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安题材电视剧断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时期以来,公安题材电视剧好戏连台,社会反响明显,群众反映突出,体现出了警察文化特有的影响。一应该说,新时期公安题材电视剧创作的发展和繁荣,起始于电视剧《便衣警察》(以下简称《便》剧)的拍摄成功。不能说《便》剧就是最好的,但的确具有明显的代表性。五六十年代也有一些公安题材影视作品曾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如《铁道卫士》《徐秋影案件》《国庆十点钟》《寂静的山林》《激战前夜》《羊城暗哨》《跟踪追击》《今天我休息》等。这些影片大多围绕巩固和保卫新生革命政权的宣传需要,取材于真实的斗争生活,以惊险故事的式样制作,受…  相似文献   

2.
公安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轫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文革”中遭到压制,改革开放后获得复苏和发展。伴随着社会环境及文学环境的变迁,公安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主体性也呈现多样性发展。五十年代公安文学作品中主体单一,多为“高大全”的人民警察形象。八十年代后,警察形象的构成走向多元与多向,时常表现为带有人性弱点的英雄形象。进入九十年代,公安文学的主体范畴进一步扩大,一方面警察形象在公安文学作品中的比重减小,另一方面,与案件相关的各色人物,包括灰色人物和犯罪嫌疑人的比重不断增加。公安文学作品中的主体多样性不仅是社会与历史交汇碰撞下的公安文学特殊性质的合理展现,同时也体现出社会现代化进程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力量。  相似文献   

3.
我国公安题材电视剧创作起步于1979年。那一年,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神圣的使命》和《刑警队长》揭开了公安题材电视剧创作的序幕。到80年代中期,据同名报告文学改编的《新岸》、《喜悦胡同女民警》以及据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寻找回来的世界》和《便衣警察》,显示着公安题材电视剧创作的良好发展势头,尤其是海岩编剧的12集电视连续剧《便衣警察》的播映取得了轰动效应,一曲《少年壮志不言愁》的主题歌更是传遍大江南北,从而为公安电视剧争得了巨大声誉。进入90年代,公安题材电视剧创作热继续升温,不仅数量大增,而且质量上升,几乎连…  相似文献   

4.
张友文著,珠海出版社2009年6月版武和平博士撰写的该书《序》中介绍说:友文从警十数年,抱一颗赤子之心投入文学评论工作,凭着他多年在警营熏陶出的警察意识关注  相似文献   

5.
有人物的故事是情节,没有人物的故事只能是故事。 小说是叙述的艺术。但叙述的贫困却是当代中国小说的痼疾,公安小说尤为严重。由于题材上的限定,误导许多作家把小说写成了案例报道,叙述方式单一,情节结构雷同,人物形象千人一面,结果导致公安小说文学品格的蜕变,创新精神的沦丧。因此公安小说要走出困境,就应该更加重视小说叙述艺术的探索和实践。   “故事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事件的叙述”,“情节也是事件的叙述,但重点却放在因果关系上”,情节是对这些素材的艺术处理或形式上的加工。情节不仅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  相似文献   

6.
姚伟 《理论月刊》2020,(8):77-85
现代社会经历了早期现代性、固体现代性与流动现代性三个阶段。在早期现代性阶段,出现了主要以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为代表的经典社会学理论。在固体现代性阶段,不仅经典社会学理论传统有了新的发展,而且还出现了以帕森斯为代表的颂扬固体现代性的社会学理论、以加芬克尔、埃利亚斯、戈夫曼、阿尔都塞为代表的揭示固定现代性多重面相的多元分化的社会学理论,以及以福柯、哈贝马斯、布迪厄为代表的重在批判固定现代性的社会学理论。而在1980年代中后期至今30年的流动现代性时期,不仅以往的社会学理论出现了新的发展,而且兴起了诸多新的理论流派。其中除了吉登斯等人的自反性现代性理论、鲍曼的流动的现代性理论外,乔多萝和霍克希尔德的性别与情感社会学、霍尔的文化社会学、曼恩的社会权力网络理论、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等的影响日益凸显,拓展了社会学对于当代社会各个层面的理解。不过,面对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和智能化的深入发展所导致的社会变迁,西方社会学理论还存在系统创新的巨大空间。  相似文献   

7.
建国至今,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既是共和国发展的历史,又是公安文学生成发展的历史。新近出版的公安文学大系,清晰地记录了公安文学发展的轨迹。 50—60年代的公安文学,从战斗故事和侦探小说中脱胎而来,表现方法介于两者之间,公安文学观念处于萌芽之中,但已经显露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日渐清晰的独立性。文革十年是公安文学的空白时期,但是空而不白,公安文学蛰伏于其中等待一飞冲天。由于文革中“公、检、法”被砸烂,公安人员面临人妖颠倒的社会现实,发生了由英雄人物向悲剧人物的角色代换,这使文革后的公安文学充满了沧桑感和…  相似文献   

8.
一个令人可喜的现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地公安法制报刊如雨后春笋纷纷创办。各报刊均辟有文学专栏(版)。这就为有志于公安法制文学创作的同志提供了笔耕的园地。辛勤的耕耘,结出累累硕果,涌现出一批好的作品,涌现出一批有才华的作者。这种前所未有的现象,着实令人高兴。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近几年公安法制文学,以崭新的姿态跻身于文坛,占据了一席不可忽视的位置;以它特有的魁力震撼着人们的心——拥有广大的读者群。公安法制文学,在揭露犯罪、颂扬执法人员、形象地进行法制宣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  相似文献   

9.
10.
20世纪 5 0— 60年代的公安文学处于萌芽之中 ,“文革”十年是公安文学的空白时期 ,  “文革”后的公安文学充满了沧桑感和历史的反思。此后公安文学呈百花齐放之态势 ,其中两条线索代表了 80— 90年代公安文学发展的主潮 :一条注重描述人的心灵历程 ,在传统观念和现代观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另一条重现了现实主义的辉煌 ,展现的是新时代的风貌和广阔的社会画面。  相似文献   

11.
在公安文学作品中着力于人性的刻画,是提升公安文学作品品位的必由之路。公安题材小说创作走过了从简单化到多元化、绝对化到人性化的历程,逐渐摒弃了正面人物理想化及英雄人物漫画化的倾向。公安文学的人性化,揭示了人物无限的精神魅力和内心奥秘,并增强了作品反映社会历史的理性感悟。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公安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学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奇葩 ,从公安文学的立意、叙事结构和语言风格中 ,我们都能看到传统文学对其的氤氲和影响。侠义精神是传统文学的重要内容 ,在今天的公安文学中一脉相承地得到了继承 ,所不同的是侠义精神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公安文学中那种高潮迭起 ,情节起伏 ,悬念横生的结构都能从传统文学中找到摹本。另外 ,传统文学中的“赋”、“比”、“兴”也为公安文学的作者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讴歌当代英雄增添了法门。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公安文学 (主要指公安题材小说 )的发展进程可划分为复苏期、发展期、蓄势期三个阶段 ,其坎坷与辉煌同当代文学的变迁紧紧相连 ,其审美理想与艺术实践的指向与嬗变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在表层审美结构上 ,公安题材小说有着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情节模式 ,能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审美感染力 ;在中介层审美结构上 ,公安题材小说审美与“审丑”并重 ,罪犯形象的塑造与警察形象的塑造相辅相成 ;在深层审美结构上 ,公安题材小说文学意蕴日渐丰厚 ,一些优秀作品中关于社会历史的理性感悟与哲理情思的审美领悟逐渐深化与强化。虽然现阶段还未出现公认的大家和精品 ,但只要找到恰当的接点 ,公安文学定能在雅俗共赏中登上理想的彼岸  相似文献   

14.
汤怡蓉 《人民公安》2006,(16):58-59
初见陆海光,并没有我想像的那么高大。他的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人显得热情而内敛。随着一句“我将满足你的提问”的开场白。我们便开始了对陆海光的采访——  相似文献   

15.
包括择偶、婚姻在内的家庭生活对于青年来说,是一个十分敏感的生活领域。改革时代的青年在这一敏感领域里的生活方式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一、择偶愈来愈重视个人素质,追求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  相似文献   

16.
世纪之交 ,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 ,科学技术发展迅猛 ,知识经济已见端倪 ,世界经济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革。科技竞争力将成为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要因素 ,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所在。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 ,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也为新时期公安科技的发展拓展了广阔的空间。  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使得科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80年代初 ,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审…  相似文献   

17.
公安文艺是公安题材文学艺术的简称,它有着特定的题材内涵和审美品格。公安文艺的发展离不中华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也是当代公安文化发展的精神成果。公安文艺从内容到形式,从社会理想到美学追求,都带有鲜明的公安特色。它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宣传功能和审美教育功能,为推动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公安文艺的创作应继承优良传统,树立精品意识,高扬主旋律,体现时代精神,力求达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从《九一八大案纪实》到《湄公河大案》显现出中国公安题材影视剧(涉案剧)纪实美学的发展向度和起落轨迹。1994年播映的《九一八大案纪实》是中国公安题材影视剧创作纪实美学的标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对中国公安题材影视剧纪实的调控在体制和美学两个层面展开。当下体制对公安题材影视剧纪实美学的管理和公安题材影视剧创作的纪实美学都在回归常态。  相似文献   

19.
“寻根热”源于伟大而开放的时代对文学变革的呼唤,来自青年作家们对文学现状的焦虑,对文学本身乃至民族精神的深层历史反思。同时,寻根文学的兴起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由开放意识带来的对外国优秀文学艺术作品及其表现方法的创造性借鉴——其来源之一便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寻根文学把似乎不真实的东西写得十分逼真,把似乎不太可能的东西写得完全可能,从而把怵目惊心的现实和迷离恍惚的幻觉结合在一起,达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这正是拉美魔幻主义作家的常用手法。  相似文献   

20.
当代台湾的浪漫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官方哲学的唯心主义本质,为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预留了较大的空间。当代台湾的浪漫文学至少存在以下三大脉络。一是司马中原式的承载自我内在生命感觉的乡野传闻、灵异作品;二是以三毛、琼瑶、席慕容等为代表的浪漫爱情文学;三是70年代部分乡土文学作家和进步作家对抗工商文明的田园倾向或憧憬和呼唤社会变革的浪漫主义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