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时代日新月异,立法的脚步永远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虽然理论上对于商标表彰功能研究甚少,立法中也并没有包括该项功能,但在司法案例中已经暂露头角.Gucci状告森达一案中法院引用商标的表彰功能作为判案的依据,在理论界引起巨大的反响.学者们纷纷将目光投向商标表彰功能,并对于该理论的去留问题展开了剧烈的讨论.在本文看来,无论是从立法、司法还是社会经济发展等角度考虑,商标表彰功能都应该作为法院判决侵权的一个依据,应该被立法所确定.  相似文献   

2.
保护驰名商标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驰名商标的立法思考蔡宝刚一、驰名商标亟待立法保护商标本是识别商品的标记,但普通商标一旦成为驰名商标(Wel—Knowtrademark,俗称名牌),便具有了识别与财产的双重价值,成为竞争的财富和象征。如1994年“可口可乐”商标被估值为359.5...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Iphone”商标侵权案的研究,总结对“手机翻新行为”的不同看法。从商标功能、商标权利用尽和商标混淆的角度对“手机翻新行为”进行分析,论证了“手机翻新行为”破坏了商标的质量保证功能;“手机翻新行为”的侵权人无权援引商标权用尽原则进行抗辩;判定是否构成侵犯商标权的标准应为混淆可能性,而“手机翻新行为”极有可能导致消费者将翻新的手机与新手机的来源产生混淆,因此“手机翻新行为”构成侵犯商标权。  相似文献   

4.
商标权与商号权的权利冲突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作为商业识别标记,商标与商号不仅用以区别商事主体和商品来源,而且还承载商事主体享有的商业信誉、商品的质量承诺。商标与商号本身具有的宣传和促销功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所发挥的效用更是不可低估。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竞争加剧,企业为了争夺市场、扩大影响导致了商标权与商号权的权利冲突不断发生且有加剧之势。因此,如何完善商标、商号立法及相互间的协调,寻求商标权与商号权权利冲突……  相似文献   

5.
杨建锋 《行政与法》2008,(3):107-109
商标争议可仲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因商标具有公共利益的性质,商标争议的可仲裁性在理论与立法实践上都存在着分歧。我国的有关立法表明,契约性与侵权性的商标争议可以仲裁,但商标权利有效性及归属方面的争议不具有可仲裁性。  相似文献   

6.
浅析商标的诉讼保护吕锦春完善我国的商标诉讼机制,充分保护商标权,已是社会对立法和司法提出的迫切要求。中国的商标立法比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晚近半个世纪。1923年北洋政府颁布了中国第一部商标法,但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商标诉讼仅停留于刑事诉讼这种单一模式。...  相似文献   

7.
刘维 《知识产权》2023,(1):87-108
商标权穷竭的理论基础和规范构成不明确。商标功能理论正成为法院裁判商品转售类案件的支配性学说,商标权穷竭在商标侵权判断中的功能被虚置。质量保证功能在商标侵权判断中缺乏独立性,商标法不直接保护消费者利益和产品质量安全,不应当将这些内容纳入《商标法》第57条兜底条款的保护范围。“商品状况的实质性差异”是影响相关公众认知的因素,混淆可能性理论可以实现商标权穷竭规则的功能价值。在解释适用过程中,可以统一消费者预期与相关公众的认知,区分不同类型的商品属性、不同购物情景对消费者预期的影响,结合国内外司法实践经验,排除影响混淆可能性的情景,进而提升混淆可能性判断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8.
商标侵权的本质在于侵权行为对商标识别功能及识别关系的破坏。“商标性使用”有效界定了商标权的效力范围,与混淆可能性共同构成商标侵权判定的要件。商标合理使用并非是对商标权的限制,其本质上属于一种“非商标性使用”。尽管商标权人的使用与侵权人的使用都涉及商标识别功能的保护,但因制度目的存在差异,二者在商标使用的认定上存在认定标准宽严及认定范围上的差异。基于“商标性使用”在商标侵权判断中的独立地位,对其认定应遵循“行为人标准”,即侵权行为的识别可能性标准,以区分于判断混淆可能性的消费者标准。对“商标性使用”在商标侵权判定中地位及认定的考察,有助于发现现有立法及法律适用上的空白与矛盾,为《商标法》的第五次修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平行进口又称灰色市场,是国际贸易领域中的一个问题。它是指未经商标权人(商标所有人或商标使用人)同意,第三者进口并出售带有相同商标的货物。(1)平行进口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是:第三者即平行进口商进口并出售带有相同商标货物的行为是否构成对商标权人商标权的侵犯?关于这个问题,世界各国的立法和司法机关的态度都不尽相同,甚至同一国家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也存在许多矛盾,从而使得这些问题成为知识产权和国际贸易领域中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鉴此.本文将从我国法院近期判决的一起商标平行进口侵权纠纷案中,结合有关商标平行…  相似文献   

10.
商标和商号作为商业标识都具有识别功能。星二者在构成要素及功能上的相似性,其权利冲突可以说是知识产权领域里的老生常谈。两只"蒙牛"案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一审法院判决"蒙牛酒业"侵犯商标专用权并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其法理依据仍是传统的混淆理论。但是,商标淡化理论可以对驰名商标提供更直接有效的保护。我们应该加强对他国关于商标淡化理论学说、判例和立法的研究,确立和完善我国的商标淡化立法。  相似文献   

11.
邓宏光 《知识产权》2005,15(5):53-56
我国现行<商标法>以加强商标管理作为首要的立法宗旨,这种立法指导思想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已相对过时,由此,我国商标法应逐步淡化行政管理色彩,强调保护商标权和保障消费者利益.因此,我国商标法在进一步修订时,应当修改<商标法>中有关商标权人自行改变注册商标标识行为的规定,并对有关质量保证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2.
冯涛 《政法论丛》2007,(5):18-22
商标和商号作为商业标识都具有识别功能.鉴于二者在构成要素及功能上的相似性,其权利冲突可以说是知识产权领域里的老生常谈."蒙牛"案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一审法院判决"蒙牛酒业"侵犯商标专用权并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其法理依据仍是传统的混淆理论.但是,商标淡化理论可以对驰名商标提供更直接有效的保护.我们应该加强对他国关于商标淡化理论学说、判例和立法的研究,确立和完善我国的商标淡化立法.  相似文献   

13.
刘婷  宣琳艳 《法制与社会》2013,(30):277-279,28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主体对于商标的功能和影响的认识逐渐加深,名人姓名因其高知名度而备受商标注册人的青睐,法律对此抢注名人姓名作为商标的规定尚有缺漏。拳文在参考各国立法模式,分析我国裁判现状的基础之上,探求我国时于此问题的法律规制之途。  相似文献   

14.
试论商标侵权的概念、特征和种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商标侵权的概念关于商标侵权的概念,各国一般都不在其商标立法中进行定义,而是采取列举的方式,把各种商标侵权行为—一列明,这些商标侵权行为之总和,就是商标侵权之全部内涵。我国商标法也是这样处理的,在商标法第38条中,对各种商标侵权行为作了列举世规定。所以,给商标侵权下个定义,对于商标立法来说,也许并非十分重要。但是。为了从本质把握商标侵权的基本特征,以便于准确理解商标法律条文,正确指导司法实践,搞清商标侵权的概念,是十分必要的。什么是商标侵权?商标侵权也叫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  相似文献   

15.
商标本身只是一种符号,没有实际的价值,但是一旦和商品和服务联系到一起,就具有了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功能。驰名商标经过权利人的长期努力而形成了巨大的商业价值,为商标所有人带来了巨大经济利益,因此也成为他人淡化。的对象.商标淡化行为是一种侵犯商标所有人合法权益和消费者合法利益的行为,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规制的对象。  相似文献   

16.
彭进 《法制与经济》2008,(12):52-53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商标平行进口问题也日益突出,但我国立法对此尚无明文规定。本文通过对商标平行进口的理论分析,参考国际条约及各国立法,认为我国应从两个平衡,即商标权人、平行进口商、消费者之间的平衡,保护知识产权和保护自由竞争之间的平衡出发,制定和完善商标平行进口的有关立法,采取有限制的商标权利穷竭原则,即允许平行进口,但需规定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17.
由于商标的经济功能是消除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关于商品信息的不对称,消费者的认知成为商标功能发挥的心理基础,消费者保护是商标法的重要立法目的,消费者成为商标显著性形成的基本主体标准,而商标侵权的判定标准只能是消费者混淆的可能性.故消费者在商标法处于一个中心和基础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关于假冒商标罪的立法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关于在同一种商品上擅自使用与 注册商标相似的商标的行为 1979年刑法对假冒商标罪作了原则性的规定,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司法实践中,均把在同一商品上擅自使用与注册商标相似的商标的行为作为假冒商标罪处理。在《关于惩治假冒商标犯罪的补充规定》中,具体规定了假冒商标罪,即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行为。1997年刑法基本沿用了该规定。从立法内容来看,是明白无误地把在同一种商品上擅自使用与注册商标相似的商标的行为非犯罪化,其立法初衷是假冒商标一般是贪利型的犯罪,尽…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对地方立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立法质量是法的精神、法的作用得以发挥的生命所在。我们要在认真总结我省的地方立法经验中,更加注重立法质量,深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增强地方性法规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以更好地发挥地方性法规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20.
日前.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获悉.2007年截至到目前,商标局和商标评审委员会已在商标管理案件、商标异议案件和商标争议案件中认定驰名商标197件,其中包括商品商标183件,服务商标14件。新认定的驰名商标中有一大批为消费者或相关公众耳熟能详的商标。例如,“新华书店”、“复旦大学(复旦)”、“英语周报”等文化教育产业的商标,以及“张一元”(茶叶)、“德州”(扒鸡)等“中华老字号”企业的商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