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浅析当前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面对的问题和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主要体现在:社会工作专业化教育与社会工作职业化不相匹配;专业社会工作教育人员缺乏,教育者专业素质还有待提高;社会工作实习不规范、学生缺乏实践能力;教学内容与国情、社情缺乏整合性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专业社会工作作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在满足基层多元化利益诉求、解决基层治理实际问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文献梳理和分析,重点解析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本土化这个核心议题,提出专业社会工作在嵌入我国基层社会服务体制的本土化过程中,面临着公众对专业社会工作的认知度不够、社会工作专业性不足、专业社会工作社会化程度不高等困境,制约了其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广度、深度和力度。面对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困境,既要从外部寻求政策支持、制度保障,又要从自身要素进行完善,让专业社会工作更好地参与社会治理。文章提出与基层党组织协同共建共治、构建中国专业社会工作的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发展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培育扎根基层社会治理的专业化社工队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社会工作教育及专业社会工作关系的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前线专业社会工作者以及实务对象的角度分析,当前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存在冲突与限制。中国文化处境下,专业社会工作的关系是多重和多种关系的融合。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以及社会工作教育者必须在策略、内容、实践等环节进行调适,以推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本土化发展,建构本土化的关系模式和知识,进而推动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实施禁毒社会工作教育,是培育禁毒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根本路径,是实现禁毒社会工作提质增效的重要基础,对推进禁毒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全国各地结合实际,推动禁毒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专业化、职业化和现代化发展。但总体来看,我国关于禁毒社会工作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还存在禁毒社会工作学科专业基础薄弱,禁毒社会工作教育缺乏学科专业支撑,禁毒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师资严重短缺,禁毒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专业化水平低等问题,需要加大禁毒社会工作专业学科建设经费投入力度、优化禁毒社会工作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禁毒社会工作课程教学指标体系、增大禁毒社会工作师资队伍建设强度、统筹禁毒社会工作人才继续教育,完善禁毒社会工作教育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浅谈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中国目前社会工作发展的状况和发展的空间来说,中国社会工作应走专业化的道路,进一步说也就是本土化基础上的专业化。在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各方要共担责任,并警觉和避免专业化过程中的"异化现象"和"吊诡"。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专业社会工作进入中国内地,开始其专业化、职业化及本土化的发展历程。文中分析了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现状和难题,提出导入市场营销理论,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和组织的专业形象,运用营销组合策略,把社会工作专业及其组织推向市场,面向政府、企业、公众和其他非政府组织,获得其发展壮大的资源和机遇。  相似文献   

7.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问题日益增多并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一般的方法已经不能完满地处理这些问题,急需建立专业化的助人职业。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以助人为宗旨、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专业,在促进社会和谐和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等方面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是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减震器”和“润滑剂”。与西方国家成熟的社会工作体系相比较,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程度低,专业素质不高,人才奇缺。还无法回应社会需要和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加快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对上海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过程的回顾和分析发现,专业方法的整合性、服务目标的发展性、服务领域和内容的新拓展、本土化实践下的理论积累,是上海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专业化发展的主要特点。专业化发展是一个受制于社会制度条件、服务对象需求、社会工作者系统三者交互作用的结果。社会工作者系统的专业素养,对激发青少年发展动机、构建良好社会工作制度环境具有重要的建构作用。凝练服务理论内涵、提高专业权威性、呈现社会工作者队伍的专业文化和专业精神,是社会工作服务获得进一步专业化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社会工作,是现代文明必不可缺少的“润滑剂”和“安全阀”,它在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当前我国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却存在着社会环境不成熟、人才数量供不应求、专业化能力水平不高、激励机制尚不健全等问题。今后应着重在加强宣传力度、发挥培训作用、重视岗位开发、强化专业研究、施以必要激励等方面,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开辟出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社会工作知识分子和政府的博弈推动着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社会工作知识分子利用专业话语,通过对社会工作重要性的研究和论述,建立社会工作存在的必要性,影响政府行为,推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形成;对社会工作与政府关系的论述,激发政府作为社会工作发展主体的积极性。政府关于社会工作宏观话语的表述,使社会工作知识分子的专业话语不断地向宏观话语靠拢,规导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走向。专业话语和宏观话语的互动,推动着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Social work practice research focuses on researching all kinds of social work practice, including social work practice teaching, practitioner self-inquiry, and also social work services. In this article, first the dilemma of social work research in China will be analyzed; then the nature and position of social work research will be clarified; finally the procedure of practice research will be introduced. In short, the author intends to argue that as social work is a practice-oriented discipline, the creation of social work knowledge is for achieving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 goal and its research is practical and practice-oriented.  相似文献   

12.
社会工作作为一项“助人”的专业活动,实践最初是从济贫、扶贫、解困和救难等工作开始的,形成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之功能,达到社会控制之目的。随着社会的变迁与发展,社会问题逐渐多元化呈现,社会工作在微观到宏观的服务中,又具备着社会改革的重要角色,以推动社会进步。而社会工作之所以在近几年被中国政府所重视,其“社会控制”和“社会改革”的重要角色尤为明显,面对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社会工作在专业服务的人才队伍建设中,需要坚定伦理价值认可,不断夯实专业技能并勇敢执行专业使命,实现社会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之使命。  相似文献   

13.
社会工作专业形象的定位、评估与塑造是专业形象塑造工程必不可少的三个步骤。通过机构的正确决策及科学管理和社会工作者的优质服务及良好的专业行为确保专业的美誉度和通过策划推行专项活动、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和导入CIS系统提高专业的知名度是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策略性选择。  相似文献   

14.
“Internet plus social work” as a new way to enhance social governance capability is changing the traditional paradigm of social governance. It responds to the new demand of improving social governance ability and realizes the organic fit with the new demand of social governance. Internet plus social work can expand the field of multi cooperation, seamless links of various service resources, rich and varied welfare service carriers, intelligent upgrading of professional help means,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social governance performance. In the face of the new challenges in the intelligent era, social work departments need to timely reshape their behavior patterns and change their professional roles: first, they should highlight co construction and co-governance and sharing, and turn from individual to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second, they should emphasize fast, flexible and accurate, from behavior suspension to scientific intervention; third, they should upgrade the way of resource linking, from simple emergency to seamless docking; fourth, they should reshape professional relationship network, from estrangement to professional follow-up; fifth, they should advocate multiple cooperation from single line down to compound intelligence. In the new era, internet plus social work must adhere to the orientation of intelligent upgrading, integrate technology variables into the mechanism, methods, procedures, resources and brands of professional intervention, and constantly make new breakthroughs in top level design, building new mechanisms, innovative service methods, developing new social governance procedures, new resources linkage and new brand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社会工作(简称互联网+社工)作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新路径,正在改变着社会治理的传统范式。它回应了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的新需求,实现了与社会治理新需求的有机契合。这种新路径,能使多元合作领域得以拓展,各类服务资源无缝链接,福利服务载体丰富多样,专业助人手段智能升级,社会治理绩效持续提升。面对智能化时代的新挑战,社会工作部门需要及时重塑行为模式,转变专业角色:一是要突出共建共治共享,从各自为战转向协同创新;二是要强调快速灵活精准,从行为悬浮转向科学介入;三是要升级资源链接方式,从简单应急转向无缝对接;四是要重塑专业关系网络,从关系疏远转向专业跟进;五是要倡导多元合作协同,从单一线下转向复合智能。新时代的互联网+社工,必须坚持以智能化升级为取向,在专业介入的机制、方法、程序、资源、品牌中融入科技变量,不断在优化新机制、升级新方法、开发新程序、链接新资源和拓展新品牌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6.
跨文化实践是社会工作督导研究中的关键议题。基于对全国95位实践者的访谈,对社会工作跨文化督导的本土含义与实践策略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本土处境下,跨文化督导具有三个层面的含义,即“跨境督导”实践中的文化碰撞、专业与行政两种文化之间的角力、一般化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与地方性知识之间的互动。跨文化的三种本土含义实际上反映了本土处境下的三种文化边界。为了突破文化边界的约束,实践者采取了自我觉察与审慎诠释、“借力打力”、培育本土督导者、促进行政与专业文化之间的互构、提升督导对象的体制适应能力、协同行动以及担任替代性角色等多种策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社会工作作为一项专业的助人工作,在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蓬勃发展。沿海地区一些发达城市里,学校社会工作也开始起动,很多学校都拥有了专业的社会工作队伍,然而学校社会工作者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却常常陷入种种伦理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