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现公民参与的有序性是公共危机治理的重要目标与难点。如何建构公共危机治理中公民参与机制是理论和实践中必须回答的问题。基于治理理论视野,提出建构公共危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五大机制:推行公共危机治理公民参与的责任机制;建构公共危机治理的公民教育机制;优化重大灾害性公共危机动员机制;建建重大灾害性公共危机沟通机制;建建志愿者及其公民组织制度化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2.
公民治理理论旨在将公民引入公共事务的决策和过程,以达到扩大民主参与和提高行政效率的目标。可以考虑从营造社会环境、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和健全公民参与机制入手,塑造出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高校公民文化培育现状喜忧参半,即大学生较高的政治敏感度与缺乏的政治效能感并存、较强的公民意识与偏低的民主参与度相伴、充分的公民身份教育与不足的参与式公民教育同在、明晰的现代大学制度与混乱的内部治理结构交织。而造成这种困扰局面的重要原因在于:大学生政治输入与输出失衡、高校公民教育急需改进等。基于此,立足于参与型政治文化建设,进一步做好高校公民文化培育,需要确立理性的培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科学规划出公民文化的最佳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4.
城市社区建设的核心是提高社区公民的素质,创造良好的社区文化,实现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推动城市民主政治的发展。社区公民教育是国家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城市社区公民教育对于培养合格的公民,推动城市民主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作为西北少数民族汇聚之地,既是战略要地,又是历史文化富集地区,该地区的少数民族公民教育不仅对于维护西北地区的民族团结、促进整个国家的稳定和谐有着重要意义,还是重塑少数民族公民人格、培育少数民族公民社会及强化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迫切需求。基于以上甘肃省少数民族公民教育的必要性,同时也为了从公民意识、公民知识、公民能力三个落脚点系统、全面地构建适应甘肃省少数民族公民教育的特色之路,我们必须从家庭公民教育、学校公民教育及社会公民教育三个层面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公民治理被当作是应对国家失败和市场失灵的第三条道路,然而实践表明,它存在失败的风险。究其原因,外部原因固然重要,但实际上公民治理内部就潜藏着失败的风险因子,表现为公民资格问题、合法性问题、互动问题、责任问题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揭示,为实施公民治理作出制度安排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市场、国家和社会构成当代资源分配与风险分担的三大治理机制,与这三个领域相对应的公民资格诸权利,与公共精神通过责任和信任编织的社会资本网络一起,发挥着塑造治理模式的作用。公民资格作为国家与其个人成员之间的制度联结和价值纽带,将参与内化为其必要机制,引导公民围绕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所采取集体行动。公民资格的发展使不同领域行为网络之间在资源分配和风险抵御过程中的功能互补,并按照社会情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着公共治理的方向、手段和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8.
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而基层社会是整个社会最庞大的一层,其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稳定和发展,所以研究基层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城市社区为例,研究基层社会治理,发现当前基层社会治理所面临的困境:政府角色转变缓慢,社会治理缺乏推动力保证;公民意识薄弱,社会治理缺乏理念支持;制度不完善,社会治理缺乏机制保障。本文通过引入协商民主,寻找突破基层社会治理困境,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途径:积极作为,明确政府职责,推动社会治理;强化公民意识,培育协商文化,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协调多元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冲突,维护社会稳定;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健全治理机制,规范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9.
公民社会是表达社会各阶层意见的载体,是国家了解民意的重要逢径.是不可忽略的社会和经济力量。它既是民主政治生长的社会基础,又是民主政治成长后维系成熟的民主政治制度果实的社会肌体,和谐治理是政府依法行政与公民依法自治的有机统一,政府要倡导公平的原则,培育公民社会组织来分担政府转变职能后转移的职能。和谐社会最终体现在政府和公民和谐的基础上。政府与公民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是形成新型和谐治理模式的重要标志。构建政府与公民社会组织的合作互动机制,既是推进政府改革的逻辑起点,又是实施政府改革的内在动因。因此.本文提出加快政府体制改革和构建政府与公民社会合作互动机制是当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与和谐治理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公民参与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尺度,而地方治理理念及分权化的制度设计为公民参与公共生活与公共事务管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地方治理是公民直接参与社会事务的有效途径,公民参与是地方治理的核心内容。地方治理的发展水平及治理能力和公民参与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地方治理中公民参与的困境需要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1.
公民社会在监督国家权力和反腐败方面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强大的公民社会可以有效地规避腐败风险;同时,公民社会组织可以组织、教育公民参与国家管理,调动社会多种力量对政府权力的行使形成有力的监督,遏制腐败的发生与蔓延,克服以往腐败治理模式缺陷,确保权力的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12.
加拿大是个马赛克国度,为了维系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加拿大政府一直将公民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战略并形成了一定的机制.其中,自由、福利、参与、多元是民主传统;政治认同和公民角色教育是价值维度;联邦政府-省级政府-非政府组织三位一体是组织架构;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三者齐头并进是培育模式.  相似文献   

13.
公民参与反恐的领域、困境与进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应恐怖主义的新特点,公民参与反恐是中国新治理观下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国家安全治理的具体体现。公民参与反恐强调的是公民以个体身份参与,是韦伯所指的社会行动。公民主要在收集信息、社会面巡防、宣传教育、恢复重建、社区矫正与帮教等方面实现参与义务,是对国家专门反恐力量的协助。公民因参与意愿、能力不足限制了参与的供给,公民参与的自组织逻辑与专门力量的科层制逻辑存在矛盾,支持性的国家——社会关系尚未形成,这一系列的问题使公民在参与实践中遭遇困境。因而,需要以有效的动员机制提升公民的参与意愿,增加国家制度供给支持公民参与反恐,并积极促进国家专门力量同参与反恐的公民力量达成协作关系。  相似文献   

14.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公民有序参与角色的现代转型表现在公民参与由"被动型"管理客体向"主动型"治理主体,由"人治型"管理客体向"法治型"治理主体的角色转型。公民有序参与角色的现代转型是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需要,而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公民参与角色的现代转型,制度现代化是一个关键。因此,从制度建设角度来探讨公民有序参与角色转型及其路径,通过制度安排来提升公民制度参与的权利意识、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对实现公民参与角色现代转型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公民文化发展现状与建设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公民文化的发展状况与特点的分析,结合我国特定的国情和时代机遇,从发展市场经济、建设公民社会、推行公民教育、提升公民政治参与几个方面,对建设中国公民文化的对策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洛克非常重视公民教育,认为它对国家的幸福与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洛克的公民教育思想具有自由主义的色彩。他认为,自由是公民教育的前提,也是公民教育的目的。基于这一目的,他提出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自由人,即新型绅士。洛克认为公民教育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公民道德教育、公民知识教育和公民健康教育。关于公民教育的实施途径,洛克主张家庭教育而贬抑公共教育。关于公民教育的方法,洛克也有很多新颖的见解。洛克的公民教育思想对欧美国家的公民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公民意识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政治文明的基本动力。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是否具有公民意识直接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大局。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当前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仍面临不少障碍。岭南文化特色鲜明,影响广泛,以其为依托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方面先行先试,开展更有针对性的传播和实践,不失为一种好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在公民教育领域,国家忠诚教育始终是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内容,其中,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公民忠诚教育教育对象、教育载体、教育保障,教育科研等方面的探索成为我国开展公民教育的有益借鉴。我国传统文化中"忠诚"教育的资源十分丰富,通过现代视野下的批判创新和挖掘,在对象人群范围、法律依据和制度监控、仪式教育等方面,创新和深化公民的国家忠诚教育。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核心问题是人的现代化,其标志就是实现由人民向公民的转变,并使之具有公民意识.目前占全国青年人口大多数的农村青年,由于受社会、历史、文化、体制的影响和教育的缺失,普遍存在公民意识淡漠的现象.扭转这种现象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定公民意识发展的经济基石;大力推进公民文化建设,建立公民意识发展的价值导向;大力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提供公民意识发展的社会保障;大力推行公民教育,做好公民意识发展的思想启蒙,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转型时期政府有效监管的缺失,大量职业公民代理人出现在诉讼或者非诉讼活动中,不仅扰乱了正常的法律服务市场,而且威胁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在缺乏国家统一立法的管理下,各地纷纷采取了不同的治理方式。今后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应重新构建职业公民代理管理制度,净化法律服务市场主体,健全职业公民代理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