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是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任务。近年来,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干部队伍建设“四化”方针,采取有效措施,加大选拔力度,使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绝大多数年轻干部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发挥自身才能和优势,为党和人民事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也有少数人不能正确看待和用好自己的优势,反而为优势所累、所困。  相似文献   

2.
干部队伍年轻化是我党的一贯方针,新时期党中央不断推进干部队伍年轻化建设,越来越多的年轻干部不断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在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作为整体素质的重要反映,年轻干部的作风状况如何,直接体现着年轻干部的水平和整体形象,决定着这支队伍的健康成长,对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张东霞 《党课》2006,(10):60-60
近几年来,挂职锻炼作为促使优秀年轻干部早日成长成熟的重要方式,在组织人事部门得到了普遍应用。步成长起来,走上了领导岗位,但也有部分年轻干部对挂职锻炼存在三种不良心态,值得关注:一是“镀金心态”,认为组织提拔是迟早的事,工作拈轻怕重,急于求成;二是“怕事心态”,认为挂职身份尴尬,办事瞻前颐后,该管的不敢管;三是“自傲心态”,认为自己能力强,挂职锻炼显得多余,不愿深入基层办实事。这些错误心态势必影响挂职锻炼的实际效果,制约挂职干部的健康成长。笔者以为,年轻干部在接受挂职锻炼时更需在调垫心态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4.
要论摘编     
干部队伍中存在种种问题,原因不尽相同,但不重视学习,头脑里缺乏甚至没有马克思主义是共同的。现在,我们的干部队伍正处于新老交替的重要时期。一大批年轻同志走上各级领导岗位,给党的干部队伍增添了新的活力。党和人民对他们寄予厚望。年轻干部头脑一定要清醒,不要以为走上领导岗位,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就自然提高了。我们有些同志工作热情高,想干一番事业,这是很好的。但由  相似文献   

5.
加强学习——年轻干部上岗后的首要任务□张俊杰近来,随着各地换届工作的相继结束,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了新的领导岗位。面对跨世纪的历史重任,年轻干部必须抓好上岗后的继续学习,这不仅是担当跨世纪历史重任的需要,也是年轻干部加速个人成长的内在愿望和现实需要。加...  相似文献   

6.
黄梦其 《党课》2014,(9):57-59
近年来,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给党的干部队伍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部分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后,其心理随着生活环境、工作对象的变化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以下五种心理尤其不利于年轻干部的成长进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3,(22):52-53
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年轻有为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但一些年轻干部经不起权力的诱惑,滑向了犯罪的深渊。过去常提老干部要保持晚节.现在看来。也应提倡年轻干部保持“早节”。“早节”不保,危害更甚。  相似文献   

8.
时下一批又一批的年轻干部陆续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这说明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实乃可喜可贺。然而人们应该如何对待年轻干部、年轻干部又应该如何对待自己,也确实有提及之必要。窃以为,最主要的应该做到两条:一莫“捧”二莫“骄”。 年轻干部一旦由“民”而变成了“官”乃至变成了“大官”,似乎满耳听到的都是颂扬溢美之辞,什么“年轻有为”、“才智过人”、“前途无量”之类。其实对年  相似文献   

9.
十三届四中全会后.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我省把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造就一大批始终坚持“三个代表”要求,能够担当跨世纪重任的领导人才,作为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使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改善了领导班子结构,增强了领导班子活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不断深入,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年轻干部角色转换以后,面临着比普通人更多的种种诱惑,稍不注意,便可能沦为诸多陋习流弊的俘虏。因此,年轻干部要设“四个防”,经受住种种考验。一防吹捧的袭击。年轻干部自身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干部队伍建设的发展,一大批年轻有为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发挥聪明才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较大贡献,但也有些年轻干部经不起“权力”的考验,滑下犯罪的深渊。据《江淮风纪》近期载文:深圳市福田区检察院日前透露,该院近两年查处的职务犯罪案件中,有54%以上犯罪人员年龄在31岁到40岁之间。该年龄段已成为目前职务犯罪的高发期。过去常提老干部要保持晚节,现在看来,也应提倡青年干部保持“早节”。“早节”不保,危害更甚。较快走上领导岗位的年轻干部,很多是公认的“能人型”干部,他们风华正茂,精明强干,少年得…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培养和选拔大批能够担当跨世纪重任的优秀年轻干部,是一项战略任务,必须抓紧抓好”。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它对党和国家的命运及前途关系重大,意义深远。一、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是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基本原则“德才兼备”是我们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用人标准,二者必须兼顾,缺一不可。所谓“德”,就是要求年轻干部必须“讲政治”,就是看其是否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看其是否有识别善与恶、是与非、…  相似文献   

13.
选拔年轻干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葛平,陈广平,乔广龙选拔大批年轻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紧迫任务,是新形势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一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但是总的看年轻干部选拔难的状况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干部制度改革的深入,许多年轻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刚出校门就入“仕途”,有的得天时地利,青云直上。过快的升迁速度、高高在上的地位和一帆风顺的处境,使他们踌躇满志,以致有些人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轻视或放弃了学习。在这些年轻干部中,有的认为自己是科班出身,有知识,有水平,不必学;有的认为自己是一“镇”之长,一“局”之长,高人一  相似文献   

15.
“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是江泽民同志向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殷切希望。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学习问题不仅关系到广大干部自身的进步,而且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适应时代的需要和形势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年同志走上了领导岗位。作为青年领导干部,我们一定要时刻不忘自己的使命,不忘党和人民的重  相似文献   

16.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青年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随着跨世纪的到来,一大批青年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担任了重要的领导职务。如何领导、规范刚刚走上领导岗位的青年干部行为,使之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是我们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需要认真研究和对待的问题。下面结合青年干部的自身特点和现实情况,谈谈青年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后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不要否定过去,割断发展历史。青年干部刚刚走上领导岗位,容易追求“新任展示”效应,以充分表现自己的主见、魄力、胆识、新的思路和新的运作,在  相似文献   

17.
年轻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以后,面临着比普通人更多的种种诱惑。年轻干部要有效地实现其领导功能,必须经受住种种严峻的考验。一是吹捧的袭击。年轻干部自身优势明显,前途光明,在人们眼中是未来的“明星”,难免耳中灌满赞誉之声。从并无恶意的戴高帽子到另有所图的阿谀奉承,使人得意忘形,在飘飘然中极易自己削弱自己,自己欺骗自己,自己毁掉自己。“好谀”是许多人的通病,一些年轻干部长期生活于顺境中,更易产生爱夸奖不爱批评的“好谈”心理,喜欢别人给他抬轿子、吹捧。因为“好谈”,一些年轻干部势必被巧言令色、趋炎附势、巴…  相似文献   

18.
《当代党员》2007,(7):19-19
最近闭幕的市第三次党代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这标志全市换届工作圆满结束。在这次换届中,一大批年轻干部纷纷走上领导岗位,踌躇满志,大显身手,令人欣喜。然而,最近一些刚走上区县和乡镇领导岗位的年轻干部,却以各种方式向本刊编辑部反映,他们的理想和现实存在差距,想干事却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家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干部队伍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有一批年轻的优秀人才走上了领导岗位。当这些年轻干部走上岗位时,他们发现自己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即他们领导的部属中有一部分人年龄较大、在单位工作的资历也较长。如何正确地领导这些资历老的部属,是摆在年轻领导干部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主动接近年轻干部刚走上领导岗位,特别需要保持谦虚的作风。上任之际,每个人对年轻领导的心理接受程度不一样,资历老的部属想法更有其特殊性,部分老同志内心对年轻领导开始是不接受的。有的老同志觉得自己在一个毛头小伙或女孩子的手下…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干部年轻化进程明显加快,一大批有文化、有理想、有朝气、有干劲的年轻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但由于不少年轻干部工作经验少,社会阅历浅,尤其是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呵护有余,教育不足,重使用,轻管理,使许多表现不错的年轻干部偏离了既定的航向,甚至走上犯错误甚至违法犯罪的道路。邓小平同志指出:“干部不是只要年轻,有业务知识就能解决问题,还要有好的作风。”所以,各级党组织在重视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同时,更要加强对他们的监督和管理。 加强年轻干部的监督与管理,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