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手机的普及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手机短信诈骗作为一种新型的诈骗形式,具有隐蔽性强,影响范围广,手段多样等特点,并且治理难度大,已经严重危害了公民的财产安全.本文将对短信诈骗案件频繁发生的原因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以期达到惩罚犯罪和保护人民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说起保健品诈骗电信诈骗、婚姻诈骗、集资诈骗,你可能不以为然。这些以中老年人为犯罪对象的诈骗手段,早巳被人们所熟知。但随着技术的发展,诈骗团伙对自己的诈骗手段逐渐升级,运用视频剪辑、直播带货等新手段,让看似老套的骗局再度击中老年,人的软肋,使其陷入圈套。  相似文献   

3.
仁民 《政府法制》2009,(1):48-49
关于“天价短信”的报道无不引起众多读者的共鸣,他们在讲述不堪各种诈骗短信侵扰的痛苦之余提出一连串问题:既然这些诈骗短信无论经何人之手以何种方式发送,最终都需通过电信运营商,那么,诈骗短信是否真的难以治理?广大手机用户在遭受损失后,如何才能将骗子绳之以法?笔者为您讲述“天价短信”背后的秘密。  相似文献   

4.
《中国审判》2010,(2):58-58
近年来,各类新型诈骗案件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犯罪分子频繁变换伎俩,采取购车退税诈骗、网上购物诈骗、短信中奖诈骗、冒充电信、银行吸政府工作人员诈骗等不法手段,并通过银行卡转账等方式,骗取受害人钱财。为什么一个短信就能诈骗成功呢?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手机短信和互联网已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信息沟通方式。但是,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手机短信网传播虚假信息诈骗钱财,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与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肖建华  黄伟东 《政法学刊》2009,26(4):97-100
虚假信息诈骗的形式多样,主要分为网络诈骗、短信诈骗和电话诈骗三种类型。虚假信息诈骗的特点包括团伙高组织性,高隐蔽性;犯罪成本低,作案方便;犯罪方式跨地区,跨省;犯罪危害巨大。虚假信息诈骗犯罪出现高发,多发态势;诈骗团伙民展趋于专业化,低龄化;犯罪手段智能化;犯罪范围扩大化。  相似文献   

7.
电信诈骗的分析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信诈骗由于其诈骗手段多样化、作案手段隐蔽化、作案技术科技化使得其并未能得到有效抑制,案件时有发生,因此,如何防范、打击电信诈骗已成为政法机关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课题。本文对电信诈骗的特点、防范与打击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快速发展,银行卡面临的风险形势日益严峻,发案频率、造成损失、科技含量和防范难度日渐增大,犯罪手段不断向高科技、集团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伪卡欺诈、恶意透支、银行卡套现、网上银行卡诈骗等行为屡打不绝,利用银行卡实施短信诈骗等已成为社会公害,直接损害了银行卡各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发卡银行的良好声誉,并对经济金融秩序造成严重影响。研究银行卡犯罪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探讨打击、防范、控制的有效手段和措施,对于维护法治秩序和金融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金融诈骗是金融风险的重要表现,当前金融诈骗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四个方面。诈骗行为之猖獗,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金融安全乃至经济安全,我们必须从健全体制、提高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法制观念、采用非常手段及各部门配合等方面,系统地对金融诈骗进行防范和打击。  相似文献   

10.
韩雪 《法律与生活》2013,(24):26-27
丢失的身份证,它的效力并未随着身份证的补办而消失,反而成为不法人员谋生的手段。一些不法之徒通过网络收集丢失、被盗的身份证,招收线下职员办理银行卡。然后,这些被成功办理的银行卡账号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诈骗短信里,成为犯罪平台。从收卡到办卡,再到诈骗,俨然成为一条环环相扣的黑色地下卡链。张勇就是这个黑色链条中的一位“卡虫”。  相似文献   

11.
郑宾 《检察风云》2012,(17):54-55
一个分工明确的诈骗团伙,一群贪得无厌的不法分子。他们伪造证件,骗取信用卡非法套现。短短一年半时间,以不正当手段骗得信用卡160余张,非法牟利70余万元。近期,上海普陀警方经过缜密侦查,一举破获了这个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何丽、徐青等6人。这个诈骗团伙,是靠什么维系运作的,又是如何屡屡诈骗得手的呢?  相似文献   

12.
方彦锋 《法制与社会》2010,(12):108-109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重要的支付手段。信用证诈骗是发生在信用证结算过程中一种比较复杂的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极大。本文指出信用证结算贸易的当事人应从自身的角度加强对信用证诈骗的防范。  相似文献   

13.
聂晓方 《法制与社会》2013,(15):80-81,83
近些年来,手机短信诈骗的案件开始由最初沿海地区扩展到全国各地,从某方面暴露出我国法律在相关规定和执行上的缺失。尽管公安机关进行了严厉的打击,但是其犯罪形式却更加多样,犯罪手段也越来越高明,犯罪数量居高不下,社会危害程度更加严重。本文针对短信诈骗的鲜明个性特点,剖析我国制度漏洞和管理缺位的原因,并从完善法律、强化司法机关职能等方面寻求减少和预防短信诈骗犯罪的对策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正网络世界,鱼龙混杂,一些骗子会披着美丽的外衣在网络上进行诈骗。面对网络上五花八门的诈骗手段,人们需要擦亮一双能识别诈骗的慧眼。近年来,网络诈骗花样不断翻新。有数据显示,有超过三成的网民遭遇过被骗的经历,网络诈骗的危害日益严重。一项调查显示,无论是网络中介还是网络购物,网民遭遇诈骗的概率和风险正在显著增加。要防范  相似文献   

15.
赵春霞 《法制与社会》2011,(14):71-72,74
在网络文化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网络诈骗犯罪现象日益猖獗。本文从网络诈骗犯罪概念、手段入手,简洁分析了这些现象存在的原因,并对网络诈骗犯罪提出了预防和控制建议,以期达到切实保障公众的合法权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刑警与科技》2007,(11A):172-177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已经步入到了高科技时代,网络银行、网络证券、网络交易已成为现实,但随之而来网络诈骗案件也目益增多。网络诈骗案件存在着犯罪主体专业化、犯罪工具智能化、犯罪手段多样化等特点,致使广大群众受到损害后无法得到及时弥补。笔者从网络诈骗案件概念入手,分析出特点,种类,并提出通过法制、技术等手段防范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程建  朱赟  王春丽 《法制与社会》2010,(26):135-136
手机普及和短信火爆,催生催旺了被称为"拇指经济"的新产业。但同时由于手机、电脑、银行卡等高科技产品的诞生为诈骗分子实施犯罪提供了一个隐身作案的电子平台,手机短信诈骗等新类型犯罪形式现已屡屡出现。本文试从检察机关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的角度,对短信诈骗这一新型犯罪类型的定性处理、短信诈骗犯罪证据体系的特点以及证据审查等方面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近年以来,全国手机短信诈骗的发案量迅速增长,各地警方经过侦查后发现这些案件的线索最后往往都指向福建的厦门,泉州一带。由此而来公安部门在侦查这些案件中出现了管辖权的冲突,直接影响到对短信诈骗的及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科技在改变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犯罪嫌疑人的诈骗手段。尤其近几年,网络电信诈骗犯罪呈现出居高不下的态势。本文基于网络电信诈骗案件的两起真实案例,分析了当前电信诈骗案件侦查中受害人范围广、犯罪手段智能化、行为非接触性、诈骗方式多样、反侦查能力强等问题,探讨了由个案侦查向串并案侦查的侦查思维转变,从传统物证向电子证据的取证方式转变,从侦查部门合作到与电信部门、第三方支付平台等侦企合作模式转变以及提升社会公众防范意识等破解思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Et益繁荣,金融票据以其“准货币”的特性和货币的功能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同时利用票据进行诈骗的犯罪活动也不断发生。如何防范和打击各类金融票据诈骗活动,已成为企业、金融界和人们经济生活中关注的热点问题。中行乌市北京路支行本着高度的工作责任心,依靠过硬的识假功夫,帮助一家中小企业成功挫败了一起高技术伪造企业大面额银行汇票诈骗活动,为企业避免了278000元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