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条 为了规范税务机关的欠税公告行为 ,督促纳税人自觉缴纳欠税 ,防止新的欠税的发生 ,保证国家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 ,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公告机关为县以上 (含县 )税务局。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欠税是指纳税人超过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期限或者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确定的纳税期限 (以下简称税款缴纳期限 )未缴纳的税款 ,包括 :(一 )办理纳税申报后 ,纳税人未在税款缴纳期限内缴纳的税款 ;(二 )经批准延期缴纳…  相似文献   

2.
税务令函有其正面的功能与作用,税务令函的性质是行政规则,税务令函对纳税人不具有直接的、规范上的拘束力,但对纳税人会产生实质性影响。税务令函的存在有其现实必要性,发挥其功能、实现税法的立法目的、保障纳税人权益等因素决定了应力求做到税务令函的合理化。本文提出了税务令函合理化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3.
该案应如何计算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编辑同志:某行政机关以某单位销售不合格产品为由,大该单位作出数万元的罚款决定。该单位接到处罚决定后,在法定起的期限内未提起的讼。处罚决定生效后五个月内,该单位分数次交付了部分罚款。之后近三个月,该行政机关向人民法院申...  相似文献   

4.
税收之债的确认是指依法享有税收确认权的主体对纳税人的法律地位、税收法律关系或税收法律事实进行甄别,给予确定、认定、证明(或否定)的行为。二战以后,在税收之债的确认原则上,出现了由课税机关中心主义向纳税人中心主义转变的发展趋势,具体表现就是普遍确立了纳税申报制度。我国现行税法主要规定了纳税人自主确认、行政确认和司法确认三种税收之债的确认方式,但从实际执行的效果来看,这方面的制度尚需进一步完善,而完善的方向就是在根本依赖全体纳税人纳税意识普遍提高的基础上,确立真正意义上的民主纳税制度。  相似文献   

5.
李丽丹 《法制与社会》2010,(24):245-246
纳税人权利是现代社会制度的一个结构性要素,尊重纳税人权利,有利于强化纳税人的主人翁意识和纳税观念,维护税法的严肃性,提高税务行政透明度,真正实现依法纳税。然而,从我国现行税法体系对纳税人的权利的规定则不多。宪法中的缺失、立法上的缺陷、内容上的不完整、司法救济的薄弱等都是造成纳税人权利保护不足的原因。因此,要完善有关法律法规,通过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建立有效的税收听证制度以及权利救济方式,真正实现纳税人权利、义务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滕祥志 《北方法学》2017,11(6):52-63
现行《税收征管法》修订草案中行政机关扩权条款增多,而纳税人权利保护制度阙如,相互之间并未形成合理的制度均衡。从税法行政解释权的实际行使出发,讨论开放税收司法问题,需要厘清以下问题脉络,一是税收立法的不完备性,导致税法行政解释扩张和税法不确定性;二是随着交易结构愈益复杂,实践呼唤税务机关提供税法确定性服务,税法确定性服务的法理基础是税法解释权共享原理;三是根据税法解释权共享原理,税法解释权不能由行政机关独享,规制税法行政解释权的逻辑归宿和制度选项是激活税收司法,以落实税收法定。  相似文献   

7.
卞传山 《法人》2024,(2):46-48
<正>税务合规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企业税务合规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严格遵守国家税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相关规定,遵守税收政策、履行纳税义务,及时申报税务信息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有序进行纳税申报、缴纳税款并接受税务检查的过程。税务合规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维护自身形象、提高内部管理和促进公平竞争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从体制和职能上讲,地方税务机关一方面是国家的经济执法部门,代表着国家行使税收执法权,即国家税法赋予的税务“征、管、查、罚”的征收执法权力;另一方面,省以下地税机关作为垂直管理部门,担负着组织地方财政收入的重任,具有相对独立的行政管理权,即系统内的“人、事、财、物”等行政权力是垂直管理。也就是说,地税机关享有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两项权力(简称“两权”)。客观地说,自实施“两权”以来,地税系统较好地贯彻执行了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维护了税法的严肃性;同时在加强税收征管,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的过程中,也建立起一支综合素质较…  相似文献   

9.
郝敏 《中外法学》1997,(2):123-124
<正> 税务稽查又叫税务审计,是税务人员依照税法对纳税人的购销经营活动及纳税情况进行的稽核和检查的总称。但就我国近十年的税务稽查实践而言,这种界定并不能涵盖其丰富的实际内容。 税务稽查处于征纳矛盾的焦点,随着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内涵亦日渐丰富。稽查人员在检查纳税人的同时,也在对征税人执行税法公正与否,公务活动规范与否作出评估。不仅如此,在骗税与反骗税、发货票的制假与打假实践中,打击对象既不是纳税人,也不是征税人,而是涉税的犯罪分子。为此,有必要给“税务稽查”重新正名。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依法撤销了行政机关的处罚决定,并判决行政机关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如果该行政机关又以同一事实和理由作出了与原具体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处罚决定,当事人仍不服又提起诉讼,法院应如何处理?请  相似文献   

11.
郝敏 《律师世界》2002,(9):10-11
税务稽查又叫税务审计,是税务人员依照税法对纳税人的购销经营活动及纳税情况进行的稽核和检查的总称。但就我国近十年的税务稽查实践而言,这种界定并不能涵盖其丰富的实际内容。税务稽查处于征纳矛盾的焦点,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其内涵亦日渐丰富。稽查人员在检查纳税人的同时,也在对征税人执行税法公正与否,公务活动规范与否作出评估。不仅如此,在骗税与反骗税、发货票的制假与打假实践中,打击对象既不是纳税人,也不是征税人,而是涉税的犯罪分子。为此,有必要给税务稽查重新正名。本人认为,税务稽查是税务机关依据国家的税收法…  相似文献   

12.
关于行政自由裁量权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ONDERATIONSOVERTHERIGHTOFFREEMEASUREMENTINADMINISTRATION行政自由载量权是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行政管理中自由作出行政决定的权力。行政机关在对社会进行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其行政行为以受法律、法规控制的程度为标准,可以分为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为。凡是法律对行为的内容、方式和程序等作了详细的规定,行政机关在处理具体事件时只能严格依法进行,不能参加自己意见的行为就是羁束行政行为。例如税务机关在向相对人征税时,只能根据法律、法规规定的税种、税率计算税额,加以征收。反…  相似文献   

13.
由于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行使税收行政管理权的税务行政机关和纳税人之间难免产生税务行政争议。税务行政复议法律制度作为解决税务行政争议的一种重要手段,在理论和实践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国税务行政复议制度有着自己的特色,但我国当前税务行政复议在立法和实践中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在简要概述我国税务行政复议制度后,详细分析了税务行政复议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笔者的思考提出了修改和完善的建议。希望能够对加强和完善我国当前税务行政复议法律制度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4.
倪志凤 《法学杂志》2003,24(5):27-29
在复议前置条件下,行政相对人可能在下列四种情形下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一是未经行政复议程序;二是行政复议机关决定不予受理;三是行政复议机关在法定行政复议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四是经过行政复议程序后对行政复议机关决定维持或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据此,审判实践中应正确处理复议前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15.
卫生行政执法程序中的期限:是指法律(含行政法规、行政规章下同)规定的卫生行政机关进行或者完成某项具体行政执法行为连续经过的时间上的限制。它是一种法定期限,除法律对某些情况有例外规定外,卫生行政机关不得依当事人的申请或依职权予以变更。规定卫生行政执法程序中期限的意义:首先有利于具体行政执法行为的顺利进行,提高办事效率,保障法律的正确实施;其次保障卫生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第三卫生行政机关如果不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某项具体卫生行政执法行为,就有可能以不作为(如未发放卫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税务管理 第一节 税务登记 第二节 帐簿、凭证管理 第三节 纳税申报 第三章 税款征收 第四章 税务检查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  相似文献   

17.
司法信箱     
行政机关在当事人申请复议期限内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应否受理?编辑同志:  我院对行政机关在当事人申请复议期限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人民法院是否应当受理的问题,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不应当受理。另一种意见认为可以受理,理由是: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四条规定:"诉讼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另外,如果等行政复议法规定的60日申请期限过后,行政机关方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将严重影响行政管理的效率和稳定。  请问哪一种意见正确?湖北省郧西县人民法院 胡承汉…  相似文献   

18.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上级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规定的特定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原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制度。随着《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的颁布与实施,卫生行政争议案件将日益增多,行政复议是解决卫生行政争议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掌握和运用《行政复议法》处理卫生行政争议十分重要。1.申请行政复议的条件1.1.申请人在法定申请期限内提出申请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为60日,自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计算。《行政复议法》施行以后,对于其他法律、法规将复议的申请期限规定为少于60日的,一律按60日执行。  相似文献   

19.
一、主体不同。逃避追缴欠税罪的主体仅限于负有清缴欠税义务的纳税人 ,包括单位和个人 ,但不包括扣缴义务人。而偷税、抗税的主体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且根据刑法规定 ,抗税罪的主体只能由个人构成。二、手段不同。偷税采取的方法是在未纳税申报的情况下 ,通过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 ,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 ,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手段 ,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抗税采用的是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而逃避追缴欠税罪采取的方法则是在行为人已经进行纳税申报的情…  相似文献   

20.
审理超过法定复议期限案件的客体是什么?编辑同志;我院受理一起治安行政案件,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没有作出复议决定,直到法定复议期限届满两个月后才作出部分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决定。原告在接到复议决定后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问,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