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对人才高消费行为说“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经济,离不了人才。市场的竞争,实力的较量,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可以说,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了发展的主动权。人才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实在是太重要了。但是,在人才争夺战硝烟弥漫神州的今天,人才争夺中的无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才浪费问题,日渐显现。“人才高消费”现象就是其中之一。 “人才高消费”是近年来出现的由用人单位在人才招募和使用上,不切实际地盲目招揽和囤积高层次人才,而造成人才闲置和浪费的一种不良现象。尽管这种现象一出现,就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映,并受到了舆论质询甚至是遣责,但是,人才…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有了取得胜利的希望。是否拥有并使用好人才,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兴衰。近年来,不少企业在招聘人才、培养人才、特别是留住人才方面使尽了手段,车子、房子、票子一应俱全。然而,如此优厚的待遇,还是有人频频“跳槽”,令一些老总们疑惑不解。笔者以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找找原因。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和全国人事厅局长会议精神 ,结合实际情况 ,就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管局人事人才工作谈几点意见。一、充分认识人事人才工作的重要性 ,加快建设适应机关事务工作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人才优势 ,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机关事务工作也是如此。履行职责、搞好保障…  相似文献   

4.
管见 《传承》2001,(3):43-4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也已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知识就是 力量,知识就是财富。现在,大到国际,小到单位之间的竞争,集中到一点就是科技和人才 的实力竞争。谁拥有人才优势,谁就拥有实力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美国为什么号称老 大,就在于它有世界最优秀的人才和科技。中国为什么腰杆子越来越直,也是因为人才和科 技赶上来了。 我们来看一个具体事例。袁隆平,是他率先在世界上突破传统理论禁区,培育成功杂交 水稻,被国际稻作学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多年来,杂交水稻累计增产 3500亿公斤, 每年增产…  相似文献   

5.
人才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说到底是人才、科技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财富,谁就拥有无与伦比的竞争力。21世纪,人才短缺是全世界的普遍现象。发达国家必将继续对发展中国家的人才不择手段地巧取豪夺。对中国来说,“人世”后国际间的人才争夺将会进一步加剧。一个地区要有效地吸引、配置和使用人才资源就必须运用自己的优势,建立多功能、全方位、辐射广、服务性强的人才市场。宁夏作为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要在西部大开发中求发展,就要尽快建立具有宁夏特色  相似文献   

6.
徐行 《群众》2011,(10):56-57
人才是强国之本,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人才竞争呈现日趋激烈的态势,谁拥有更多高素质人才,谁就拥有发展的主动权。从2007年开始,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了“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双创”计划),锻造吸引全球创新创业人才的“强磁场”。瞄准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在各自领域里占据制高点的高素质人才,以他们的加盟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进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7.
“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未来”这句话,今天已成为青岛市各用人单位赢取市场的“金科玉律”。酿造“聚才”的沃土近年来,青岛市为适应建立国际化大都市的需要,采取了招聘、引进、特聘、开发培训、接收大中专毕业生以及出台有益于国内外人才成长的优惠政策等,广纳天下贤能,使人才尽施才干,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效用。刘忠海博士在英国诺丁汉大学攻读测量专业,1993年引进到青岛市勘探测绘研究院工作。由他主持的“QDDJ”系统地籍测量研究课题在国内属领先地位,给青岛市的大地测量、城市规划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在日本留…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知识爆炸、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的当代社会,知识经济的到来,将改变人类历史上企业发展的结构和生产方式。谁拥有知识,谁就将拥有企业的核心资源。知识经济时代是人类社会的新阶段美国企业家约翰·霍肯在《下一个经济》中指出新的经济到来了,这个经济就是“信息经济”,其特征是产品和劳务中“物质”比重下降,“信息”比重增加。而《信息经济》的作者波拉特则指出,经济可以分为两个领域。一个包括物质和能源转化;一个包括从某种模式向另一种模式转变的信息转化,这两个领域交错在一起,不可分割。而信息资本资源,对人说,就是信息工…  相似文献   

9.
姚明 《浙江人事》2007,(2):18-19
自主创新是一个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舞台的有力保障。不久前通过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指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调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要建立强大的自主创新体系,核心是要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自主创新型人才队伍,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能拥有一流的发展优势,人才这个“第一资源”与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良性互动,共生共荣,才会演绎出一曲美妙的协奏曲。  相似文献   

10.
经济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人才优势谁就掌握了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党的十五大以来,江都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着力构建“在苏中率先崛起”的人才高地,坚持不懈地抓基础、抓规范、抓创新,为加快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杨应侠 《浙江人事》2006,(10):43-44
“人才是企业的资本,拥有人才,就是拥有财富”,现代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中小企业,为引不进、留不住人才而苦恼。如何用好并留住人才?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对此有了很好注解。人才在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英雄有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2.
马丽 《西部社会》2002,(7):12-12,39
人才作为知识经济的载体,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财富,谁就拥有无与伦比的竞争力。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后,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人才被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推行人才战略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如今商战中,新产品就是商家无声的子弹,而名牌新产品就如出奇制胜的“导弹”。在市场竞争白热化的今天,谁拥有名牌产品谁就能在市场上独领风骚,成为商战的赢家。  相似文献   

14.
禚沿东 《长白学刊》2008,(4):158-158
人才是发展的决定因素。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谁能培养并拥有最优秀的人才,谁就会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优势,谁就能够找准市场的位置,把握市场的脉搏。吉林省现阶段外向型人才少之又少,因此,在新时期大力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离不开对外向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现代社会,谁拥有了人才并激励了人才.谁就在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使本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然而,我国大部分企业普遍存在人才流失严重,劳动生产率低的问题。由此可见,要解决企业“留才、用才、育才”阃题,就必须深入研究探索企业员工的激励机制问题,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对中学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市场经济是一种充满竞争的经济,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竞争、参与意识。竞争的前提是平等,这样才能形成公平竞争,而平等又是民主原则的具体体现。当然这种平等是靠法制来保障的。市场经济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法制经济,它可以使学生增强民主法制观念。市场经济要求每个竞争者只有顽强拚搏,不断进取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市场竞争,说到底是知识竞争、人才竞争。谁掌握了知识和掌握了拥有知识的人才,谁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因此,竞争能激发学生在中学这个“黄金时代”,珍惜…  相似文献   

17.
革命老区黄冈撤地建市后,新市委提出“科教兴市”战略。笔者在此就黄冈经济腾飞与教育发展问题谈点看法。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科学技术人员是新的生产力的主要开拓者和科学知识的主要传播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当今世界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日本二战后经济能迅猛发展,其原因之一是重视了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全国“十强市”之一的张家港只有80万人,版图面积不足一千平方公里。我市人口是他们的8倍多,版图面积是他们的17倍…  相似文献   

18.
武汉工业在过去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有过几度辉煌和几次曲折.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定位和职能转变是影响武汉工业发展进程的一个关键因素.武汉在实施"主攻工业"发展战略的今天,必须明确市场经济体制下现代大工业建设中的政府职能定位,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尊重市场规律和经济规律,才能实现武汉工业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能否抓住机遇,历来是关系革命和建设兴衰成败的大问题。”“现在全党一定要高度自觉,牢牢抓住世纪之交的历史机遇,迈出新的步伐。”所谓机遇,是指历史发展中出现的有利于我国发展的某些契机、事件、机会、条件和环境。在新世纪即将到来的时刻,我们武汉市拥有哪些有利的条件和机遇呢?用中共武汉市委书记钱运录的话说,就是“国际环境有利,国内条件充分,武汉优势明显。”一、国际环境有利第一,世界走向缓和的趋势在增  相似文献   

20.
住宅电话:现代家庭的“宠物”●顺发百家争“鸣”的通信业●到2000年,中国大中城市住宅电话将达到平均每户一部。●BP机经营业引发商家大战,被称为“空中房地产”。●谁拥有“大哥大”,谁就是“先富一族”中的“大哥大”。那还是好几年以前,有个发了财的个体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