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伊朗外长韦拉亚提、巴基斯坦外交部秘书长阿克拉姆·扎基、驻伊朗的阿富汗游击队九党联盟代表和驻巴基斯坦的阿游击队七党联盟中的六个阿游击队代表于7月29至30日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就政治解决阿富汗冲突的联合国和平方案进行了首次讨论,会议结束时三方发表了联合宣言,对联合国和平方案给  相似文献   

2.
爆炸、刺杀、火箭袭击,阿富汗在“9·11”周年之际杀机四伏。9月5日,喀布尔市中心发生严重汽车炸弹事件,26人死亡,150人受伤;同日,卡尔扎伊总统在南部坎大哈遭枪手袭击,险遭不测;9月11日之前的几天,不但在喀布尔连续发现多个爆炸装置,东部城市贾拉拉巴德也遭到火箭袭击。南部霍斯特地区还爆发激烈战  相似文献   

3.
伊斯兰堡专电 苏联按照日内瓦协议于今年2月15日撤走了它在阿富汗的全部军队。然而,和平没有象人们希望的那样降临这块中亚古国的大地。在阿富汗境内,喀布尔政权同阿各派游击队就未来政府的控制权仍展开着激烈的军事较量。由于敌对双方兵力大体均衡,战场上处于僵持状态。与此同时,有关各方正在加紧活动,试图寻求政治解决阿富汗冲突的途径。 在苏军全部撤离之前,阿富汗敌对双方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制定了各自的战略,准备在战场上决一雌雄。喀布尔政权收缩防线,集中兵力保卫首都喀布  相似文献   

4.
伊斯兰堡专电阿富汗总统布尔汉诺丁,拉巴尼1月2日在喀布尔宣誓就职。他是阿游击队去年4月底推翻纳吉布拉政权执政后通过选举产生的第一任阿富汗总统。在首席法官穆罕默德·法兹利主持  相似文献   

5.
今年以来,阿富汗战报频传。同往年相比,游击队更加活跃,士气更加旺盛。二月间,游击队先后解放了乔兹詹省的达扎布县和曼嘎加先县。在敌人重兵驻守的首都喀布尔,战略要地坎大哈、马查里沙里夫和赫拉特等城市,游击队也加强了活动,进行了多次成功的夜袭和频繁的骚扰。  相似文献   

6.
访喀布尔     
伊斯兰堡专电 今年4月,阿富汗政局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出现政权更迭。原苏联侵阿军扶植的纳吉布拉政权被推翻,以临时国家元首西卜加图拉·穆贾迪迪为首的阿游击队临时委员会在喀布尔接掌了权力,宣告持续了14年之久的阿富汗战争终于结束。 游击队临时政府已执政一个月,阿富汗的现状如  相似文献   

7.
4月16日,阿富汗局势急剧变化,阿富汗总统纳吉布拉突然辞去党政一切职务,一个由四位副总统和四位高级将领组成的委员会宣布接管权力。与此同时,阿富汗游击队在首都喀布尔周围集结,节节进逼。阿富汗形势突变,不仅使正在转折关头的阿政局更其扑朔迷离,而且也给列入日程的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蒙上了一层阴影,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8.
《瞭望》2002,(16)
·早件· 据喀布尔电台5日广播,阿富汗安全部队挫败了一起企图颠覆临时政府的阴谋。警方逮捕了300多名与这一阴谋有牵连的人。 安哥拉全国各地5日举行盛大的游行和集会,庆祝安哥拉政府和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联盟4日签定停火协议,结束了长达27年的内战。  相似文献   

9.
8年多的战争几乎使阿富汗与外界隔绝了,进入喀布尔仅剩下两条空中通道:喀布尔——莫斯科和喀布尔——新德里。6月26日,由苏联飞行员驾驶的阿富汗航空公司的客机,把我们从新德里送进了阿富汗。这是苏联按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日内瓦协议于5月15日开始从阿富汗撤军后,中国记者第一次到喀布尔访问。  相似文献   

10.
喀布尔政权领导人纳吉布拉1月1日宣布从1月15日起实行单方面停火。这是纳吉布拉在去年访苏后做出的一个“和解”姿态。阿富汗抵抗组织领导人当即予以拒绝,指出这是一个陷阱和欺骗,要求苏立即从阿撤军,表示只要在阿还存在一个苏军,游击队就不停止反抗。 去年以来,苏联大肆宣传要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并表示支持联合国秘书长为政治解决阿问题所作的努力。去年2月间,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二十七大上表示要在近期内从阿富汗撤回苏军。7月底,他又在海参崴宣  相似文献   

11.
伊斯兰堡专电 巴基斯坦和喀布尔政权之间关于阿富汗问题的第七轮第三阶段间接会谈,在联合国秘书长私人代表迭戈·科多维斯的主持下,于2月25日至3月9日在日内瓦举行。这次会谈着重讨论了苏联从阿富汗撤军的时间表这个关键问题,阿巴双方都作了一些让步,在撤军期限上的差距比以前有所缩小,但最后没有达成协议。 据此间消息灵通人士透露,喀布尔政权在这次间接会谈开始时提出苏朕在三年内从阿富汗撤军,比它以前提出的撤军期限只减少了一年。巴基斯坦则仍坚持原来的立场,苏联必须在三个月之内撤军,理由是  相似文献   

12.
孟加拉国选举委员会九月一日宣布,将于今年十月十五日举行总统选举。这是艾尔沙德总统领导的军人政权,为结束历时四年之久的军法管制,继不久前举行议会选举后朝民主政体迈出的又一步。孟加拉国主要反对党十五党联盟和七党联盟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抵制总统选举,要求先结束军法管制,恢复民主政体。围绕这场总统选举,军政府与反对党之间将展开激烈的较量。  相似文献   

13.
9月11日,美国世贸大楼、五角大楼等连遭恐怖袭击,全球为之震惊。美国认定本·拉丹为幕后策划人,而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为拉丹提供庇护。10月8日起,美军大规模轰炸阿富汗,11月13日,得到美国支持的阿反塔武装北方联盟进入首都喀布尔,塔利班政权土崩瓦解。与此同时,美国陆续发现被疑为遭另一类恐怖袭击的炭疽病感染者。  相似文献   

14.
罗马专电 意大利3月27日和28日大选结果,右翼自由联盟工党(意大利力量党、北方联盟和全国联盟)获胜,左翼进步联盟和中间派遭到失败,标志着长期统治意大利的原天民党执政时期已结束,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意舆论称之为第二届共和国的开始。 这次大选是在“廉洁运动”持续两年,意大利政界、实业界和其他阶层有6000多人(包括438名议员)受审查的情况下举行的,也是天民党元老、曾任七届总理的安德烈奥蒂和原社会党书记克拉克西等一大批重要领导人倒台后举行的一次大选。人心思变,要求改革,在这次大选中成了一种难以抗拒的潮流。这次大选的结果,自由联盟在参、众两院分别获得155席和366席,取得组阁的资格。以左翼民主党为首的进步联盟只获得参、众两院122席和213席。由天民党脱胎而来的人民党和公约党组成的中间派,在参、众两院仅获得31席和46席。意大利力量党跃居为第一大党的地位,左翼民主党保持了第二大党的地位,人民党降到了小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伊斯兰堡专电 以纳吉布拉为首的喀布尔政权,最近经过一场激战挫败了由原喀布尔政权国防部长纳瓦兹·塔纳伊发动的政变。阿富汗各派政治力量的重新分化组合使阿富汗问题更加复杂化。 3月6日中午,阿富汗首都喀布尔风云突变,枪炮声大作,战斗轰炸机呼啸而来,在对总统府进行轰  相似文献   

16.
张宁 《瞭望》2003,(28)
7月8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发生反对巴基斯坦的群众示威游行,游行随后发展为对巴驻阿使馆的攻击,造成使馆部分馆舍、设备损坏,被迫停止办公。巴基斯坦分析人士指出,此次事件是由巴阿两国间长期存在的历史积怨和近期发生的边界纠纷造成的,从目前两国国内形势和国际大环境看,双方关系不会因此严重恶化。  相似文献   

17.
伊斯兰堡专电 最后一批侵阿苏军已于2月15日撤离阿富汗,这仅是全面解决阿富汗问题的第一步。在阿富汗国内,由苏联支持的喀布尔政权与阿抵抗力量的军事较量尚在继续,阿富汗能否在短期内恢复和平,已成为国际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当前,阿富汗对立双方斗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政府上。由于有关各方分歧  相似文献   

18.
达卡专电 南亚地区合作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七个成员国的外长(马尔代夫司法部长代表外长出席)七月十二、十三日在这里举行会议,商讨实施更具体的行动纲领以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使联盟为本地区的十亿人民谋福利。东道主孟加拉国外长乔杜里在谈到联盟成立以来发展的情况时说,「我们的航行是一帆风顺的」。 联盟是在去年十二月在达卡召开的第一次首脑会议上正式宣布成立的。它的七个成员是不丹、印度、马尔代夫、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孟  相似文献   

19.
楠雅 《瞭望》1984,(26)
今年四月下旬,侵阿苏军以二万余人的兵力,在大批坦克、直升飞机和轰炸机的配合下,对阿富汗游击队潘杰希尔山谷根据地发动了入侵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攻势。苏军地面部队在几天内挺进谷地五十余公里,占领了山谷南部的各主要村镇;接着又以这些村镇为据点,向谷地两侧的垭口,峡谷派出作战分队,搜剿坚持战斗的游击队员。目前,苏军的攻势已持续两个月,但看来仍没有很快收兵的打算。人们注意到,自契尔年科就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以来,苏联进一步加强了对阿富汗游击队的军事镇压。二月份,侵阿苏军伙周阿富汗伪军先后对首都喀布尔以北的舒马利地区和坎大哈、赫拉特、帕克蒂亚、楠格哈尔,巴尔赫等省的游击队进行了规模较大的扫荡。二月下旬至三月底,苏联又陆续向阿富汗增派了上万作战部队以及一批直升飞机和轰炸机。三月,阿富汗当局头目卡尔迈勒  相似文献   

20.
达卡专电十二月七日至八日,南亚七国首脑会议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召开,正式宣布成立南亚地区合作联盟。七国首脑在热烈的掌声中签署了一致通过的《南亚地区合作联盟宪章》,并发表了《达卡宣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