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韬奋传记》(以下简称《传记》)是马仲扬、苏克尘为纪念邹韬奋诞辰100周年,奉献给社会和读者的一部传记文学精品。作者马仲扬曾在读书出版社战斗过,后在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和马列主义研究院工作。任原(红旗)杂志副总编,长期从事理论研究。苏克尘为原首都师范大学中共党史教研室主任,全国中共党史学会理事,长期从事党史教学和研究工作。他们的青少年时代正值国破家亡的抗日战争时期,在当年的重庆.与其他进步青年一样,他们崇拜两个人:一是鲁迅,一是韬奋。他们如饥似渴地阅读韬奋撰写的书籍和文章,是韬奋的精神引导了他们对…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同志是人民军队缔造者之一,也是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首创者之一。一九三八年一月十日,就是抗日战争爆发后不过几个月,周恩来同志发表了《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一文,总结了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我军斗争的经验,总结了抗战两个月的教训,正确地解决了抗战军队政治工作的任务和内容、组织和方法等一系列重要问题,阐明了政治工作和军事工作、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政治工作人员和群众之问的辩证关系,十分精辟地提出了“以革命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是我军政治工作的成熟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树立了政治工作的威信,提高了政治工作的威力。深入探究抗战时期我军政治工作的威信,主要源自于政治工作理论上的清醒、政治干部勇于担当的模范作用和政治工作富有活力的创新实践,这些宝贵的经验非常值得传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4.
《李聚奎回忆录》已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了。李聚奎同志是我省涟源县人,他一生先后参加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等,是我军的优秀指挥员之一,建国后被授予上将军衔,担任过重要的领导工作。  相似文献   

5.
《求是》2015,(10)
<正>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看家本领,是我军最大的特色和优势。习近平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是关于军队政治工作的思想结晶和理论升华。中共中央转发的《关于新形势下军队政治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在强军兴军征程中更好发挥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重要讲话和《关于新形势下军队政治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精神,在新的起点上加强和改进部队政治工作,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一、坚持从生命线的高度深刻认识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习主席指出,实行革命的政治工作,保证  相似文献   

6.
《湘潮》1990,(8)
无数志士仁人,为拯救和振兴中华民族而奉献了他们的一切,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值此抗日战争胜利45周年之际,我们特重新公开发表王震同志在1938年12月出版的八路军《军政》杂志发表的《悼贺营长云生同志》的文章,以纪念为抗日战争胜利而作出过贡献的千千万万的英雄们。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我军首次实行军衔制50周年。新中国成立前,我军曾两次酝酿在全军范围内实行军衔制度,只是受当时战争环境和物质条件的限制,这一愿望未能实现。第一次是在抗日战争初期。1937年8月1日,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中国工农红军即将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之际,红军总政治部在《关于新阶段的部队政治工作的决定》中指出:“红军的改编在某些制度上有了原则上的改变(如采用官阶制度等)。”所谓“官阶制度”,就是当时军衔制的别称。1939年4月2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致电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并中央书记处,询问“…  相似文献   

8.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同志的一篇著名著作。虽然它以闸述毛泽东同志军事战略思想为主,但其中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精辟论述,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上,充满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观点和方法,对我党、我军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我党、我军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均起过重大的指导作用。在共和国经历了一场严重的政治斗争后的今天,重温这篇光辉著作,深深感到它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从毛泽东的战争政治观,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论持久战》中,毛泽东同志通过战争性质及军事、经济、政治各方面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批  相似文献   

9.
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军队政治工作,不仅继承和发扬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的优良传统,而且还不断适应新情况,使军队政治干部事业观教育更加理论化和系统化。多维综合的基础素质,确保军队政治干部事业观教育内核驱动;立体辐射的制度机制,确保军队政治干部事业观教育规范运行;昂扬向上的思想作风,确保军队政治干部事业观教育扎实纯正,进而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保持了我军的纯洁性,不断巩固、提高了部队战斗力,从而有力地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10.
有一部电影叫《曾克林出关》,讲述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军进驻沈阳的一段真实但鲜为人知的历史。影片巾的主人公原型,就是被刘少奇称为进军东北的“先锋官”、开国将军曾克林。  相似文献   

11.
《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是周恩来同志一九三八年一月发表的一篇专门论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文章。 周恩来同志在这篇文章里,深刻地总结了我军从大革命以来思想政治工作的丰富经验,精辟地论述了思想政治工作在抗战军队中的重要性,批驳了鄙薄和非难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湘潮》2021,(10)
正1939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强调:"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巩固党,成为我们今天极端严重的任务,成为完成党的政治任务的决定因素。"如何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巩固我们的党,《决定》从7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决定》是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不朽之作,也是从严治党的经典之作。《决定》出台的背景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再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严峻的抗战形势和巩固自身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求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性的大党。  相似文献   

13.
电影《英雄儿女》背后的故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烽烟滚滚唱英雄……"一曲《英雄赞歌》唱遍全国,《英雄儿女》——志愿军英雄战士王成、女文工团员王芳、军政治部主任王文清,老工人王福彪等一个个鲜活感人的形象,深深烙印在全国人民的心中。电影表现了祖国儿女在朝鲜战场上发扬国际主义、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舍生忘死、英勇作战的豪迈气概和我军政治工作的强大威力。作为朝鲜战场上我军政治工作指挥员、王文清原型人物之一的王直老将军,深情讲述《英雄儿女》背后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14.
<正>抗日战争该怎么打?这是抗战爆发后,全国各界普遍关心的大问题。"七七事变"后,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等一系列关于抗日战争战略问题的文章和讲话。毛泽东认为:日本是帝国主义强国,其军事、经济和政治组织能力强,但国小兵少、财力物力不足,经不起长期战争。而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弱国,军事、经济和政治组织能力都不如敌人,但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够支持长期战争。毛泽东同时强调,中国共产党及所领导的军队,代表着中国历史  相似文献   

15.
对于年轻的朋友们来说,韩希梁是个陌生的名字。韩希梁何许人也?韩希梁是著名长篇传记报告文学《黄继光》的作者;是我军第一个以日记的形式发表军事文学作品,并获奖被载入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作家;是我军早期从战斗连队走出来的大作家。当年韩希梁冒着枪林弹雨,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挖掘,创作了《黄继光》,从而才使得更多的人们了解黄继光,熟知黄继光,学习黄继光。早在抗日战争和解放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是我军政治工作全面成熟的时期。在此期间,瓦解敌军工作被确立为我军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之一,相关理论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我军特色的心理战思想,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心理战战法也从中显现出来。主要战法有: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对敌实施政治感召;从情感影响入手,软化弱化日军敌对意识;实行优待俘虏政策,利用俘虏反制敌歪曲宣传;抓住伪军两面性的矛盾心理,恩威并施分化瓦解。  相似文献   

17.
为帮助读者阅读《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现将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创建敌后根据地的情况,作一简要介绍。抗战八年,我军作战、创建根据地的军事行动,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一九三七年七月至一九三八年十月,为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和创建时期。七七事变后的第二天,红军即通电请赴华北前线  相似文献   

18.
《天津支部生活》2006,(9):36-36
去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本刊特派记者赴东北采访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将军的事迹,并在2005年第8期的《支部生活》上刊发了文章——《寻访赵尚志烈士的足迹》。文章发表后,受到读者好评。前不久,赵尚志烈士在津的亲属特地给本刊写信表达谢意。他们在信中说:“《寻访赵尚志烈士的足迹》一文在我们外地的亲属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哈尔滨、沈阳等地的亲属们都来电让我们给找一本寄去,特别是赵尚志将军老家辽宁省朝阳县委一次要去了五本。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是我军政治工作全面成熟的时期。在此期间,瓦解敌军工作被确立为我军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之一,相关理论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我军特色的心理战思想,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心理战战法也从中显现出来。主要战法有: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对敌实施政治感召;从情感影响入手,软化弱化日军敌对意识;实行优待俘虏政策,利用俘虏反制敌歪曲宣传;抓住伪军两面性的矛盾心理,恩威并施分化瓦解。  相似文献   

20.
延安《解放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机关报。它创刊于1941年5月16日,停刊于1947年3月27日,历时5年零10个月,出报2130期。第一任社长为博古,后为廖承志;第一任总编辑为杨松,后为陆定一、余光生。《解放日报》是中国共产党新闻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是完全不同于旧日报的新型日报,为以后中共新闻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它所创立的一些办报原则,至今仍然熠熠生辉。毛泽东为这份日报的创立和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毛泽东选集》第二、三卷中许多文章都是发表在《解放日报》上的。今年是延安《解放日报》创刊65周年,我们发表两篇文章,以志对先辈的怀念。——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