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构建和谐海南,是海南省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的主要体现。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近20年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历史原因,与省内汉区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如何推进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使之跟上全省社会经济发展步伐,构建和谐海南,共同迈进小康社会,应成为我们关注的话题。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厅厅长陈志荣。  相似文献   

2.
一、海南中部山区的自然特点及旅游资源海南中部山区是指琼中、保亭、白沙、通什4县市。东方、乐东、昌江、陵水、三亚5县市各有约70%的地区属于山区或半山区,因此,海南中部山区在广泛的意义上讲,包括了中部和西南部的9个县市。这一地区全部是少数民族地区,也是贫困落后的地区。从自然地理方面看,这一地区的特征:其一,由高峰林立的山地、丘陵、台阶地组成。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有用座,海南最著名的五指山,最高峰海拔1867米,黎母山主峰鹦哥岭海拔18if米,为海南第二峰,猴尔岭、马城岭、雅加犬岭、马咀岭、尖锋岭、尖岭等都处于…  相似文献   

3.
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任务繁重,要实现科学发展,笔者认为必须正确处理好如下三方面关系。  相似文献   

4.
《新东方》2018,(1)
共享发展理念是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的五大新发展理念之一,对确保海南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特别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为海南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更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为海南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增强新的动力,有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乃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海南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还面临着民生领域的短板,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民族地区发展滞后,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化水平低等困难和问题。当前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确保海南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需要我们将共享发展理念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融入具体的民生政策实践中;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缩小海南区域之间的差距;加快海南民族地区的发展,让民族地区群众全面共享发展的成果;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性作用;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海南经济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王明泽 《今日海南》2012,(12):24-26
2012年12月2日,为期五天的第八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在海口落下了帷幕。海南作为本届东道主,在圆满完成承办任务的同时,更在大会上取得丰硕的成果。若将泛珠大会比喻成一块敲门砖,那么敲开的是未来海南与泛珠区域深度合作、发展共赢之门,更为海南敲开了在泛珠地区大展拳脚的广阔天地。从这个角度来看,本届泛珠大会值得海南回味,未来的光辉前景更是引人期待。  相似文献   

6.
海南文化是中原文化在海南历史上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历经千年交融汇合积淀而成的结果,在海南的各个发展阶段,无不闪烁着中原文化绚丽的光环。而在新世纪来临之际,海南文化的发展则需要更具多元化与开发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注重强化文化意识,提高海南整体文化素质,加大对文化的投入,使文化管理走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陈丽云 《新东方》2011,(6):36-38
少数民族文化是一个地区宝贵的文化资源,挖掘特色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使其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使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笔者通过分析海南苗族文化特点,提出海南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意义,并对海南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出路与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李萍  李勇 《今日海南》2007,(2):38-40
旅游业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国民经济中关联性和综合性较强的产业。建省办特区以来,海南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发展旅游业,通过确立和实施“一省两地”的产业发展战略,将旅游业作为海南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努力把旅游资源的潜在优势转变为现实的产业优势。海南旅游业的发展与衰弱,已经不是旅游业本身的问题,而是影响国民经济全行业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部地区是海南的核心生态区,也是海南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为了加快中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缩小中部地区农民与沿海市县的收入差距,海南省政府决定从2010年起,用三年的时间,努力扶持中部地区农民收入达到全省中等偏上市县收入的水平。中部市县如何立足自身优势,按照全省生产力空间战略布局和生态区的功能定位.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选准一条符合生态要求和自身发展的路子,将生态资源变为农民收入之本和增长优势,尽快实现海南省政府确定.中部市县农民三年增收的目标?五指山市念活“山”字经、做好“山”文章、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民有效增收的做法,值得中部市县借鉴。  相似文献   

10.
海南中部山区山地丘陵多,江河星罗棋布,森林广茂,海南几大河流都发源于此,松涛水库74%的水面在其境内,是海南淡水资源主要涵养区。当前,海南局部地区淡水供给紧张,水环境污染,已经影响了当地经济及社会的发展。随着海南经济不断发展,淡水供需矛盾将越来越大,因此,加强中部山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是海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海南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休闲农业不仅能节约大量资金,而且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环境。借鉴海内外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海南本地实际,休闲农业应该成为海南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2.
海南底子薄、起步晚、起点低,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前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依然是发展不足、发展不快的问题。要想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与发达省市的差距,只有加快发展。经过多年的积淀,海南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的主客观条件,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13.
《今日海南》2008,(10):13-14
加快发展海南文化产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和把握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海南省情、具有海南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不断推动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刘锦 《今日海南》2011,(11):26-27
农村妇女是农村改革和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她们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农村经济发展进程。如何帮扶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实现发展,是党委、政府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妇联组织关注的焦点和工作的重心。近期,海南省妇联对中部地区六市县的农村妇女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旨在摸清海南中部地区妇女的发展状况,团结带领广大妇女在加快海南中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兴吉 《新东方》2010,(2):38-41
一个地区城市化的过程,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城市化的进程,就表象而言,就是城市规模和居民人口扩大的过程。海南城市的发展历史是海南学术界目前研究的一个难点,目前还没有更多的研究成果。造成此种局面的主要的原因是民国时期乃至于今日海南各城市的市政建设还未达到一定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夏鲁平 《新东方》2002,11(4):52-58
台湾与海南在自然资源条件方面比较相象,但是农业发展基础差距很大。经过五十年的发展,海南农业已经大大缩短了同台湾农业的差距。海南农业快速发展有两条基本经验:1、经济落后地区开发之初政府主导的集约式集中了有限的人力和物力,开发效果明显;2、立足区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充分发挥海南的竞争潜力。海南农业进一步发展还需要解决的两个难点:充分尊重农业生产主体的经营自主权与小农的合作。  相似文献   

17.
徐唐先 《今日海南》2009,(11):34-35
省第五次党代会明确要求,要“实现海口保税区易地发展,形成琼北地区发展的新动力”。2008年12月22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海口保税区区位调整至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内并设立海口综合保税区,预计2010年1月将按期封关预验收。  相似文献   

18.
鲍锋 《今日海南》2010,(8):14-14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将10年规划分为“三步走”,力争用10年时间“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这是基于海南基础差、底子薄,仍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国际旅游岛,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而需要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和全省各族人民做出不懈努力。因此,《规划纲要》设计“三步走”的发展目标,是符合海南实际的。  相似文献   

19.
交通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生命线,对海南这个岛屿省份来说,发展交通尤为重要。经过20年的奋斗,海南形成了省内交通以公路为主,对外交通以港口,民航,铁路并举的综合运输体系,多种运输方式组成了立体交通网,把海南岛与祖国大陆及世界各地紧紧连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20.
穆克瑞 《今日海南》2007,(11):28-29
加快海南中部地区开发,需要遵循“加快发展必须有先进生产要素作支撑”这一基本的经济规律,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努力消除影响这一地区发展的各类障碍,积极引入人才、资本、技术等先进生产要素,高效配置和开发自然资源要素,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