应,其中一个最主要的人物名叫刘仲容.早在抗  相似文献   

15.
詹清 《前线》1988,(11)
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各界的协商对话,主要是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党外人士协商座谈会的形式进行的。这种协商对话与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  相似文献   

16.
曹红雯 《党建》2019,(4):24-26
正2017年新年到来之际,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全场各界人士一起,齐声高唱了一首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着雄浑的军乐团伴奏旋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  相似文献   

17.
孙磊 《党的建设》2009,(5):60-60
《潜伏》是一部红色谍战剧,军统中统、特工卧底、真假夫妻……这些元素无不吸引着观众的目光,拨开影视剧的娱乐化面纱,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那些惊心动魄的真实谍战。中统的"细胞"技术抗战之前,中统在上海地区的中心工作,就是打入共产党地下组织和其他反蒋集团中去活动。当时,中统上海区大力发展所谓的"细胞",也就是特务的耳目。中统特工一旦在基层发现共产党嫌  相似文献   

18.
一、福建事变前,在与十九路军合作问题上,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以蔡廷锴为首的19路军作为共产党的同路人,从北伐革命起,以其上层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所固有的摇摆性的蹒跚步履,划出一道从与共产党并肩战斗到脱离革命;从充当蒋介石炮灰“围剿”红军到联共反蒋,发动“闽变”的历史轨迹。“9.18”日军进占东三省,使19路军将领尚未泯灭的爱国热情得  相似文献   

19.
正张治中是蒋介石的心腹重臣,又与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交谊深厚。毛泽东称"他是三到延安的好朋友""是真正希望和平的人"。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为维护和促进国共合作曾三次到延安的经历,至今仍被传为佳话。迎接毛泽东去重庆谈判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了夺取抗战胜利果实,消灭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和根据地,采纳了美国大使赫尔利的策略,于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给延安连续发了3封电  相似文献   

20.
善意的谎言     
金晖 《党建文汇》2002,(1):46-46
我与少奇相识,没有秘密。我在大学读书,同北平地下党很接近。国共和谈期间成立了军调部,叶剑英、张治中、马歇尔是共、国、美三方代表。军调部下面有个军调处,军调处需要翻译,地下党便推荐了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